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才十岁的小毛孩,就敢说自己是红军战士?别瞎扯了!
1936年,在延安,有几个小孩是儿童团的,他们负责看门和巡逻。这时,他们拦住了一个大概十岁的小男孩。
“我确实是红军的一员,还走过长征路呢,让我赶紧过去吧!”小男孩急着说,可话音刚落,儿童团的孩子们又笑他了。
两边正争得不可开交时,毛主席刚好从旁边经过。他瞧见小男孩那一副雄赳赳的样子,就笑着问:“你自称是红军,还经历过长征,那谁能给你做个见证呢?”
小男孩眼神瞬间放光,得意地说:“是贺龙!他能给我作证!”
那这个小男孩说自己是红军,他到底是谁呢?他和贺龙之间到底有啥关联?
【7岁参军,9岁长征】
他是最小的长征红军小兵,名叫向轩。1926年3月,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妈妈是贺龙的亲妹妹贺满姑。
贺满姑在一次任务里遭了殃,被抓了起来,结果她跟她的三个娃,包括向轩,全都被扔进了大牢里。
贺英的姐姐知道这事后,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问人打听情况。最后,她拿出钱来买通了看管犯人的士兵。但可惜的是,只救出来了三个小孩。贺满姑呢,因为在牢里死都不肯招供,就被敌人给害了。
贺满姑走了以后,贺英就把向轩留在了自己身旁。没几年光景,贺英带着的游击队被当地的某些人给告密了,结果她也不幸在敌人的子弹下丢了性命。
贺英临终前,把自个儿的手枪、俩戒指,还有五块银元一股脑儿塞给了向轩。随后,她用尽力气跟向轩说了最后一句交代:“赶紧走……去找你舅舅!”
这时候的向轩心里头悲痛欲绝,可也没空去擦眼泪,只能赶紧摸了摸大姨的脸,然后就急急忙忙跑进山里头去了。
他从小就在山里摸爬滚打,对地形特别熟。那时候他虽然才七岁,但在山林里跑得可快了,一下子就躲开了敌人的子弹。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得赶紧找到舅舅。
接下来的几天,他肚子饿了就摘些野果子充饥。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感到越来越撑不住,最后实在没法子了,就倒在了林子里。
向轩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红军的地盘上。这时候,他瞧见了自己的亲人,舅舅贺龙就在眼前。
向轩这时候实在忍不住了,放声大哭,跟舅舅贺龙说了大姨贺英已经牺牲的事。
没几天,贺龙就把贺英和其他几位英雄的尸体找了回来。向轩一看,立马哭得稀里哗啦的。就连贺龙这么个硬汉,看到后眼眶也忍不住湿润了。
办完亲人的丧事后,贺龙一脸严肃地看着向轩,问道:“你大姨走了,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我铁了心要跟舅舅加入红军,给妈妈和大姨讨回公道!向轩擦干眼泪,跟贺龙坚决地说。
打那以后,向轩就成了红军里最年轻的战士,还在贺龙的司令部干上了传令兵的活儿。那里面,有不少都是革命英雄的后代,跟向轩一样,不过向轩年纪最小。
他虽然跟着贺龙大将军一起加入了红军队伍,但年纪太小,上不了战场。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每天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刻苦训练。细皮嫩肉的向轩,在训练中经常不小心受伤,疼得眼泪直打转。
尽管有贺龙这样强大的支持者,但他并未因此得到什么特殊照顾,反而干的全是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一样不落。
那时候,部队里有个规矩,十岁以上的孩子得一个人守一班岗,十岁以下的就得三个人一组。向轩呢,虽然才八岁,但他硬是要跟十岁以上的孩子一样,一个人站岗。没多久,大家看他工作那么认真,表现又好,就选他做了通信班的副班长。
没过多久,贺龙就领着红二方面军的队伍,迈上了长征的征途。向轩和几个小伙伴也跟着贺龙,一起踏上了这趟万里的艰难旅程。
贺龙怕这三个小男孩掉队,就给了他们一匹小马,让他们仨换着骑。而向轩呢,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他就会把马让给另外两个小伙伴骑。
长征那会儿,红军队伍最头疼的就是找吃的,他们最常吃的就是野菜和草根。那时候,好多红军战士对当地的植物不太了解。记得有一次,向轩去给别的部队送信,听说那支队伍里有些人因为吃了有毒的野菜,结果丢了性命。
回来后,向轩马上跟上级说了这事儿。从那以后,他每次去厨房帮忙,都会先尝尝那些野菜,觉得没问题了,才放心地拿给红军叔叔们吃。
领导知道这事后,心里特别暖。考虑到向轩还年轻,不想让他去冒险,于是就在各个单位都安排了几个人来做试吃。
向轩真是个年纪虽小但志向远大的孩子,后来他就当上了长征路上的宣传小能手。每到一处村子或小镇,他都会放开嗓子给大伙儿唱歌,唱的都是红军的好事儿和精神。这样一来,好多老百姓都被他吸引,纷纷想加入红军。有一次,他还带着几个小伙伴,一天之内就拉来了37个新战友呢。
向轩在同龄人中算是特别明事理的,不过他也没少挨过批评。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跑到河边想去抓鱼,可从早晨忙到傍晚,连条鱼的影子都没见着。大家心里都挺失落,一激动,就开始捣蛋了,悄悄溜到河边的田地里,挖起了人家的土豆。
贺龙一听说这事儿,立马拽着向轩就去跟人家道歉,还从自己腰包里掏了些钱赔给村里人。大伙儿知道小男孩是贺龙的外甥后,都赶紧劝说起来:“首长,既然是您家亲戚,这事儿就算啦,孩子们嘛,调皮捣蛋正常的。”
说完,贺龙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老兄,正因为他是我的亲外甥,我才更不能让他乱来!”
