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我们人民军队的真正创建人,他始终致力于保持军队的好传统和好风气。
1973年,为了整治军队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风气,毛主席做出决定,让八大军区的司令员换了个位置,进行对调。
这种做法挺新奇,让好多人都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他直接抱怨连连。没想到毛主席知道后,竟然用下棋这种巧妙方式,把许世友的思想给扭转过来了。多亏了毛主席的深远眼光,咱们的人民军队才能一直坚如磐石,始终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守护着大家。
【建国后许多军区主官长期主政一方,1973年毛主席决心对调八大军区司令】
1973年,毛主席为啥会有那样的举动呢?说白了,就是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后,解放军里头出现了一些让他心里不踏实的问题。
1949年,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全中国后,为了符合和平建设时期的新要求,中央军委做了个决定,废除了原来的各大野战军。然后,他们把整个国家分成了六个大区,分别是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每个大区都设了一个军区来管理。
后来,军区的数量经过了好几回变动,到了1973年,全国范围里总共有11个大型军区。
到了60年代,因为中苏关系变僵,美国又把越南战争闹大了,毛主席就让全军准备好长期打仗。这样一来,各大军区的头头们手里权力可就大了,结果呢,有些人的行为作风就开始出问题了。
一开始划分军区那会儿,为了让大家快点上手工作,好多军区司令和下面的各级将领,都是一块儿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朋友了。时间一长,就开始有点讲人情不讲规矩的风气了,纪律也变得松松垮垮,甚至出现了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坏事。
同时,各大军区手握不小的财政大权,这样一来,要是他们搞起小圈子、小团伙,就很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问题。
从1959年起,毛主席就把心思更多地放到了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事儿上。可没想到的是,林副统帅当上了国防部长后,军队里的问题反倒是越来越突出了。
就连一直以来作为军队建设基石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原则,也开始变得不那么稳固了。不少军区的司令员实际上成了真正的老大。军区的政委呢,因为资历浅或者军衔不高,很多时候根本管不住司令员。
到了60年代以后,因为军队大规模扩招,不少军区领导就把自家亲戚都拉进了部队。这种“自家人”扎堆的情况,让各个军区的小圈子风气更盛了。毛主席心里明白,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咱们的人民军队可能会走样,说不定还会像以前的国民党军队那样,各派系争来斗去,互相算计。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尽管我们党一直秉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坚决不允许枪来指挥党,但实际情况表明,枪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成为推动党的力量。”
抗战那会儿,在新开辟的地方发展的党员里头,有些人就光听上头的,对党的基本规矩不太懂。他们往往是上级说啥就是啥,缺乏对党的那些核心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在1942年,毛主席搞了个“整风”行动,这才让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又稳住了。在和平日子里,军队的大变动可不是说搞就能搞的,所以毛主席一直在瞅准时机,想办法进行重要的人事调整。
1971年9月13号那事儿之后,叶剑英接手了中央军委的大旗,他开始主张用规矩制度来管理军队,让军队重回正轨。
1973年3月,根据毛主席的建议,邓小平重新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并且他还加入了中央军委,当上了总参谋长。
到了那年8月份开的“十大”会议上,邓小平和其他一些之前没事做的老干部,又被选为了中央委员。这时候,毛主席觉得自己终于有了能帮上忙的人,可以着手去整理军队里现在的问题了。
有一回,他和邓小平聊到现在的军区司令有很多人任职太久了,得想办法防止像古代那样,武将手握重兵,自己说了算的情况出现。
邓小平听完没吭声,直接拎起他和毛主席的茶杯,比了比,意思是咱俩杯子换换位。毛主席一看就明白了,原来他俩不谋而合,都想到了把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对调这一招。
为了促成这次重要的人事调整,毛主席在当年的12月12日,召集了政治局常委们开会商量。
毛主席先是指出了政治局和中央军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接着说:
从今天开始,政治局也得聊聊军事上的事儿了,军委开会时也能说说政治。我呢,今天想提个建议,就是各军区的司令得轮换一下,老待在一个地方,人容易变得懈怠。天天围着老部下、老熟人转,对工作可没啥好处。
在座的常委们听完之后,全都愣住了,心里头满是惊奇,但转念一想,又都深深佩服起毛主席的非凡才智和远大谋略。
