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R6PROMAX播放器,这是留给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的升级型选择

耳机林sir 2025-02-20 21:32:13

二十年前流行过一阵子电视电影,基本上可以理解成专为电视台播放而拍摄的低成本电影,其中一部叫做《咱得有辆车》,故事主线是在大城市开饭馆的两口子想买辆车,最终在各种插曲之后圆梦的历程——不复杂,但它是个时代缩影,二十年前的确所有人都想着往前跑,而有车有房这四个字,自然是衡量大部分人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的世俗基准。

搁那会儿,有车就不错了,至少完成了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于车的好和坏,买的人自己都不是太在意,或者说在意车辆上是哪个品牌的LOGO,往往会多于在意车子性能本身。芜湖奇瑞就是在此种时代背景下推出了奇瑞QQ——只需两万九千八,从无到有带回家,于是一夜之间风靡华夏,芜湖起飞。当然了,开过的人都会吐槽,这破玩意儿不到一升的发动机,从行驶品质到安全性再到配置,可以说是要啥没啥……没关系啦,便宜货嘛,你好歹都有车了,开几年也知道车是咋回事了,修都修出经验来了,事业上努努力,下一辆换好点呗~

所以你去问如今的70后80后老司机,他们都开过哪些车买过哪些车,基本上都能给你如数家珍罗列出一大堆来,然后你要再问他们理想中的下一辆车会是个什么样子,估摸着也都有个从自己需求出发的目标框架,乃至具体型号。可能这些型号说出来未必多么高大上,大家都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路边摊喝两瓶破酒就拍桌子嚷嚷我将来一定要买保时捷911的时候早过去了。但需求会很明确,很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玩音频其实也差不离儿,当年你有MP3我没有,那我想要的就是先买一个,先解决这个从无到有的问题;然后随着不断的经验积累岁月打磨,不光是每个人的见识阅历逐步厚重,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不再好高骛远。最贵的固然会很好,然而现阶段的我应该支出多少钱在这个爱好上面,这个支出范围里我更倾向怎样的升级,更想补足哪些痛点或短板,更不在意哪些方面,这些都会衡量得越发成熟。街上最多的车一定不是保时捷911,街上最多的那些车,一定有他们的道理。

海贝R6PRO MAX,开门见山的说,这台机器从自身意义来讲,它是R6这个系列(R6本身也是海贝硬件产品的开山之作)迄今为止的最高峰,所以才又是PRO又是MAX的,在产品硬件方面下料:高通骁龙665+5.9英寸+搭配40W PD3.0快充的8200毫安时大电池,这个硬件配置搁在播放器里很可以了,何况海贝这次居然还很豪横的随机赠送了快充插头。

然后音频方面,双ES9039MS PRO、8路独立I/V,四路独立供电设计,飞秒级音频晶振,当然DSD1024和PCM768以及MQA16X展开这些也都不会缺席,海贝特有的高清双向蓝牙和HibyCast全局遥控亦是一应俱全。

更令人惊喜的是颜值的提升——从最早的海贝R6开始,这家品牌前头几年一直走的是理工男设计风,刚健方正,看起来如钢铁直男般踏实有余缺少情致。而这几年的海贝,咱也不知道是公司里这些爷们相处日久之后,互相产生了一些奇怪的化合反应,还是说公司里进了一些有趣的新设计师?反正肉眼可见的,审美终于开始“由直变弯”,反映到海贝R6PRO MAX上就是以背部为重点,包括两侧都不再是由单纯的直线来构造,看起来你就不会觉得它多厚重(而实际上它比海贝R6PROII要明显厚出一截,毕竟光电池就从5000升到了8200多出一半有余呢),配色我会觉得这个天青蓝为基调的搞法,比R6PROII的紫色基调更为稳重大气,随机配送的皮套全身类凯夫拉的花纹,也跟背板上方更契合。总之不管是车还是播放器,你首先看着得讨人喜欢,得有统一而高级的设计感,在这方面海贝R6PRO MAX完成度极高,视觉呈现上大分。

而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说,R6PRO MAX吧,它毕竟是6系,你6系再强它也只会是四位数的售价,拿它去背刺8系整个品牌怕是会自乱阵脚,再结合ES9039MS PRO的芯片特性和实验结果,故而这次的R6PRO MAX并没有装配A类耳放这个选项,这个取舍坚决而明确,倒是也顺带减少了我的工作量——这台机器的听感,只用写一套即可。

那么,海贝R6PRO MAX,呈现出来的怎样的声音呢?

首先,它的声场非常大,属于万元级以下播放器里谁来敢跟谁掰头那种竞赛级的大,横向非常宽纵向足够深,在这个绝对可以用辽阔来形容的声场里,你能感受到很干净的背景透明度,很沉稳的安定度。以上这些,它都不是便宜机器能做到的,很多同价位乃至万元以上的机器,拼声场它也做不到这么大,拼背景干净透明和安定度,它也做不到这个级别,等于光这一项摘出来,海贝R6PRO MAX就可以拍着胸脯说:“怎么着?我卖这个价儿,你们都没意见对吧?谁还不服谁站出来,咱当场比划!”

