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人
1.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人。1368~1398年在位。执政期间厉行“茶马政策”,凡贩运私茶出境,一经查获,以“通番论罪”,茶贩均处以极刑,把关吏员亦凌迟处死。其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因贩私茶,处以死罪;家奴周保及陕西布政司均处重典。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诏废团茶,兴叶茶,罢造龙团,仅采芽茶以进,分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等四品,促进茶类改制。
2. 王彝
王彝(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字常宗。其先蜀人,迁居嘉定(今属上海)。少孤贫,好学,师事王贞文,得金履祥之传。洪武初召修元史,荐入翰林。平生喜茶,作《鄞江渔者歌》:“明朝拟入五湖里,且载茶灶寻龟蒙。”
3. 朱权
朱权(1378~1448)自号大明奇士、癯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于大宁,称宁王;后迁封南昌,称宁献王。好学博古,著述颇丰。于140年前后著《茶谱》,反对茶中掺香料,力主清饮,提倡饮散叶茶,为当时饮茶法之创新主张,一直流传至今。
4. 马中锡
马中锡(1446~1512)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河间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进士,授刑部给事中。工诗文。好茶,作《早春自述诗》:“一碗午茶鏖醉北,半溪春水带愁东。”
5. 唐寅
唐寅(1470~1523)明代书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属江苏)人。擅山水,工人物、花鸟,兼及书法,且能诗文。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徴明并称“吴中四オ子”,与沈周、仇英、文徵明合称“明四大家”。嗜茶。创作《事茗图》,画面青山绿水,环境幽静,人物传神,动静结合,颇有隐逸脱俗之意韵。
6.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家。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徴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德年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能诗、好书、善画,人称“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大家”。嗜茶,作《惠山茶会图》描述明代无锡惠山举行茶会的情景,画面有茶会地点,以及与会者的不同神态,为现存古时茶画佳作。还有《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等二十余首茶诗存世。
7.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属江苏)人。天资聪明,少时与唐寅、祝允明、文徴明齐名,称“吴中四オ子”。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国子监博士。诗风清新,人称吴中诗之冠。嗜茶,深谙茶道,著有《秋夜试茶》、《煎茶图》等诗篇。《秋夜试茶》反映作者秋夜烦无伴,没水品尝紫笋茶,自有“闲趣”之情。《煎茶图》反映作者在秋天携带“小瓶”装满惠山泉水,煎茶自饮,在“古藤花底”阅读《茶经》的情景。
8. 韩邦奇
韩邦奇(1479~1555)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大荔东)人。正德进士。世宗朝,屡起屡落,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学问深博,对经史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等均有研究,著述甚丰,有《易学启蒙意见》、《苑洛集》等。在浙江按察金事时,当地流传有《高阳民谣》:“富阳江之鱼,高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吴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高阳山,何日推?富阳江,何日枯?山推茶亦死,江枯鱼始无。於戏!山难推,江难枯,我民不可苏!”韩邦奇听后,为民请命,将民谣附奏章后,报告正德皇帝,遂被“革职为民”。
9. 孙一元
孙一元(1484~1520)明代诗人。字太初,号太白山人。陕西人。正德年间流居乌程(今浙江湖州),与刘麟、龙霓、陆昆、吴琉结社作诗,称“溪五隐”。好茶,推崇龙井茶,作《饮龙井》诗:“眼底闲云乱不开,偶随麇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爱茶至深。
10. 郎瑛
郎瑛(1487~1566)明代文学家。字仁宝,号藻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正德年间诸生。博览群书,专注学问,淡于科举。好茶,懂茶事。撰《七修类稿》云:“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二称皆谚,亦有义存焉耳。”对茶俗颇有研究。
11. 朱佑槟
朱佑槟(?~1539)明宪宗朱见深第六子。封益王,国建昌。好史书,爱民重士。懂茶事,编《茶谱》十二卷,内容颇丰。
12. 高濂
高濂(?~约1580)明代文学家、剧作家。字深浦,号瑞南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玉粹记》、《节孝记》及《遵生八笺》等。《八笺茶谱》是从《遵生八笺》中抽出成集的,成书于万历十九年(1591)。该书分:论茶品、采茶、藏茶、煎茶四要、试茶三要、茶效、茶器、论泉水等内容,还记载了明朝茶品产地。
13. 陆树声
陆树声(1509~1605)明代品茶家。字与吉,号平泉。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年96岁卒,谥号文定。善烹茶、尝茶,体会精深。于隆庆四年(1570)前后著《茶寮记》一卷,提出“煎茶七类”,即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等七条,是饮茶艺术之谈。著有《平泉题跋》。
14. 顾元庆
顾元庆(生卒年未详)明代茶学家。字大有,号大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藏书万卷喜刻书,刊有《文房小说》四十二种及《明朝四十家小说》著有《云林遗事)、《夷白斋诗话》等十余种,年77岁犹吟对不倦。对茶史有研究,谓钱棒年《茶谱》“收采古今篇什太繁,甚失谱意”。遂用“余暇日刑校”,于嘉靖二十年(1541)编写成《茶谱》。论述花茶容制方法颜有价值,为今人参用。提倡饮清茶,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善。
15.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药物学家。字东璧,号演湖。韩州(今湖北蕲春)人。曾历尽辛苦,走遍大江南北,花费27年时间,于万历六年(1578)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对茶论述较为详细:“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除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茶“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对茶的特性、保健作用从药物学的角度作了论述。
16. 徐渭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客,于抗倭军事多所策略。诗文奇恣纵肆,长于行草,画与陈道复齐名。好茶,在《谢钟君惠石埭茶》中,说能“对之堪七碗”;在《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中,又说“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徐氏还善品茶、沏茶,懂茶事,在浙江上虞孝女庙石碑中,有徐氏行草《煎茶七类》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