【毛主席让大家唱军歌回顾初心,许世友怒怼王洪文后周总理宣读对调命令】
15号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央军委很快就发了通知,叫沈阳、北京、济南、南京、武汉、福州、广州还有兰州这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总共46位高级将领,全到北京来开会。
到了1973年,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头儿都已经坐镇了18年,福州军区的老大也掌舵了16年,沈阳军区的司令呢,也有14年的资历了。这些在自家区域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行家们,虽然听话服从是当兵的最基本要求。
不过呢,他们早就适应了成天跟那些老战友一块儿共事,对于防区里的山山水水,闭着眼睛都能在地图上指得出来,哪座山、哪条河都门儿清。
现在要让他们去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地儿,心里头自然会感到难过和不满。不少手下也在那儿嘀咕,现在边境那边的情况还是挺紧张的,要是就这么随便把司令员给调走了,可能会影响战备,给敌人留下机会啊。
12月20号那天,毛主席在他的书房里,会见了46名高级军官。后来参会的人说起来,毛主席当时坐在屋子中间,他左边坐的是以前的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右边则是新上任的总参谋长邓小平。
他后头跟着几位政治局的大佬,而正对着他坐的,是马上就要换岗的8位军区司令。
会议还没开,毛主席就先跟肖劲光、陈士榘、田维新他们四位将军一一握手聊天。聊着聊着,他当场拍板,让田维新正式当上总政治部主任。
接下来,毛主席让大家站起来,一起唱他当年自己写的那首军歌,歌名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当兵的人,都得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刻在心上……”
在响亮的战斗歌曲里,毛主席和在场的那些将军们好像都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
1927年那会儿,南昌起义算是我们党动手搞武装斗争的头一炮。可要说真正让党能稳稳当当领导军队,还得数毛主席搞的三湾改编。那次改编,头一回明确了得在连队里建党支部,这样一来,党就能百分之百地管住军队了。
井冈山根据地建起来后,因为队伍里啥人都有,变得特别杂。像那些军阀的坏毛病、游击队的散漫,还有搞极端民主化的想法,把革命军搞得快成一锅粥了,完全没有凝聚力。
毛主席下了很大功夫去健全军队里从上到下的党组织,他还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制定军歌,好让每位干部和战士都能时刻心里装着人民军队是啥样的,还有他们的责任是啥。
特别是那军歌开头就唱“一切行动都得听号令”,在座的这些跟了毛主席几十年的军区头头们,心里头跟明镜似的。今儿个毛主席亲自开口,说要动动他们的位子,他们哪还有啥借口,又或者咋好意思不答应呢?
大家唱完歌坐下来后,毛主席才正式告诉大家今天会议要讲啥。他还说,其实在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上,党中央就已经说过,得有计划、有秩序地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互相调换工作。
说到1959年到1962年那会儿,有个“军区领导到基层当兵”的活动,效果也是杠杠的。所以啊,大家伙儿对于岗位调整这事儿,别太纠结,咱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得更好。
接下来,毛主席安排新上任的中央副主席王洪文来负责喊大家的名字。王洪文一看,老朋友许世友也在场,于是他就先喊了许世友的名字。
点名时出了意外,许世友坐在那里跟个木头人似的,一点反应都没有。王洪文这下可愣住了,只好硬着头皮又叫了一遍许世友的名字。没想到这一叫,许世友火了,猛地拿起茶杯,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周总理瞧见场上氛围太紧张,连忙抓起花名册,帮王洪文把名给点了。这回,每位将领都大声回应“到”,其他政治局委员也都亲眼见识了周总理的威信。
接着,周总理直接下了通知:北京军区的头儿李德生,要和沈阳军区的老大陈锡联换个位置。济南军区的司令员杨得志,跟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曾思玉也得对调一下。还有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他要和广州军区的司令丁盛互换岗位。另外,福州军区的司令韩先楚,也得和兰州军区的司令皮定均换个地儿。
毛主席随后讲了几句话,给那八个被调动的司令打气:“到了新环境,刚开始啥都不熟悉挺正常的。大伙儿别急,慢慢来,过段时间自然就上手了。”
【许世友和毛主席关系非同一般,毛主席请他下棋轻易消除了他的不满】
虽然毛主席已经跟所有军区司令当面讲明了调动的缘由,但没过多久,周总理就得知许世友跟旁人在抱怨:“是主席让我到南京的,我现在除了南京哪儿都不乐意去。”
周总理心里门儿清,许世友那家伙虽然有时候行事有点儿冲动,不讲章法,但他对党中央、对毛主席那可是百分之百的忠心。周总理把这事儿跟毛主席一说,毛主席听后轻轻一笑,就让许世友过两天去找他聊聊。
许世友啊,他虽然没跟毛主席一块儿开始革命,但在红军那时候,他俩之间的事儿,后人都爱聊。许世友,原来叫许仕友,1903年,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出生。