回到营地后,向轩被舅舅再次惩罚,让他站了三个小时的立正。贺龙心里头的火气可没因为这事儿就消下去,反而一想到老百姓说的话,心里头就更不是滋味,难过得很。
那件事情之后,贺龙对向轩大发雷霆。向轩被舅舅一顿数落,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哽咽着说:“我爸妈可从没这样骂过我,舅舅你怎么这么凶啊!”
贺龙这下才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对外甥向轩打击有多大。瞧着向轩哭得身子直哆嗦,他心里顿时就心疼了,开始琢磨起来......
【满门忠烈贺家军】
在向轩刚满一岁那会儿,贺家一伙人就拉起了一支小游击队,在当地跟敌人周旋了好几年。
贺龙根本没看上国民党给的高官和厚待,他果断带着队伍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没成功后,他又接到命令回老家,重新开始招兵,拉起队伍,建立新军。
贺龙的家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全力帮忙。他们二话不说,把自家游击队的所有人手都交给了贺龙,这支队伍后来就成了红二军团。
1928年的时候,贺满姑那边因为人手不够,游击队突然就被反动派给偷袭了。他们为了逃出去,拼死拼活地打了一场硬仗。在逃跑的路上,贺满姑还有向轩他们三个小孩子又遭到了袭击,结果就被国民党给抓走了,关进了大牢里。
敌人想方设法要知道作战计划和红军的行踪,所以他们对贺满姑使用了极其残忍的刑罚。但就算是这样,贺满姑愣是一个字也没透露出来。
贺英大姐知道这事后,立马动脑筋想要救人。她拿钱给守门的士兵,好说歹说,最后只救回来三个孩子。后来,组织上也多次试着救贺满姑,但都没能成功。
那以后,贺满姑没了后顾之忧,心里头那个信念更铁了,打死也不跟敌人说半个字。她还冲着敌人一顿臭骂,这可把国民党惹急眼了。因为从贺满姑嘴里啥也问不出来,敌人一生气,就狠心地把她给杀了,还把她脑袋挂到了城门外头,想让大伙儿看。
向轩获救后,就一直跟着贺英过日子。贺英待向轩特别好,就像亲生的一样,向轩也管贺英叫妈妈。
向轩小家伙,大概四五岁的光景,就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枪支才能。不过因为他年纪实在太小,贺英坚决不让他碰枪。
他老趁贺英妈妈不在家,就悄悄拿起舅舅的枪,对着树干练射击。日子一长,那树干上被打得全是窟窿。就连大人们瞧见了,都夸他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舅舅贺龙瞧着向轩那么拼命地练,就自个儿给了他一把枪。看着向轩把枪往肩上一扛,贺龙忍不住咧开嘴笑了:“不愧是我贺龙的侄子!天生就是块革命的料!”
没过多久,有个晚上,贺英和她的人马在一个镇上养精蓄锐。可谁承想,当地的工农会里头混进了个叛徒,他们的藏身之处很快就走漏了风声。紧接着,大堆的敌人就把贺英他们给团团围住了。
贺英感觉到不对劲,立马拎起枪冲出门外,结果右腿立马中了一枪。受了伤的贺英行动不便,但她硬是没倒下,仍旧紧握着枪,拼命抵抗。
在激烈的枪战中,贺英没能撑太久,身上多处中弹后,她就倒在了满是鲜血的地上......
