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顿甲坚城下,覆亡固其宜。”(明·顾炎武)
宋义是秦末楚王熊心手下的大将,因为足智多谋而受到重用,奉命救援赵国。既然宋义是救赵的主将,为何会被部下项羽杀死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力谏项梁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楚将项燕之后项梁立楚怀王孙熊心为楚王,号召楚人奋起反秦。宋义于是前往投靠项梁,成为他手下的大将。
项梁起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史记·项羽本纪)
然而项梁却对宋义所说不以为意,反而认为宋义是在杞人忧天,于是就打发他出使齐国。随后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使高陵君显,知道他是去见项梁,便劝他说:“项梁不久就会兵败,你慢点走就能逃过一劫,要是快点走怕是会大祸临头。”
二,楚王心腹
高陵君显十分感激宋义的救命之恩,于是在面见楚王熊心后把宋义劝自己的事情详细告知,还称赞宋义未卜先知,是一个懂得用兵的奇才。
三,北上救赵
由于宋义是初次领军,在军中威信不足,而楚军主要是项家拉起来的,所以许多将领都是项氏故旧。因此楚王熊心为了提升宋义的威望,便下令所有将领都要受宋义节制,还赐予宋义“卿子冠军(意为诸将之首)”的称号。
宋义反驳说:“不对。现在秦军猛攻赵国,即使胜了也会疲惫不堪,那时我们就可以趁他们疲惫而发起攻击。如果秦军输了,那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的西入关中,一定能轻易推翻秦朝。现在不如让秦赵两败俱伤。陷阵杀敌,我不如你。运筹帷幄,你不如我。”
四,议事被杀
随后宋义为了结好齐国,让其成为自己强有力的外援,便向齐王推荐自己的儿子宋襄可以担任齐相。而齐王为了交好宋义,自然答应了宋义的举荐。然后宋义就自己送儿子宋襄前往齐国,还在无盐大摆宴席庆贺。
(宋义)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见人心已经倒向自己,便在第二天议事时发动突袭,斩杀了宋义。而众人见宋义已死,便拥戴项羽为上将军。然后项羽就将此事告知楚王,而熊心对此无可奈何,只得承认项羽为上将军。
义帝用宋义和刘季来牵制项羽,从而摆脱一家独大!义帝和汉献帝一样,都是有心无力啊,也不算太昏庸无道[呲牙笑]
项羽这步走得太对了!不杀他夺兵权,项家就直接被边缘化,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了
阅
宋义的战略没错,错在细节,第一,楚王是弱主,不是强君,第二,没有自己的军队主力嫡系,第三,项羽太强势,对项羽估计不足,第四,没有警惕性,犯了行军之大忌。
就是个垃圾,还足智多谋,满嘴跑火车
“披坚执锐,义不如公;运筹帷幄,公不如义” 放现在就是一不要脸的口嗨王者,跟我一个朋友很像[呲牙笑]
在此关键时期,楚王熊心应该不惧生死,亲提大军,带领全体文武北上救赵,从而立下灭秦之最大功勋,真正掌握兵权,统合内部,震摄外部。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
宋义之孙宋昌[得瑟]汉文帝手下得力干将,南北军统领!
[得瑟]宋义的做法是对的,过早介入巨鹿之战不见得有好处,结果辛苦谋划便宜了项羽。
看了楚汉传奇里!当时宋义正在睡觉!项羽闯进军帐!趁宋义还没反应过来!一刀就割下脑袋了!人刚刚睡醒时反应是最低的!
会
宋义也只能说是一个平庸之辈,何德何能?如果我是项羽,早就把他斩了…又是无能的人越是当主帅,就像三国中的街亭之战一样,王平副将比主将马谡强太多了一样…[点赞][笑着哭][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