然后这货的解析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极高的细腻度和精确度,且信息之间的乐器定位和层次感,都不光是秩序井然了,简直可以用森严无情来形容,乐器间相对的位置感绝对位置感,以及发出声音的线条感,都明确到无可辩驳的地步。这种明确性,亦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大声场的功用,等于你想要一个乐团的平面图,海贝R6PRO MAX能够在这个价位最为一丝不苟的给你复现出来,谁在哪儿谁在干什么,完全做得到按图索骥。

所以到这里,应该就有人会想了:这玩意儿把声场、定位、解析处理得这么清楚明白,那么它,会不会是个倾向素质流的机器,而在氛围营造上不够意思?

是也不是,我觉得它的确是个更偏素质流的走位,可你要说氛围不行吧,也不尽然。

海贝R6PRO MAX的低频,它不凶不脏不乱,给了不错的冲击力和能量感的同时,下潜深速度快性状较为利索,要铺一个又松又暖的氛围感,它的确不是这个走位。然而它的泛音虽然收束偏快,却又给得出很漂亮的厚度和韧性,包括乐器的形体感也给得很棒,你无论如何不能用低频软或者低频薄来形容它,相反它这种韧性弹性兼具,然后又较快收掉的表达方式,细品之下很有韵味,Q弹Q弹的。又因为残响的快速收掉而不会造成遮蔽效应,使得它的低频能很完整从容的去展现细节和细节里立体绵密的层次,仿佛是个运动性调教的底盘,明确无误的路面传递之余,又带有一份恰到好处的舒适度,开起来又激情又不算硌楞,属实面面俱到。

然后它这个中频是我最近见过最正经的中频了,也不凸也不暖,就正正经经的给你做平铺直叙,去展开细节,去展开层次,去表达乐符中关于乐器和人声的每一个密度气息,再把这些元素之间的层次和定位码得清清楚楚——按说这样的搞法,如果这是个小尾巴,就很容易变成“芯片啥声我啥声”并且搞得乐器之间没有呼应度甚至大家集体损失厚度,继而听着很乏味?可是,一来这不是小尾巴,这是踏踏实实有重量有供电的国砖,它的厚度先天就有很高的保底,二来海贝依旧给了这个中频较为温润的泛音,这个泛音也依旧是收得稍快,这个稍快不耽误它已经把舒适的结象和听感给完你了,不耽误它依旧经得起品味。如果要给这个中频下一个定义,我认为细腻二字足矣,只是它的细腻尤其的立体尤其的全方位,哪怕只是歌手的一声叹息,它都能在口型和气息之外再提供出一份绵密的纹理感,这种冷静而不失情绪体察的呈现方式,自有它独到的魅力。

高频延伸是真的有点夸张了,结合其低频的下探,这台海贝R6PRO MAX的三频跨度,其实已经完全具备了越级叫板万元级机器的实力。高频直白而不做过多修饰,同时极高频亮度有适当压制,不强调厚度而重视密度,亦是长于流畅和韧性的表达,并附带一点缥缈的气息度来提供余韵,诸如艳丽明媚那些词汇并不适合拿来形容它,倒是颇有些空山新雨后的劲头,动态刻画很细腻很顺溜,然后不显摆不招摇。

其实海贝R6PRO MAX的整体听感都不招摇,它不会像有些机器一样我就是要氛围做暖一些厚度做凶一些来换取听感上的一耳朵吸引力,然后在倾向解析力表达倾向理性回放的同时也不会说给你个干巴巴的芯片声——它的搞法是冷静细腻大气再附加一点韵味儿,这份韵味适合细细来品,适合拿不同耳塞来试(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拿声底厚一点的单动圈或圈铁来搭它,当然圈铁板也行),你要雄浑粗壮北风涤荡它未必完全符合(得看曲风看搭配),而除此之外你要和风细雨还是绵密悠长、要满天星光还是整齐端庄,它则都搞得定,有点儿太极宗师的意思。而且能在大声场和高透明度背景以及高安定度的大基调下,给你整得秩序与细腻兼得,精致与韵味并重。

以及,它这样的一个底子,其实特别适合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圈静铁/圈铁板这些复合换能原理的耳塞,干净沉稳的底子能够很好的压住音色协调性,让衔接更顺畅无痕,诸如达音科川、海贝ZETA、水月雨Psyche这样的塞子,到了它这里会比在很多前端上表现更加服帖,表现出更高的音色一致性,高频展也能更明敞大气。

所以,回到我们的开篇就是,如果你说你二十啷当岁豪情万丈,你就要买保时捷911,那么这恐怕不会是你心仪的机器,对应到播放器上,那咋也得是海贝8系才对应得上。而假设你手头有个小尾巴,或者有海贝的345系机器,你觉得它们的细腻度秩序感包括大气程度安定程度有所不足,你想要目的明确的做个升级,并且在万元内准旗舰级播放器这一档里,想要的并非是暖厚粗粝走向的,更愿意升级一台素质上尽可能给满,微动态层次感解析力都能上探到旗舰档的机器,那你就一定要去找机会试听下海贝R6PRO MAX了。

它是内力精湛的升级型优良选择,它适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来选择。

更何况,如今的海贝新机,颜值气质也都拉满了,这就更有理由认真考虑了,对吧?

0 阅读:49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