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地方,加入自曝感染数据阵营

调查清样 2022-12-26 23:24:26

撰文 | 文一刀

12月25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距离其宣布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数,前后相隔十天。

自2020年1月11日起,每日疫情信息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专设分类发布,至“即日起不再发布”,已经更新了1048条,还有十来天就满三年。三年间几乎从未中断发布。

12月7日之前,大部分人都会视其发布数据为判断疫情形势之准绳。而之后的不到20天里,其继续以一本正经的姿态坚持发布的数据中,饱含的讽刺浓度曲线蹿升之快、之陡峭,当与大数据搜索“发烧”等相关词条指数有得一比。

有些事情是被骂上热搜,有些则是在沉默的嘲讽注视下灰溜溜离开。对于“每日疫情信息”通报来说,现在的情况颇有点“你期待他说实话,他干脆直接下架”的无奈。

“疫情信息通报”从国家卫健委网站下架的同时,由其下属单位——疾控中心进行接棒。12月26日,疾控中心的“每日疫情信息通报”首秀,看得人更是目瞪口呆: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包装….啥啥都没变,仅仅是发布单位变换一下而已。

此时再品味卫健委宣布“不再发布”时的叙述:不仅发布单位降格(从国家卫健委到卫健委下属疾控中心),性质也有了变化,仅仅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

原来,把心思都用这些事情上了。

这边厢,国家卫健委对疫情信息发布正在“优化调整”,从南到北的各地卫健部门,连日来却频频开讲“大实话”。

12月23日,海南、江西、青岛、安徽、东莞等地以不同方式挑明公布了当地日增感染规模。

海南当天发布会称“经数据模型预测,海南省新冠感染人数将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在维持当前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省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将快速增长。”

虽然没有挑明具体数字,但“呈指数级增长”的表述已经相当直白。

更直白是青岛,称“按照监测数据推测,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的增速增加。”

江西在宣布“省内第一波疫情将于2023年1月上旬达到感染高峰,2023年3月上旬转入低水平流行,疫情持续3个月左右时间”之后总结道:“届时累计感染率接近80%。”

这相当于是一次性“打包”通报,江西人口约4500万,8成为3600万,三个月平均每天40万。

通报最模糊的是安徽,只提到“省大部分地区将在月底前达到疫情高峰,合肥市可能在25-26日左右达到高峰。”

最具体的是广东东莞,23日晚间,东莞卫健局官微发布题为《数千人带病坚持上岗,请给东莞一线医护多一分理解》文章中,详细开列了一组数据:

“感染者正以每天25万~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越来越快;截至12月22日,全市公立医院、社卫机构新冠核酸或者抗原阳性,或者发烧坚持上岗的医护人员2528人;市人民医院3000多名在岗职工中,目前近一半已经被感染;清溪社卫中心270名员工,病倒了超过100人。”等等。

25日下午,浙江疫情发布会称:“全省发热门诊最高40余万人次,是平时的14倍。在院治疗的病例13583人;日新增报告的新冠阳性人数已突破100万例;到达峰值后,日新最高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

从地理分布来看,突然开腔“讲大实话”的这些地区都在东南,西部地区一个也没有。

背后的驱动力是勇气可嘉吗?初看很容易落下这么个印象。

可后来发现,那位以叼盘为生、其放出来的每一缕气息都需当作反向指标来看的胡编也跳出来点赞“勇气”,就知道事情八成另有逻辑。梳理分析后,感觉主要动因或在以下几点:

一、按照目前口径:防控策略重心进入由“群防群控”转变为“防重症、降死亡”的新阶段。这实际上又给各个地方出了一道比清零甚至还要具有挑战性的大难题。

且不说具不具备专业知识,但凡稍有点儿常识者都应该清楚:过去的所有传染病模型都已经告诉我们,假设在同样放开的条件下,与尽可能压平感染曲线相比,快速大规模感染本身就会导致更多重症与死亡。

感染数越大(即使不计入变异等可能提高重症率的因素)、重症数越多;重症数越多、死亡数越多。这还只是仅考虑快速感染本身,尚未计入因医疗资源挤兑导致的附带死亡。

因此,“防重症、降死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防感染,尤其防快速大面积感染。现在,快速感染不防了,却要求各地方去“防重症、降死亡”,这不就是釜底抽薪、七步吟诗吗?

已经被感染海啸压到“无法呼吸”的各个地方,或许实在撑不住。

比如,东莞卫健局发布的文章就引述当地清溪社卫中心副主任钱隽(已被感染)说,“从医近三十年,从未经历如此惨烈之形势,即使非典也没今日之严峻”。

于是,重压之下只能抛出实际数据先,否则很难说不再次“背锅”。

二、观察这些率先自报感染数的地区,发现共有一个特点是:都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较早公开、明确提出要“压平感染曲线、推迟峰值到来时间、降低峰值感染数值”的地方。

山东、广东、浙江、安徽莫不如此,公开可见时点大约都在12月17日,彰显重要性的表现之一是相关省内指示直入报道标题,同时配套提出具体管控措施,比如口罩佩戴令、养老院封闭管理等。

而延峰、削峰、压曲线的最大之配套,则在于分级医疗体系的快速扩充、划分到位。

观察这些自曝数据的省份、城市,每一个都在同时强调正在实施“快速扩充急救力量,快扩容发热门诊(诊室)、快速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加快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建设”等措施。

比如,青岛方面称:“已建立并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构筑了医疗救治三道防线..…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可以把曲线拉得更平更长。”

江西称:“聚焦“控流行、压高峰、降重症”的防控目标,抢抓感染人群峰值到来之前的宝贵窗口期,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采取措施包括:加强疫情趋势和高峰分析研判、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紧盯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全力推进医疗资源准备和高效配置、持续优化分级分类诊疗流程、严密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看到这里也禁不住感叹,同样是老区,陕西比起来怎么就那么令人无语呢?赶紧学着抄点作业吧。

江西还对重症首提分类,按照“以基础疾病为主、伴随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与“以感染为主,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各自公布了数据。

其他浙江、广东更不必赘述,公开可见的细化措施都比较多。

12月25日,杭州的疫情发布会上公布了120呼入情况:“目前日均接警达3000次以上,日均出车900余次,为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西安120呼入量则是在13号就达到每天近3000个,17日近5000个,电信公司的宣传稿称“21号,日呼入量已经升至5700个”。

杭州人口与西安相当,120呼入量估算却只有西安的一半,即便考虑到北方冬季因素,也不难看出杭州感染规模或应小于西安,亦折射其着手压平曲线的时间点相比西安远远超前。

三、最后,也不排除还存在一种可能:国外呼吁数据的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有(比如德国某党派)提出断航。

此种局面一旦失控,得不偿失,遂先挑选一些压峰准备相对(只能说相对)还行的地方,自报数据试试水。从这些地区公布数据加以简单推算,也不难估测全国情况。

如果这样,那些看似“勇气可嘉”的抖数据,也就只是经过请示的“早有默契”。

所有能称之为“部门”的,搞这种名堂都很擅长。

0 阅读:16

调查清样

简介:阅读清样,观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