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耳机高低得整个木碗吧?往这看→ HIFIMANAUDIVINA国补来啦!

耳机林sir 2025-03-17 15:24:17

这人啊,都是有收集癖的,甭管您的爱好是玩车玩表还是玩弓箭玩火机,肯定是希望这座爱好的后宫里环肥燕瘦各有风情,不可能说玩车就只想要一辆车,也不可能说就只对一种车感兴趣对吧?人家比较低调的煤老板家里只有三辆车的那种,他也基本都是SUV、跑车、轿车各一辆嘛~

当然了,玩不起车和表,搞搞耳机也是不错滴,听音乐终归是陶冶情操的好事。而具体到玩耳机的朋友,我们有时候会聊一个老话题,就是“退烧了你留什么?”,综合下来我所收集到的答案,就没有说真正出光留一副真无线的——好歹耳塞你让我留两个特点不同的有线入耳吧?然后平头塞最好也留一副,头戴便携可以不要出门有个真无线就得,但大头戴也是要留至少两条的,一副开放式一副封闭式,这是起码的吧?

开放式好理解,可这封闭式,为什么要留呢?

原因有二,其一是很多人刚开始培养这个爱好时,他不是一个人住,学生宿舍也好刚工作合租也罢,他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必须有一副封闭式的耳机,不会多打扰别人(同时也不太会让别人打扰到自己),彼时他手头的开放式和封闭式还真不定哪个听的小时数更多。而且也不是说后来你就用不到封闭式了,毕竟很多人后来成了家乃至生了娃,封闭式就更有使用场景了——先生,你也不希望半夜偷偷听歌的时候被太太从卧室冲出来一顿臭骂吧?

其二则是——封闭式,很多都是木碗,木碗的样子,很骚,骚到开放式耳机没法比……

咱就说这副HIFIMAN AUDIVINA,根据木纹精选配对的硬木共鸣腔,漆工精良,手感晶莹,而且它也不是说找块好木头做成流线型处理完工艺,然后随随便便扣上去就齐活了——仔细看它腔体中部是有一个设计感明显的折线设计的,这个折线牵涉到它对于内部声学构造的多衰减、扩散设计,是经过大量研究计算实验的产物,由此可以获得封闭空间内同时抑制强烈混响与获得宏伟厅堂感的和谐统一。

因为看起来很骚包的木碗大头戴,自诞生之初,就一直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声场的问题要怎么处理?毕竟封闭式虽然隔音性能占优,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度没那么高,却也在声场的宽度和辽阔度上,先天占有劣势。更要命的是内反射山洞音这玩意儿,一个应付不当就会导致听起来没有感情全是驻波,听感直接就废了。

以往的很多木碗,为了规避这种内反射效应,有些是以明显牺牲声场表现力为代价来换取一个大致平衡的框架表现;有些属于各方面都缩手缩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些宁愿把声音设计得拧巴奇怪些,反正奇怪也是一种特点说不定有人就喜欢这个声儿呢?总而言之,漂亮的木碗很多,听起来很棒又很自然的,一直都很少……

HIFIMAN AUDIVINA的声音表现,则代表着现如今中国品牌的技术实力典范,可谓是螺狮壳里做道场,然后做出来了一个声场表达和素质实力都相当强大,同时在木碗里又异常中正和正经的声音,虽然它已经是两年前推出的产品,然而放到2025年来看,这份中正劲儿,都是异常令人激赏的。

首先是声场搞得真棒,没有很强调聚合包围感,那样也的确会导致声场太憋着了,反而是尽量得往大了整,横向拼命张开纵向全力打开,基本上你听得出这是在用尽全力模拟开放式耳机的声场开阔度,一耳朵的弥散宽敞一耳朵的松弛弥散。以及它的边际感还是有的,很轻微,同时内反射效应也很轻微,不得不说这个折线设计是真的有学问,跟自家HE1000 UNVEILED这种更新锐的开放式耳机的开阔度肯定还是没法比,可要是拿来比别的木碗,那就有些吓人了——这完全是一个稍微听久一点,你就有可能忘了它其实是个木碗的声场表现力,以及它的层次感和乐器定位非常的强悍,近乎不容质疑的定位能力,很可怕了已经……

