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节档,微短剧领域杀出了一匹黑马,它就是2025全网首部观看人数破1亿、截止发稿前正片播放量4.8亿的《夫妻的春节》。
在春节档选择做一部关于女性情感的微短剧,探讨婚姻痛点、婆媳关系、家庭分工等犀利话题,需要勇气。从市场反馈来看,集均播放量3000万,单集点赞量破百万,在每集的评论区,大量观众激烈讨论人物、剧情,热情极高。
为何《夫妻的春节》可以让观众调动真情实感来追剧?它又是凭借哪些元素实现破圈传播?我们和该剧的总制片人陈宣聊了聊,听她讲述春节档爆款微短剧背后的故事。
做当代女性的互联网“嘴替”
《夫妻的春节》讲述了结婚十年的陆遥(倪虹洁 饰)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要和丈夫方旭(章呈赫 饰)离婚,从而牵扯出两人十年婚姻中的诸多问题。全身心投入的陆遥,面对的是在婚姻里长期被忽视、不对等的处境,看似模范丈夫的方旭,实际上却并不称职。
陆遥和方旭的婚姻状态和相处模式,来源于现实生活。在项目筹备阶段,陈宣和团队进行充分调研,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力求做一部让观众有共情的作品,这正是《夫妻的春节》这个项目的初衷。
选择春节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因为这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同样也是矛盾汇集的时刻,容易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为了让作品讨论和春节同步展开,《夫妻的春节》选定了巧妙的开播节点——在小年上线,通过前期传播,正好在春节假期迎来观看和讨论的高峰。
在演员选择上,《夫妻的春节》邀请到极具表演实力的专业演员。倪虹洁饰演陆遥这一角色,首次出演微短剧。倪虹洁近年来出演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主题都和女性情感有关,由她出演陆遥,会让观众更有亲近感。而饰演方旭的章呈赫,也从丈夫身份和男性视角出发,让表演更加落地。
作品内容和演员调性相符,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陈宣感慨两位主演都沉浸在角色状态之中,对于人物小传、故事脉络都给出了很多积极正向反馈,特别在表演上,为作品增色不少。
剧本来源于生活,演员表演立足现实,都是《夫妻的春节》征服观众的原因。金句频出,台词力度强,更促进了作品的出圈。很多观众纷纷留言,那些金句简直是她们的“互联网嘴替”。
以抖音播放量最高的第三集为例,这一集主打内容为夫妻二人大年初二回娘家,讨论的是在这个事件上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状态。
方旭作为女婿不用下厨,陆遥却要和母亲在厨房忙碌,还要忍受母亲的念叨,强调方旭是个好男人,因为他“不沾花惹草还对你好”,可是陆遥觉得这明明只是个正常表现。厨房的灶具出了问题,陆遥可以自己搞定,却要示弱请丈夫出马,最终还要照顾男人颜面,这些细节都非常贴近生活。
女性见过山川湖海,可还是要囿于厨房和爱,比起坐等吃饭上桌的男性来说,这样的处境值得思考。
在抖音评论区,可以看到不同地域的女性观众的抱怨与吐槽,也能看到一些地域的女性观众表示自家过年都是男人下厨。观众的互动带着鲜明的个人性,又有着普遍性,揭示了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真相。
在陈宣看来,剧中有很多台词剖析了婚姻中的女性困境,它的意义不在于给出标准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一种参考。其实婚姻中的很多抉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它更接近于旷野,有着无数种不同的答案。
深耕女性话题的现实表达
对于一部追求品质的微短剧来说,仅仅做到有共鸣的内容表达只是第一步,还必须考虑如何呈现给观众。在春节这样欢乐为基调的假期里,如何深入讨论婚姻问题是需要斟酌的。
经过反复讨论,陈宣和团队定下了以轻松诙谐的轻喜剧方式,讲述深刻、真实的社会话题。
轻喜剧的色彩从开场就奠定了。当陆遥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喊出“我要离婚”时,电视里的晚会则喊出了“那祝大家蛇年梦想成真”的台词,一半严肃一半调侃,就这样把观众带入故事当中。
播出《夫妻的春节》的抖音账号“她的世界”主打女性话题,基本覆盖了全年龄段的用户,主要以20—40年龄段的女性用户最为活跃,持续深耕女性情感话题的表达。特别重视爽感的拿捏,因为没人想在过年看一些窝火的内容。