1927年,他领头搞起了一支农民自卫队,加入了黄麻起义,没多久就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的25师师长。到了1936年,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碰头时,毛主席头一回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师长。
那时候,许世友早把自己的名字从“仕友”换成了“士友”。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老人家二话不说,直接又给改成了“世友”。
1936年,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延安成功汇合后,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像许世友这些人,就进了红军大学深造。
后来,红军大学对张国焘的批评渐渐波及到了整个红四方面军。许世友这个人性格直率,根本受不了这个,跟一方面军的学员吵起来,气得都吐血了。他觉得特别冤枉,一激动,就拉拢了红四方面军的几十位将领,打算回四川打游击去。
红军大学上头知道这事后,立马就把许世友他们给扣起来了,还打算用“带着枪逃跑”的罪名狠狠处罚他们。但毛主席把事儿的前因后果弄明白后,觉得许世友他们也是情有可原,该从轻处理。许世友一听边区最高法院要判他的刑,心里头那个不服啊,闹着要见毛主席。
毛主席真的亲自到了他家,给他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对不起。许世友做梦也没想到,这么伟大的领导会给他这个被认为是“犯错的人”道歉,当时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
他猛地跪在毛主席跟前,坦白了自个儿的过错,还发誓以后一心一意跟着毛主席走。
经过那件事情后,毛主席心里有了底,觉得许世友肯定会听他的话。许世友走进毛主席的书房,一眼就看到桌上摆着一副象棋。他心里清楚,毛主席下棋可厉害了,但就是想不通,为啥要找他这个“粗人”来对弈,有啥特别的用意呢。
许世友一屁股坐下,毛主席就乐呵呵地瞧着他,说:“今儿个你是红军那边儿的,先手棋归你啦。”
许世友下棋技术一般,他一开始就随意地把一个小兵往前挪了一步。结果出乎意料,毛主席只是轻轻一推,就把他的老将给逼到了前线。
许世友平时不怎么碰象棋,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在那棋盘上,“将”通常都是被逼到绝境了才会挪窝。他瞅着毛主席,满脸都是纳闷。毛主席倒是挺淡然,随口说道:“人老了,不顶用了。使唤不动别人了,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咯。”
毛主席一番话,说得既在理又带情,许世友听了心里头直觉得过意不去。他立马站起身,冲着毛主席表态:我一定听从党中央的安排,回去就着手准备,立马奔广州去。
后来,许世友一直留在广州军区当司令员,直到1980年,他还亲自指挥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东线战斗。
【对调司令成功避免出现小圈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毛主席的伟大贡献】
那时候,除了许世友,福州军区的老大韩先楚心里也挺不痛快。他对福建这一带的军队和政府情况都了如指掌,心里头一直琢磨着怎么在台海那边立个大功。
毛主席知道这事后,就把韩先楚喊到了自个儿书房,乐呵呵地跟他说:“你看,我这牙不太行了,得整整不?”
韩先楚答道:“那肯定得补,您的身子骨儿可是大事儿。”可他脑筋一转,立马懂了毛主席那弦外之音,就是说咱们身为组织里的人,关键时刻得动起来。韩先楚也不磨蹭了,立马打道回府,回福州准备换防的事儿去了。
接下来,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八位军区司令就全部上任新岗位了。这速度之快,真是让西方媒体都大吃一惊。过了好多年,邓小平提起这次特别的调动,还是满心感慨。
他感慨道:“毛主席真是了不起!论起带兵打仗的智慧,没人能及得上他。咱们军队的将领,绝对不能搞小团体,人民军队里,谁也不许有自己的小地盘。”
不过那时候,除了八大军区有调整,新疆军区、成都军区还有昆明军区这三个,却都没动窝。
那时候,新疆军区的新司令杨勇才上任短短六个月。他被调到新疆,主要就是为了应对苏联那边的压力。另一边,成都军区的司令员秦基伟呢,也才到成都五个月。他们俩都还没来得及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王必成接任昆明军区司令,那可是在秦基伟离开、政委又不幸去世后,他紧急被派来接手的。并且,他刚坐上这个司令的位置才短短两年,真没必要再给他换岗。
长久以来,中央政府都挺头疼一件事,那就是怎么管住那些手握重兵、长期镇守一方的边疆大官,生怕他们搞出小圈子,自立为王。你看,汉高祖和明太祖,他们采取的办法简单粗暴,直接动手杀了那些武将。而宋朝呢,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故意抬高文人,贬低武将,这么做虽然表面上看着挺稳,但实际上国防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东汉和唐朝的皇上们,为了稳住手下的将领,花了大堆的钱,还给了他们很高的地位。这样一来,时间一长,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虽说现在的军队理论上不会再像唐朝“安史之乱”后那样出问题,但要是对军事将领们在地方上搞小圈子不管不问,
这也会给军队的健康发展带来大麻烦,甚至会导致腐败泛滥。因此,毛主席凭借他极高的声望,顺利进行了解放军高层的一次大换血;保证了人民军队始终听党指挥,这一壮举至今仍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