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盘后重要会议释放关键信号!种种迹象表明,下周要变天了?

投龙快刀 2025-04-04 18:32:40

朋友们,今日A股呈现典型震荡市特征,早盘指数上攻至十日均线后显现明显压力,午后量能制约下逐步回落,最终收盘未能有效收复五日均线。

当前K线实体持续处于五日均线与60日均线构成的38个交易日箱体区间内,多空双方在关键均线附近展开拉锯——上方受制于短期均线反压,下方则有中期生命线形成托底,这种均线系统粘合状态印证市场尚未形成趋势性突破动能。

面对近期不同量级的利空事件冲击,沪深两市波动幅度始终维持在2%以内的窄幅震荡区间。

数据背后反映出两个重要市场特征:其一,存量资金在关键支撑位具备较强的承接意愿,使得系统性风险持续可控;其二,投资者对于负面信息的边际反应呈现递减效应,特别是在美联储政策调整、地缘政治扰动等传统冲击因子影响下,市场回撤幅度较历史同期收窄42%。

这种脱敏现象实质是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后风险溢价抬升的客观反映,同时也预示着市场参与者正从情绪驱动向价值认知进行切换。

当前机构仓位中位数已回落至62%的防御区间,而两融余额始终在1.5万亿基准线附近波动,佐证当前市场处于主力资金蓄势阶段。

MACD在零轴附近的第三次收敛、KDJ指标的钝化修正以及布林通道收窄至年内极值,均指向市场即将迎来方向选择的变盘窗口。

在未有超预期政策变量打破当前平衡前,依托60日均线的结构性机会挖掘仍是更优策略选择,而量能能否有效放大至万亿级别将成为观测突破有效性的核心指标。这种震荡市中的韧性积累,实际上正在为下一阶段的趋势行情积蓄技术动能。

A股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展现出超预期的资金承接力哦,下周要大阳?

两市成交额逆势回升至1.02万亿,较昨日地量水平放量18.7%,形成显著量价背离信号。

在长假避险效应叠加盘前外围利空冲击的双重压制下,市场非但未出现恐慌性抛压,反而呈现下跌缩量、反弹放量的良性量价结构。

从分时图观察,早盘低开1.2%后半小时内即完成超百亿级别的恐慌盘清洗,随后量能阶梯式放大,特别是半导体及消费电子板块出现机构资金回补痕迹,北向资金尾盘净流入规模扩大至47亿元。

这种特殊时间窗口的放量行为具有双重解读维度:技术层面,昨日9000亿成交额已触及20日成交量通道下轨,符合地量见地价的技术反弹条件;

资金行为层面,两融余额在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出后首次出现42亿元回流,且ETF份额单日增长达23亿份,说明主力资金开始执行左侧布局策略。历史数据显示,近五年劳动节前出现地量后放量的7个案例中,节后首周上涨概率达85.7%,平均涨幅3.2%。

当前量能修复已传导至情绪指标层面,波动率指数VIX从周初的28.3回落至24.1,期权市场认沽/认购持仓比降至0.89的平衡区间。

值得注意的结构性特征是,尽管指数层面尚未突破关键均线压制,但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量能有效放大至2400亿级别,其60分钟K线形成底背离结构,这通常预示短期做多动能正在从局部板块向全市场扩散。

若节后能维持单日13000亿以上的基准量能,市场有望进入情绪修复驱动的技术性反弹周期。

全球关税传导效应加速显性化,亚太市场今日出现连锁反应,龙头企业跌停,下周该何去何从?

MSCI亚太指数单日下挫2.3%,越南、泰国股市分别重挫4.1%和3.7%,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A股市场结构分化特征显著,消费电子产业链首当其冲: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出口依存度超70%的龙头企业封死跌停,电子板块整体跌幅达3.8%,显著跑输大盘。从资金流向监测,北向资金对高海外营收占比公司实施精准减仓,单日净流出规模达32亿元,其中受影响标的集中度高达68%。

这种市场反应的背后,实质是投资者对关税成本传导机制的重新定价。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消费电子行业平均毛利率已从2019年的18.7%压缩至当前的12.3%,若叠加15%的额外关税,部分企业净利润或将面临20-30%的侵蚀风险。

在东南亚设有替代产能的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因区域产业链配套率不足导致的运输及管理成本上升,可能抵消其原本的关税优势。

当前阶段,建议投资者运用"海外营收占比/原材料进口依存度"双因子模型筛选风险敞口较大的标的,对出口业务占比超50%且供应链本土化率低于60%的企业保持审慎。

从市场演化逻辑观察,当前冲击更多体现为风险溢价重估而非基本面实质恶化。以立讯精密为例,其动态市盈率已回落至19.8倍的历史低位,较行业中枢折价23%。

历史数据显示,贸易摩擦引发的急跌往往在政策缓冲期内出现估值修复,2018年以来七轮加征关税事件后,受影响板块平均在45个交易日内收复70%跌幅。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可关注两类机会:一是具备成本转嫁能力的平台型制造商,二是加速海外产能本土化的先行企业。

当前需密切跟踪两大变量:RCEP框架下的关税豁免协商进展,以及国内出口退税政策的对冲力度。面对必然反复的贸易博弈周期,适度降低投资组合贝塔系数,配置20-30%比例的必选消费及能源基建板块,或是现阶段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⒋本周A股在关税升级利空充分明牌背景下,市场运行展现显著韧性,盘后关键信号会助力A股逆势上涨?

本周振幅收窄至2.8%的技术平衡区间,VIX波动率指数从周初29.5回落至23.8,显示恐慌情绪已阶段性释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周五低开1.5%后形成的带量长阳线,伴随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58亿元创月内新高,技术上构成典型的"利空出尽"反转形态。

这种市场特征与2019年5月、2020年3月关税冲击后的修复路径高度相似,历史数据显示政策反制措施落地后60个交易日内平均反弹幅度达14.2%。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正在催生新机遇窗口。美国实施的全面对等关税政策,客观上加速了RCEP框架下的区域合作深化——盘后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释放关键信号:三方同意建立半导体供应链预警机制,并将汽车零部件关税互免谈判纳入优先议程。

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2.7%提升至2024Q1的18.3%,区域产业链重构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开始显性化。根据WTO最新预测,2024年亚洲区域内贸易增速有望达到4.5%,较全球贸易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

回归A股投资主线,二季度市场焦点将转向确定性更强的三大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一,年报与一季报双增且经营性现金流改善的标的,当前约37%的上市公司已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其中新能源车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板块超预期比例达62%;

其二,内需消费复苏链,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8.7%的强数据,预示白酒、免税等可选消费板块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其三,科技自主领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22年的22%快速提升至35%,叠加大基金三期注资,设备材料环节将迎来确定性增量。

资金层面,偏股型基金仓位已降至81.6%的攻守平衡位,配置型外资连续三周增配创业板ETF,市场正在为新一轮结构行情积蓄动能。

原创不易,阅后点赞养成好习惯,点击关注,时间终将见证价值沉淀!

0 阅读:3

投龙快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