一家人只在意照顾维护方旭的面子,不顾陆遥的面子,那陆遥转身就带着妹妹去海滩享受红酒牛排,把一家子人晾在一旁,替观众出了一口恶气。而陆遥从一个好说话的女性,蜕变为一个头脑清醒、敢于表达的女性,同样也是一种爽感。敢于反击而不是忍气吞声,正是站在观众视角进行的内容设置。
做女性话题的表达,并不代表忽视男性观众。
在《夫妻的春节》里,方旭作为备受吐槽的男性代表,自身也有着可爱的一面。在这十年的婚姻里,方旭有自己的思维局限,他不是脸谱化的坏人,对这段情感,他有过付出,也做过挽留,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一些做法伤害了这段婚姻。
这对男性观众来讲,这样的呈现会让他们反思自身的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夫妻的春节》落点在于理解而非对抗,强调共识而非分裂,观众必须清楚在一段婚姻关系里,无论男女,都处于同一战壕。
《夫妻的春节》不仅仅是电子榨菜,更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它像架在两性之间的桥梁,让彼此留意之前忽略的地方。
在诙谐幽默中深入到婚姻关系的细微之处,深入挖掘人性的温暖与光芒。在柴米油盐间,见证一段感情的磨损与消耗,犹如一部中年婚姻的“显微镜”,紧扣现实而又传递正能量。
打造一流女性微短剧厂牌
在讨论作品创作的同时,陈宣也谈到了微短剧领域的一些创新趋势,可以说《夫妻的春节》正是借着这股创新的东风,捕捉到了观众的兴趣。
2月10日起,《夫妻的春节》在东方卫视上星播出。大屏播出是近来微短剧领域的新趋势,也是对作品质量的认可。
作品上星播出以来,陈宣和团队陆续收到了不少50岁+年龄观众的反馈,这让她意识到微短剧大小屏联动不仅是播出渠道的不同,更能在小屏快速传播的基础上,借力大屏覆盖更广的观众圈层。
想要上星,就意味着微短剧在制作等方面必须有更高的标准,屏幕越大,展现的细节越多。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微短剧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根据DataEye-ADXray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自1月13日到2月2日,上新的微短剧达2566部,想杀出重围被观众看见,就必须拿出质量来。
在大小屏联动渐成潮流之后,创作者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优质内容无关大屏小屏,只是拓宽了传播渠道。
针对项目定期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同样是创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回看《夫妻的春节》相关数据时,陈宣提到在项目剧本阶段,团队对各集数据都有预期,最终的数据呈现跟团队预期基本相符。
每集故事的话题侧重点不同,有些话题没有固定结论,但这些开放式的话题又是婚姻关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创作上不能偷懒,要敢于直面问题。
播出的数据,很直接地呈现出用户的喜好程度和接受度。陈宣希望通过复盘经验教训,让下一部作品更扎实,让那些不容易讨论的话题更有意思。
据陈宣透露,完美宣言在创作上坚持“定量+变量”的打法,以“微创新”引领观众,不断尝试用新元素讲述好故事。定量是基于制作层面,包括题材方向、用户圈层,这些是相对固定的,变量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迭代和提升。
“微创新”则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宁可速度慢,也要脚步稳。任何新风格和新赛道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盲目求新求变,做特别颠覆性的尝试,也不符合用户期待。明白自身的优势所在,日拱一卒,坚持长期主义,这才是不断推进创新的底气。
作为完美世界影视旗下的实力创作团队,完美宣言以《夫妻的春节》作为开年之作,取得了开门红。作为公司发展微短剧战略的重要布局,此前完美宣言在女性话题领域更多关注婚姻、爱情,在未来,将围绕女性做友情、亲情等方向的情感拓展。
截至目前,通过深耕“30岁+女性用户群”,坚持精品化创作,完美宣言已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爆款频出的女性微短剧厂牌。在微短剧精品化的跃升大潮中,完美宣言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
【文/忠犬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