历史圈有个笑话,说上天给皇帝的是天命,给司马家的,却是短命。
短命一词,并非指人的寿命,而是司马家皇朝的统治生命。
从史学的角度来说,西晋和三国的曹魏政权地位完全不一样,因为西晋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而曹魏,本身就是处在分裂的格局中的,自古以来,大一统的政权能在统一天下之初有着很漫长的“保质期”,因此政权也会更加稳定,国祚更长。
但西晋却完全打破了这个史学规律。
什么大一统就保质期长?
我一样给你在内部瓦解了。
所以说一句:“司马炎是自古以来最不懂人心的开国皇帝”,这句话并不为过。
首先,如今历史圈对西晋的“保质期短”都有一种溯源的论调,比如司马懿阴险暗算、欺骗曹爽,无下限地夺取了曹魏的最高权力,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更是重量级,在大街上让人公然捅死皇帝,事后还将给他卖命的人给“论罪处死”了。
用一个词来形容司马家人,那就是阴险狡诈。
再多一个词的话,就是背信弃义。
其次,司马家人在“政治代际交替”上的贡献确实不大,这种政治贡献,笼统一点来说,要想符合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胃口,无非就是拓宽普通人上升的渠道,比如后世的科举制。
可司马家人却仍然坚持重用世家门阀,甚至是为了保住司马家皇朝巩固他们的利益,这被视为取死之道。
事实上,西晋的如此开局,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的,历史上的诸多王朝,本身都有这些影子,
诸如背信弃义、离经叛道之事,篡位之臣没少干,但也有国祚绵长的,至于巩固世家来维持核心统治,这个更不必说了,即便是有科举的时代,门阀和世家都是大熊猫,正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西晋的局面,和司马家人品、政治方式的关联并不太大,对于西晋王朝,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晋的败局始于什么,我们就从这一点溯源,那就能获得事件的基本全貌了。
而西晋的悲剧就在于: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
西晋和大秦是有些像的,都是初代皇帝给力,但二代皇帝就是纯纯的祸害,可司马炎和嬴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司马炎的苦果是自己种的,太子司马衷是他立的,而嬴政那是被人暗算了,他的本意并不是选胡亥这个废物。
司马炎是个有才的人,最起码司马昭给他的大任他能接住。
在很多人看来,老子打江山,儿子坐享其成,这是个人有手就行,但在实际的朝廷环境中,权力的继承是存在极大风险的,没人会保证永远忠于司马家,如果司马炎能力平平,他一样要被背刺。
所以客观来说,司马炎能力还算是不错的了。
可司马炎这个人,表现很让人失望,高走低开。
宛如没吃过好猪肉的政治暴发户,假如将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比做明星,那么用一个词来形容司马炎最合适不过:
塌房。
公元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登基为帝。
从建国这一年一直到彻底消灭东吴的公元280年,整整十四年的时间里,司马炎励精图治,哪里有灾情就派人送粮赈灾,他省吃俭用,倡导上层阶级缩衣节食,然后充实天下粮仓以及国库,为的就是时刻提防天下有什么天灾人祸。
史书虽然说得玄乎,但用现在的话来讲,司马炎当年做的事情可以认为有三样:
一、反贪、抑贪,带头打击奢侈风气。
二、锐意民生,坚持民本思想。
三、提倡打造高效政府,让政府和百姓成为命运共同体。
所以把司马炎用一种现代角度去看待,他还是很给力的,假如晋朝代代皇帝都这么干?焉能亡国?
试问哪个百姓想造反?
也是从这些角度来看,说司马炎一句高走,那是相当合适。
可他平定了东吴后,就开始摆烂了,至于为什么要摆烂,根本没人知道真实的原因,但从他的生活轨迹来看,极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皇叔的经典论调:
我辛苦打天下这么多年,享享皇帝该有的乐趣怎么了?
接着奏乐,接着舞。
然后这个时候,西晋的“亡国之祸”就开始显现了。
如果说此前的十六年是西晋的“兴国之兆”,是给司马家洗白的唯一机会,那么天下大一统之后,司马炎就亲手把自己的后代还有父祖辈的名声推向深渊。
或许是之前十六年的“压抑”,让晋朝的上层贵族开始有反弹情绪了。
如果说之前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为了打下东吴,一统天下,那么如今东吴亡了,总该放开对我们的限制了吧。
于是司马炎颁布了两个制度,可以说是两个自绝于百姓的制度。
一个叫“占田制”,另一个叫“荫客制”。
占田制,通俗来讲,就是由官府公认田地的归属权,此前是谁已经占据的土地,那就是谁的,这种制度,无疑是直接保护了那些地主豪强,的地主豪强的上级,就是朝廷贵族、世家门阀。
如果说以前的土地产权模糊是为了防止挫伤百姓的生产积极性,那么现在的产权明确,就是真的把百姓的积极性直接拉到历史最低。
而“荫客制”更是重量级,完全诠释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所谓“荫”,就是“蒙荫”的意思,而那些在朝廷有品级的官员,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品级给予一些指定的亲朋好友“蒙荫”,这些亲朋好友也有相应的官身,也同样能获得该有的特权。
这种制度完完全全就是在保护世家门阀,社会谈盒进步?
