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7月2日至16日,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桐柏军区及陕南军区等发动了攻打襄阳的战役,一举解放了襄阳、樊城、老河口、谷城等地。这年韩顺昌刚12岁,对于战役的重要情节不甚知晓,但经历了不少细节。
战斗初期,也就是在扫清四周障碍时,国共两党两军都作了大力宣传、开展了政治攻势。这时韩顺昌11岁半,虽然年龄不大,但个头不小,随时都可能被国民党拉去当个“小壮丁”。所以,白天他尽量少在人群中露面,不得已时就弯着腰行动。
他听大人们闲话两军,有的说共产党队伍似红头发野人,日伏夜出,个个彪悍,凶猛得很;也有人说,国军全用美式新武器,枪上都安有千里眼,你就是入地三尺,他都找得到。
有一天,韩顺昌在东津李湾外婆家后山上,看地质队从山肚里抽出一节节的石柱,感到很新奇。地质队员们休息时议论,说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襄阳城是历朝历代争夺重镇,易守难攻,再多的人马也休想进去一个人。
他们又说,城内的国军队伍早就向外喊话了,说“如若解放军进了城,康(泽)司令把头割了摔到城外”;城外解放军也向城内国民党军队喊话,说“要是半月攻不下襄阳城,把头割了摔进城里”。
战斗进行到攻坚阶段,双方都加大了战斗力度。解放军从四方调集兵力,全力猛攻。国民党军队不仅构筑了三道围城战壕,还有山头高炮保护,更有蒋介石的飞机零零落落运来美国洋牛奶罐头给养,还不时地向城周丢下几枚炸弹。
有一天,韩顺昌正在老家东津地里锄芝麻草,一架飞机突然从南向北飞来,大概是看到韩顺昌的锄头在一晃一晃地动,误以为是小钢炮射飞机,突然伏地而飞,大半人高的芝麻草被气浪压倒在地,韩顺昌一下扑倒在地不敢动弹,心胸像打鼓样直蹦。此时,飞机上又射下两梭子弹,韩顺昌差点把魂吓掉。
飞机走后,他起身回家时,在离自己丈把远还拣了五六枚机枪弹壳。
飞机向城内和山头国军投的慰问品(食物),多有投在城外近村。韩顺昌就拣到过牛奶罐头。他打开洋铁盒,闻到腥味又摔了,拣多了就把牛奶倒进麦面一起蒸馍馍吃,又甜又香。
在那整整半月期间,每到太阳西下时,整个襄阳城内和南面遍山顶上都要向四周发射照明弹,把整个上空照得亮堂堂的。韩顺昌的老家在城东东津湾,一到天黑,他都在土墙东面墙根睡觉,怕炮弹射到身上。
到了战斗后期阶段,老百姓都在传,说国军守城司令长官康泽求援蒋介石增派飞机加大空中打击力度,由于蒋介石的浙江口音太浓,空军误把蒋介石轰炸“襄阳”听成了“当阳”,结果把当阳轰炸了一番。后来康泽禀报尚无飞机来襄阳,蒋介石一追问,把空军司令骂了句“娘希匹”了事。
虽然铁襄阳固若金汤,但两万余英勇善战的解放军奋战半月,一举打掉了蒋介石嫡系特务头子康泽的2.5万人,俘获司令长官康泽、副司令官郭勋祺及旅以上军官7人、团以下官兵1.7万余人,毙伤敌3500多人。
解放军阵亡正副团长各一人,伤亡达3700余人。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解放军阵亡者多用老百姓支援的门板做成简易棺材就地土葬起来,有的还是几具尸体一副棺木;后来连木板也没有了,便就地打坑,葬于城墙脚下。直到1952年兴修烈士陵园后,才陆续将烈士遗骨移上山安葬。
韩顺昌亲眼所见,城破后国民党军队如鸭子见了水般扑往汉江,有的从汉江逃向樊城,有的从城东逃往东津。国军士兵逃到东津岸上就跪下叫喊大爷大婶,想把军服换成便服逃命。韩顺昌的胡姓姨父当时驾个小船在樊城做生意,拣到不少国军军服,后来送韩顺昌穿了。
襄阳解放后,解放军因另有重任,只短暂停留襄阳20多天,大部队就调到新的战场。解放军虽活捉了国军两个外地籍长官康泽和郭勋祺,但地头蛇的伪专员兼保安旅司令李朗星却借人地两熟,混进俘虏之列。
在解放军要熟悉地情的人当向导带路时,惯耍小聪明的李朗星身穿便衣站出来当了向导。夜间乘解放军熟睡时逃走。
李朗星逃到南门外一豪绅家吃饱喝足后换上烂衣服,脸上抹黑锅烟子,拎个破篮子,戴顶烂草帽,装成叫花子,逃过岘山亭岗哨,直奔沙市、武汉。在解放军大部队撤离襄阳后,他又急忙蹿回襄阳欲东山再起。可是好梦不长,他仅在襄阳当了20多天的“专员”就被赶下了台。
到1948年冬天,驻南阳的国民党军王凌云部队途经襄阳,欲进驻宜昌,因形势不佳,又马上回撤,结果所部在襄阳不攻自溃。韩顺昌亲眼看到,王部溃逃时,许多人被村民用棍棒、石头砸死。
李朗星在“专员”的宝座上的瘾可够大的了,不仅他本人官瘾够大,就连他的侄子的官瘾也不小。他大哥的儿子李明昭被封为“大布衫”队长(解放后被镇压),李明海等又被委任为东津乡公所的乡长。
东津是李朗星老家,这个乡公所与众不同。李明海手下有几十只快枪、几架机枪,还有几十个烂杆队伍,他们依仗人强马壮,在南至下南街、北至樊家营、东至东街东边构筑了鹿寨,西边以滔滔汉江水作为天然屏障。在寨外,他们将古寨壕加宽至三丈深丈多,貌似固若金汤。
那年正月间,李明海仗着墙高枪多,谁也不放眼里。
一天,他们吃喝玩乐逍遥后,我地方武装去夜攻,可怎么也打不开。后来李明海那几个人采取所谓兵不厌诈的策略,每到天黑就不断变换队形在韩家巷转悠。一时他带队,一时换一人带队,着装不时地也变换着, 只有二三十人,可好似是支庞大的队伍。
此法虽能传遍乡里,吓吓乡民,可对我地方武装仍不灵。我地方武装采取火攻,把东津街上的洋油(煤油)全买到,夜静后将洋油全淋到乡公所墙上,堆上麦秸稻草,通天火光把乡公所烧得漆黑一团,乡长李明海等数人全烧成焦炭状。这时是1949年元月,李专员的根至此被彻底铲除。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李朗星又跑到重庆转逃香港至台湾,后被蒋介石委任空头的湖北省主席。这个五战区九纵队司令、襄阳保安旅司令,最终客死他乡。
扯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