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头上,毛主席身体不好,但还是在北京叫了中央政治局的一帮人来开会。新当上国家副总理的陈永贵也被请来了。不过,开会前毛主席特地跟陈永贵说了句:“老陈啊,钓鱼台宾馆那边就别住了。”
1914年,陈永贵降生在山西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他是个地道的种田人。不过,跟一般的庄稼汉比起来,他的人生故事那可是相当不平凡。陈永贵打小就在贫困中摸爬滚打,常常是吃了这一餐,下一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那年天大旱,地上干得裂开缝,陈永贵的老家遭了大灾,庄稼全都没收成。家里为了活下去,陈永贵的爹没办法,只能把大闺女和小闺女卖给有钱人家做童养媳,就换回一点点粮食和钱。交了地租后,剩的也就不多了。为了活命,老爹只好带上小陈永贵,离开老家,跑到昔阳的大寨村去逃难。
到了大寨村,陈永贵一家子日子还是老样子,没房子也没田地,父子俩就靠老爹出去讨要点吃的来糊口,过得那叫一个苦。老爹实在受不了这重压,最后选择上吊走了。这下,陈永贵,还不到十岁,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差点也没活下来。还好,有个好心人出手相助,这才让他侥幸保住了性命。
虽然有人出手相助,让陈永贵捡回一条命,但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在那个年月,寻常百姓家里头,粮食都是紧巴巴的,没啥多余的。为了活下去,也免得去拖累别人,年纪轻轻的陈永贵就开始到处找活干。虽说赚得不多,但好歹能让自己不饿肚子。
抗日战争一打响,不少年轻人就纷纷报名参军,跑到前线去杀敌。陈永贵也是个满腔热血的爱国小伙子,心里琢磨着怎么给革命出点力。后来,在同村一个共产党人的牵线搭桥下,陈永贵就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成了大寨村里头一个秘密的地下工作者。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我们党搜集消息,再把这些情报传出去。
1948年那会儿,陈永贵总算是实现了心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等新中国一建立,千千万万的农民都站了起来,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再也不用受地主的气了。打完仗以后,陈永贵也不再搞地下工作了,他回到了大寨村,老老实实当起了农民。
陈永贵在自己的地上种上了庄稼,心里别提多乐呵了。从那以后,他天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得不可开交。忙完自家的活儿,他还热心肠地去帮别人家种地。陈永贵这股子干劲,可把大寨村的村民们给带动起来了,大家纷纷跟着他的步伐,都想着“多干活儿,多收粮”。
1952年的时候,大寨村的老书记贾进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退下来,给年轻人腾个位置。村里领导就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贾进立马就想到了陈永贵。虽说陈永贵不是大寨本地人,但他在这儿也待了二十多年了。贾进可以说是亲眼看着陈永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党性方面,陈永贵都表现得相当出色,贾进对他很有信心。
没多久,贾进就风风光光地退了休,回家安享晚年去了。接着,陈永贵接过了他的班,当上了大寨的新支书。陈永贵真是没白让老支书期望,才上任一年,大寨村的田地收成就涨了大半,到了第十年,都涨了三倍不止。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咱们国家碰上了好多年不遇的大天灾,全国各地都遭了殃,大寨村也没能躲过去。那时候,大伙儿过得都挺紧巴,都得省吃俭用。努力了那么多年,结果一下子全白费了。碰到这种天灾,损失不小,可大寨村的支书陈永贵没干等着,他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带着村民们动手重建家园。男的干重活累活,女的就负责些轻巧的后勤活儿。
经过一年的辛勤打拼,大寨村渐渐有了起色,家家户户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了。那一年,他们还给国家贡献了好几万斤的粮食,这事儿在当时可算是炸开了锅,连毛主席都知道了。所以,毛主席还专门见了见这位能把困难变奇迹的能人。
没多久,陈永贵的事儿就在全国传开了,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路往上升迁。
1969年春天4月份,九大会议热热闹闹地开场了,陈永贵在这次大会上脱颖而出,成了中央委员。转眼间3年过去,到了十大会议,陈永贵不光又当上了中央委员,还一跃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这足以说明他真有两把刷子。时间一晃到了1975年开头,周恩来总理的身体是越来越差,国事繁忙他实在是吃不消了,急需帮手来一起扛。党中央一看这形势,赶紧开会商量,决定多加12位国家副总理,各自管好一片天。陈永贵这个从基层干起来的农民代表,因为人老实又能干,就被选为了第七位副总理。
那年4月份,毛主席亲自召集了一次政治局的工作碰头会,陈永贵也参加了。会议进行的时候,毛主席就问起了陈永贵,说:“老陈啊,你在北京干活的时候,住在哪个地方?”陈永贵赶紧回答:“主席,我现在住在钓鱼台那边招待外宾的宾馆里。”
毛主席听完之后,微微颔首,接着笑着对他说:“我琢磨着,你还是别住钓鱼台了,那儿根本钓不着鱼嘛!”
陈永贵一听就明白了,他马上回应道:“行嘞,主席,等会议一完事儿,我立马挪窝到别处去。”
参会那天,不少人都耳朵里进了这段交谈,可大多数人都没搞懂毛主席为啥会这么讲,还有的人甚至故意把这话的意思给曲解了。
说实话,毛主席那么讲并不是要责怪谁,他是在帮陈永贵摆脱困境,毕竟“出名了容易惹麻烦”。
说起来,陈永贵可是个地道的农民出身。抗战那会儿,他虽然也参与了些地下活动,但跟那些真刀真枪上战场拼杀的战士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同。就这样,陈永贵却作为榜样,一路被提拔到了副总理的高位,这可让不少人心里直痒痒,尤其是姚文元他们那一拨人,对陈永贵更是满心的不服气。
考虑到陈永贵的安全,毛主席好心建议他,最好还是从钓鱼岛搬走。其实,陈永贵自己也想着要搬,因为他实在是不习惯住在这儿,每天都冷冷清清,除了成堆的文件要看,啥也没有。毛主席的这番提议,对他来说可真是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