贺龙元帅家里前后有109位亲人牺牲在革命路上,向轩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生活注定不会平静。向轩小时候的故事,那可真是充满了曲折。
贺龙对自己的外甥那是真的心疼,毕竟那时候外甥还只是个几岁的小娃娃......按理说,他应该有个温馨的家,在爹娘的呵护下长大,可偏偏因为他爹是革命人,这么小的孩子就得遭罪,受了不少本不该他受的苦。
【自制“飞雷炮”】
回想起那些过去的事儿,贺龙心里头真是疼得厉害。而向轩瞧着舅舅这般伤心,他也明白自己犯错了。
后来在路上行军时,向轩变得特别懂事,像个小帮手似的,帮红军叔叔们干这干那,比如摘菜、扫地。不管是送信还是站岗,他总是冲在最前头。那段时间,红军大部队的人对向轩的表现直夸好,都夸他能干。
向轩因为干得太好了,连贺龙都夸他,说他现在责任心强多了。就这样,向轩被升为了通信班的班长。
1936年,长征圆满落幕,那会儿向轩才十岁,已经跟着队伍走了好几年。贺龙觉得他年纪还小,正是该读书学习的时候,所以就安排他到延安去念小学。
在学习那会儿,他一直没忘自己的任务,还是做着原来的工作,一有空就往部队的各个单位跑,给大家送信。
有天晚上,他去给一个单位送信件,刚走到大门口,就被几个儿童团员给拦住了。他们瞅着他,觉得他的身份有点可疑,所以就开始认真地问他一些问题,想了解清楚他的来历。
向轩只好耐着性子对他们说:“我是个红军战士,来给大伙儿送信的,能让我进去不?”
这话一出,对方疑虑更深了,直接就问:“你才十岁,就敢冒充红军?别扯谎了!”
他们提的疑问挺有道理,毕竟对方只是个比他们还矮的小家伙,谁都不会信他是红军战士。
接着,向轩又开口了:“我真是货真价实的红军,还走过长征路呢!这咋就不能算红军了?”说完,几个人又开始争论不休。
吵闹声把刚好路过的毛主席给吸引过来了。他看到几个小孩子争得满脸通红,觉得挺有意思,就走过去问那个自称是红军的小孩:“你说你是红军,还参加过长征,那谁能给你作证呢?”
“就是我亲大舅!他能给我作证!”小男孩兴奋地喊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毛主席乐呵呵地问:“对了,你那位大舅究竟是何方神圣啊?”
“我舅舅可是大名鼎鼎的贺龙!”他满脸自豪地回答。
听完这话,毛主席立马相信了小男孩之前说的,他笑着开口,边说边乐:“哈哈,原来你是贺胡子的外甥啊!我认得你,你妈可是个大英雄,你也是个小小红军战士呢!”向轩一听,眼眶立马湿润了,泪水在眼里打转。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几年就过去了。抗日战争打响的第二年,向轩就被调去358旅的警卫连,成了一名战士。在那之后,他经过了不少的锻炼和挑战,慢慢地,他就升为了358旅工兵连的副连长。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向轩看到咱们队伍真是缺装备缺得厉害。敌人的炮火那么猛,咱们只能咬牙硬顶上去。
向轩从小就聪明伶俐,有天他突然有了个新奇的想法,就跟上级说了说,想造个“飞雷炮”。接着,他就和战友们一头扎进研究里,不停地琢磨、试验。最终,他们真的把老式的土炮升级成了“飞雷炮”。
向轩屡次跟上级申请,想去前线帮忙。但组织上有顾虑,因为他的家人都为革命和事业奉献了生命。万一向轩再有个闪失,那真的没法跟人家交代了。
向轩脾气倔强,非要到前线打仗不可。他一遍遍地申请,最后终于争取到了上前线的机会。本来呢,领导是打算把他安排在预备队的,还特意叮嘱他别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战场上,兄弟们都打得火急火燎,这股子劲儿立马点燃了向轩的战斗欲望。他再也憋不住了,拎着自己琢磨出来的“飞天炮”,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干掉了好多敌人。
打了很久的仗,向轩最后还是没能幸免,他在执行一次任务时,右眼不幸受伤了,彻底看不见了,右脚也被敌人的子弹给打透了。
贺龙一听外甥受了重伤,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可他还是硬撑着,平静地说:“革命嘛,总会有牺牲的。人家的孩子能豁出去,咱家的孩子也绝不会退缩。”
【拒绝特殊提拔】
抗战结束后,向轩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在那场残酷的战争里,他前后挨了20多回伤,身体里还留着取不出来的弹片,到老了也就不愿意去争去抢了,这就是他为啥那么淡泊名利。
1979年的时候,廖汉生跑到成都去检查工作,还顺便探望了向轩。他了解到向轩现在的职位只是副团级,心里就琢磨着要跟相关部门提一下。可向轩却摆手说:“像我这种情况的人有不少呢,要是我靠关系提高了待遇,那其他人怎么办呀?”
1982年,向轩结束了他的工作生涯,手里头没啥积蓄,退休后他就一直待在部队的休养所里。
【尾声】
到了老年,他虽然年纪一大把,记性也大不如从前了,但仍然牢牢记住舅舅贺龙的话:“别忘了,是革命的队伍一手把你拉扯大的。”
他有个当元帅的舅舅,妈妈还是个先烈,可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啥不一样,不搞啥特殊。
2023年2月10日那天,向轩老人在成都因为生病去世了,他活到了97岁。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真的值得咱们后辈一直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