百姓的生产力又该怎么拉动?
所以在基本盘上的两个制度,就鲜明地点出了司马炎的成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大决心的改革者,自汉代以来的社会固化根本没有得到解决,其实每一次政权更变,最重要的就是相应的执政阶级发生变动,这是打造政治利益共同体的好办法,可司马炎却没有这样做。
但这还不是司马炎犯的最大的错。
自绝于百姓,顶多算是慢性死亡,可司马炎偏要给西晋灌了猛药,唯恐死得太慢。
这猛药,有两种成分。
一种叫分封,一种叫立储。
公元277年,司马炎考虑到司马家的历史不好看,对外人也猜忌无比,于是他决定实行分封制,注意,可不是那种虚到不行的名义分封,譬如给某人封一个晋王,然后还是扣押在京城,司马炎搞得完全不是这种,他搞的是实封,玩的就是心跳。
后来所谓的“八王”,只是一个笼统的数字,而这一年,司马炎大肆分封宗室,能在他这里混个眼熟的、都有份。
而司马炎这么做,出发点是以“郡国并行制”来进行国家权力的制衡,说白了,走人家刘邦的老路。
但你司马炎hold得住吗?
他其实根本hold不住。
司马炎有个弟弟叫司马攸,他是司马昭最有才华的儿子,司马懿其实也更喜欢司马攸,其实,司马炎的这个皇位,本来就应该是司马攸的才对。
可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这本来是司马昭下的一步大棋,他以为司马师会当皇帝,然后把皇位给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可谁想到,他那个哥哥那么短命,打着打着仗,居然病死了。
所以司马昭接过了大权,在司马昭之后,嫡长子司马炎又继承了大权,而最有能力的司马攸反而靠边站。
即便靠边站了,司马攸的才华依然不减,他治国的眼光比起司马炎还是要高出一百倍,比如司马炎下令让各地诸侯王自行“设官”的时候,司马攸就跳出来阻止了,他告诉司马炎万万不可以这么玩啊,而司马炎一听是司马攸的意见,就越是要这么干。
为啥?
还不是因为司马攸更受他爹,他大伯,他爷爷的宠爱,如果不是时也命也,他俩的位置是要对调过来的。
所以当司马攸三次上书司马炎,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可司马炎不理他,依然要这么干。
司马炎这些做法,不仅是在走汉朝的老路,简直是重蹈覆辙了,他的出发点到底是啥让人看不明白。
因为司马炎不可能不知道这背后的隐患,如果说让宗室实封是为了打造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制衡,那么让诸侯王在封地自行设立官员,那又是打破了这个平衡,让诸侯王的集体力量凌驾于中央之上,司马炎是在赌,赌天下诸侯王不会一起做乱。
可事实就偏偏是朝着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发展。
除了分封诸侯以外,司马炎将司马衷立储,并且安排贾南风为司马衷的妻子,这是彻头彻尾的第二大错误。
因为司马炎生下的儿子中,几乎没有什么可堪大用的,所以对于司马炎的立嗣,整个朝廷没什么人看好。
反而大家对司马攸推崇备至。
因为司马攸这个人,治国的思路非常好,而且对待大臣以及军士那都是没得说,即便不是皇帝,他都是一个贤王的模版,特别是司马炎让宗室分封天下后,司马攸坚持不到封地,封地的官员任免权仍然交给朝廷。
这种守规矩的做法,受到了朝廷主流官员的一致赞誉,所以当司马炎病重的时候,有人开始商量,要不立司马攸当储君吧。
可想而知,这种言论对司马炎的打击有多大,他千方百计讨好这些世家门阀,没想到几乎都是白眼狼。
而关于一个人,最怕的就是在他自负到不行的,有人否定他的能力,在司马炎的心里,司马攸就是他的梦魇,于是他便打压司马攸,有奸臣陷害司马攸,司马炎也顺水推舟,没想到最终把弟弟给害死了。
司马攸死的时候,其实司马炎是有愧疚的,因为他们终究是亲兄弟,而且司马攸根本没有做过僭越的事情,所以司马炎对司马攸的恨,很多时候就是一时性的,过了一会儿,就消减了。
但司马攸的死造成的影响没那么简单。
在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登基,贾南风正式开始把控朝政,此时的中央就是少了一个有能力的宗室来钳制贾南风,假如司马攸还在世,那么贾南风根本就不可能把控朝纲。
如果没有贾南风乱政,也不会让天下诸侯王看到司马衷这个“傻子”好欺负,纷纷有了野心,更不会发生八王之乱。
而如果没有八王之乱,晋朝的命运就会大大改变,西晋的保质期就会延长,后来更加可怖的五胡乱华就不会发生了。
但历史没有如果,而所有的锅,虽然也不应该都让司马炎来背,毕竟这里面还有胡人崛起的因素,但司马炎是不折不扣地导火索,祸根大多数都是他埋下的。
犹记史书上说,当年刘渊在司马炎面前百般谄媚讨好的时候,司马炎被抬举得哈哈大笑,而司马攸则觉得刘渊这个人是个大祸害,请求下令诛杀刘渊。
但司马炎对此没有上心,以至于刘渊后来步步为营,假如听司马攸的,匈奴人也不会在八王之乱时趁机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