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股民朋友?他们卖股票有个奇怪的习惯:明明要清仓,非得留个100股在账户里;等股价跌到心理价位了,又像饿虎扑食一样杀回去;涨到一定高度再卖,但死活要留个一手。
就这么反复折腾,一年能操作几十次。更绝的是,有人甚至把这种操作当长期战略,账户里常年飘着几十只股票的"零头",活像股票市场的"钉子户"。

这招儿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说白了。留100股相当于给自己安了个监控探头,账户里天天挂着这只股票,想不关注都难。比起彻底清仓后可能几个月不看行情的散户,这些"钉子户"对盘面异动的敏感度能高出几个量级。有人算过笔账:同样做波段,留底仓的老股民平均能比清仓派多抓住30%的波动机会。
操作逻辑其实挺野的。比如某股票20块买了1000股,涨到22块卖掉900股,成本价直接砍到-8块(数学公式摆出来:总成本20000元,卖出900股得19800元,剩下100股相当于白送还倒赚)。下次跌到18块再买1000股,成本变18.1元。这波操作相当于用利润当安全垫,越跌越敢买,心态上就占了优势。
但这里面门道可深了。见过玩脱了的老哥吗?去年半导体行情里有个狠人,在某某股票上反复做T,留100股的策略让他成功吃到5个波段,收益率干到80%。可今年同样套路用在新能源上,连着三次抄底抄在半山腰,100股底仓愣是做出30%的亏损。为啥?节奏踏错了,板块趋势向下时越补仓越惨。
这种玩法最适合三类人:头铁的时间管理大师(得盯盘)、数学系毕业的(得算得清成本)、还有佛系炒股的老江湖(跌了不慌涨了不贪)。最怕的是情绪化选手,跌了不敢补,涨了舍不得卖,最后100股成了纪念品。
手续费这个坑千万小心。有人做过实验:10万本金每周操作两次,一年光手续费就能吃掉15%的收益。更狠的是印花税,现在虽然降了但架不住高频操作。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大姐一年给券商贡献的手续费比她赚的还多——妥妥的慈善型股民。

技术派玩这个有讲究。看五分钟K线的超短选手,专做振幅5%以上的活跃股;看日线的做波段,专挑均线缠绕的震荡期;还有看周线的"佛系做T派",专等大盘急跌捡便宜。但无论哪种,都得严守纪律——止损线设3%还是5%,补仓间隔定10%还是15%,这些规矩可比操作本身重要多了。
资金管理才是核心。见过高手怎么玩吗?总仓位永远不超过50%,其中30%做底仓,20%做机动。每次补仓不超过5%仓位,卖出时至少保留1%底仓。这种打法既防踏空又防套牢,遇上极端行情也能活着等到反转。
心态博弈才是最重要的。留100股最毒的地方在心理暗示——账户里躺着这只股票,总会手痒想操作。见过走火入魔的,某大叔账户里30只股票各留100股,每天开盘就跟打仗似的,结果年终一算账,收益率还没跑赢大盘指数。这就本末倒置了。
说说我的观察:这种策略在震荡市里是神器,在单边下跌行情里就是鸡内工具。2019-2020年结构性牛市里,死守做T策略的人基本跑输长线持有派;但2021年板块轮动快的时候,会做T的确实能多吃几口肉。关键得看清市场处在什么阶段——就像冲浪,得知道现在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
最后给句实在话:留100股做T这招,本质是给自己留个念想,怕跟股票断了缘分。但真正的高手,该清仓时绝不手软,看准机会时满仓杀入也不含糊。投资说到底还是认知变现,账户里飘着的100股,既可以是提醒你关注机会的灯塔,也可能变成迷惑判断的海妖歌声——怎么把握这个度,就得看个人的修行了。
原创不易,阅后点赞养成好习惯,点击关注,时间终将见证价值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