然后是素质方面,NEO超纳米振膜这属于HIFIMAN的专利技术,结合同样专利的隐形磁体技术构成了该品牌近几年在国内外大杀四方的压箱法宝,响应速度和对微动态的捕捉能力真的很骇人,这类产品论及细节之精巧细腻,以往的老木碗们真的是没法对垒。就像是你拿着如今的手机穿越回十年前拼拍照一样,同样是一朵花一片叶,你这种种新技术加持下的手机,拍出来的清晰度、边缘锐利度、包括色彩自然度,别人怕是看一眼就摇头认输。以往说“某某耳机的素质不足以驾驭大编制”到了这里就不用老生常谈了,你有多少细节我出不来啊?这玩意儿的瞬态和分离度早就超纲了好吧?现在考验的搞不好已经是你的耳朵和大脑了,真正动态一起来耳机是都给到了,你分辨不过来而已了——直接点说,自从HIFIMAN头戴平板耳机在技术上成型之后,信息量是否够用已经是一件聊起来没多少意义的话题了。包括别的品牌做得比较好的平板头戴,大家比拼的也都不再是单纯的“音乐信息分辨率”了,因为你甭管5000万像素还是8000万像素,它对于我们欣赏音乐而言,实际上都是很够用的了。

不光是说分离度和瞬态给得足,HIFIMAN AUDIVINA的密度和冲击力也蛮不错,毕竟我们都知道同级别的平板耳机跑去跟动圈耳机对垒,前者信息量基本是稳赢,后者则往往在中低频能量冲击力、线条厚度、饱满度这些方面握有一定优势,很有点你玩你的高清打印我有我的水墨意境那个意思,这时候平板耳机要是强行往闷糊厚的方向调整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但也不是没解,像HIFIMAN AUDIVINA这种:我不求做太过火,我只要适度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厚度和密度,配合高瞬态赋予的冲击力,再多送一些漂亮的空气感,那么我的声音听起来也会有一个自然宽松的氛围——实际上它也正是这么处理的,低频厚度适中之余爆发力下潜深度和弹性都相当漂亮,结合在一起,低频听感固然不侵略气势也不算雄浑,却能给出一种精彩淋漓目不暇接的印象。且绝对没有说为了加重低频能量而削弱极低频表现。它把低频整体的发力调校得很匀称,厚实感和结象感以及声音密度都堪称优良之余,又明显不愿意去影响速度感,快和慢之间肥和瘦之间都给到了教科书般刚刚好的拿捏度,这样的处理方式首先听着就很欢畅也很正道。

中低频的衔接……其实很多木碗的听感,拧巴就拧巴在这个节点了,然后我在家仔细听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是拼命想在这里找出些毛病来的,坦白说我手上的HE-R10P听久了我会觉得中低衔接有那么一点小刻意,但是HIFIMAN AUDIVINA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整个三频立得更加的“整”,然后中频不凸不浓厚。甚至可以说这个中频除了具备一些弹性不错的泛音和较为明快的空气感性征以外,它的本底是没有感情色彩的,是外柔内刚监听属性的,属于不抢镜不浮夸而颇为审慎去做客观表述的那种搞法,而且结象扎实(所以也绝不算凹,人声还挺给肉味儿的),就是拿自己强大的信息回放能力,和张弛有度层层叠叠的细节去砸你。

高频也属于藏了些东西,不张扬不炸次不过亮,也不玩什么有趣的主观表达,大体上就是把锋芒遮掉一点来换取更加良性的耐听度。厚度给一些也不多给,光泽给一些同样不多给,刻意的处理掉一些这个频段的内反射现象,然后这个前提下让这副本就底子很好高频表现力很强劲的单元自己来释放,释放出的结果是你听着延伸顺溜细节炸裂动态丰富,你听着觉得这样的高频不够飘不够妖甚至气质上说不得多华丽,但听起来着实很酣畅淋漓,已经是什么音乐都能应付的程度了,并且,它还不会犯错~

是的——不犯错,可能才是HIFIMAN AUDIVINA这副耳机的调音主旨,简单概括的话,它在声音上除了尽可能做了一个封闭式耳机里最为开阔的大声场并且极力消除了内反射山洞音以外,它更多是在注意约束:约束低频不要失调中频不要带多少情绪高频不要太出挑,反正本身素质就很棒棒了,争取在衔接很顺畅的前提下还尽可能去中正审慎,去做一个能应付尽可能多音乐类型的考官,无论什么乐器什么玩法,在我这里都能从容不迫足量回放,此外再给些口感十分舒适的松软弹性,以及全频段涌动的优异空气感——这差不多就是HIFIMAN AUDIVINA的性格轮廓了。

不得不说,做得很到位:框架工整音色正派,素质强悍内容精彩。展会上经常看见不同前端厂摆这副耳机做参考级设备(而且它封闭啊,在展会那个环境更为适用),又因为那些弹性和空气感而听着不会压抑,对前端要求也不高,小国砖能搞,大台式有潜力,综合实力放到现在也颇为能打。

更要命的是,这款已经上市两年的HIFIMAN AUDIVINA很快要搞一个6999元的活动价,部分地区甚至能享受15%的国补优惠,优惠完了直接5949元到手……这价格,要不,您也考虑给自己武器库里,添一副大木碗得了?

0 阅读:0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