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二十岁的我,听着借来的威士顿UM2,觉得哎呀你看人家美国人做得耳塞,做工糙是糙了点儿,但那些歌德头戴野马跑车之类的东西也都糙啊,老美就是这个糙劲儿人家这是风格……最主要是这品牌做得有学问有想法,先弄个成功的构型,佩戴十分舒适,然后声音有坚持有特点,舞台录音和民用两边都吃,啥时候中国能有这样的品牌啊?
当时那么想很正常,毕竟我们如今熟知的这些国产耳机品牌,彼时除了漫步者达音科等寥寥数家以外都还没冒头,那会儿最火的国产耳机品牌是OVC,也就是在电子城跟森海低端对掐一下,当时你要说国产耳机能混进专业渠道出现在舞台和录音棚,没人会信的~
然后2025年的现在,我摸着手上这副宁梵NA20,忽然反应过来我当年设想的那件事,早就成真了:你看这宁梵到今天也足足创立十一年了,人家现在不就是混到民用专业两头吃,国内国外从舞台录音棚到音乐爱好者里都有一定口碑了么?虽然盘子不是很大架势还称不上霸气,但你就说这幅图景,人家是不是给做成了吧?
同样的,也是先做个成功的构型,前阵子的NM20,佩戴舒适设计牢固做工精致(精致牢固这两件事就不跟老美比了,国内现在的生产设备生产条件包括工艺水平技术能力这些,都领先美国大妈不知道几代了,比这个纯属欺负人),素质优秀声音也具备鲜明的品牌特征,目前不光国内卖得还不错,国外似乎也在逐渐打开局面。只不过NM20会比较针对专业线,宁梵的老羊觉得,发烧友这边还是要顾的,民用消费市场还是很重要的,一如当初NA2和NM2的关系,这里再从NM20衍生出一款NA20,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这篇的主角宁梵NA20,它是去年品牌名称正式由“NFAudio”升级为“NFACOUS”,slogan也从“The In Ear Artist入耳艺术家”变成了“Free Lister & Create自由聆听与创作”之后的又一款宁梵新品。耳机腔体力学结构全面优化,大幅度降低暴力使用导致的面盖脱落几率,耐用度会明显比市面上的入耳式耳机普遍强一截子,舒适度也显著高于大多数入耳,腔体不大塞着不闷长期聆听不适感也很低;包括内里采用的MC2L-100系列单元、镀铍振膜全新电路,以及杂波陷阱声学优化,包括弹道尼龙硬质收纳包,甚至这明显比别家耳机线长上一截的6N无氧铜线材(据我观察,很多人特别喜欢宁梵这个线长,不管是演出还是电脑用,都会比别家线材明显更从容,而且NA20这线居然比NM20还更长了几厘米),以上这些都是从NM20继承而来。
相对来说,主要的区别就只是两处,一处是配色方面NA20虽也是透明磨砂+金属+新LOGO的配方,色调却变成了琥珀色,官方说法是“美拉德色系”……EMMM,就最近这个美欧关系咱也不知道美国要怎么拉四德子,互相往脸上扒拉土的劲头倒是蛮足……
第二处当然就是声音了,简单来说,宁梵NA20,就是一款“更强调氛围感和顺滑感,相对于NM20来说更适宜音乐欣赏”的宁梵NA20,你甚至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款同样的车子,通过底盘和发动机的差异化调校,先做了个赛道版,再推出个民用舒适版,这么个调调。
只是先前也说了,宁梵的声音,一直是很具备品牌特征的,玩笑点的说法是这牌子的东西一听就是小四党出品,认真来说则是:由于主理人老羊在做耳机之前他就不是个什么单纯的发烧友,他还当过乐手、音乐创作者、舞台调音师,对这些视角有自己的理解和执着。再叠加个人喜好,故而宁梵的产品对于瞬态这个指标,一直就很执着,对于拨片轻轻碰了一下弦耳机里却没反应(或者这个反应轻易被掩蔽掉)这种情况完全不能容忍,所以他们家的产品,一直以来声音都是偏犀利,乃至一些人会觉得偏向刺激的。
并且,瞬态好这件事,大多数时候跟“温醇厚”会互为反义词,后者往往能带来更符合大公约数消费者偏好的中低频氛围,代价就是瞬态一般会被削减,哪怕你单元底子是瞬态响应很敏锐的那种一定程度上的削减也属必然;同理一味强调瞬态这个听感对许多消费者又会过于硬核刺激不耐听,这里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尺度,还挺不容易的。
好在,一方面宁梵做了这么多年,老羊不光对于市场和产品的经验积累与火候把控已经十分熟稔,还颇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NM20上我就发觉这次他们用的新一代的MC2L-100P单元,中低频先天的厚度和韧度就很不错,比宁梵之前的单元在这方面突破明显,然后这次给NA20装配的单元具体编号是MC2L-100M,又做了针对性的微调,两相结合,底气这下子就足得多了。
那么,咱们来具体掰扯掰扯宁梵NA20的声音表现吧:
首先低频方面,这个低频的厚度相对于NM20,很明显是加了厚润感的——不是说单纯的激进加大低频量感去轰隆隆,而是做厚的同时残响做多一点弹一点,听起来润一些,色调也会稍微更暖一点,这样的优势是不会把原先的三频分布破坏导致比例失调,实打实的加强了低频氛围感,听起来更欢脱更奔放,同时低频的层次感&瞬态损失较小,鼓和贝斯分得挺明白大提琴和管乐择得挺干净,不会说光顾着热闹大家混在一起得了,动态控制都还搂得住,素质依然可谓优秀。
但同时,这也使得它不会是那种典型流行调音的、纯粹走氛围路线的、抑或是老派调音的走位,它的流行化改造依旧是基于品牌声音坚持和声音理解的一种适应性微调,一如性能车的舒适模式再舒适也没可能有商务面包第二排的飞机头等舱座椅舒适,所以你千万不能在心里预期它是个纯流行味儿,它底子上,还是个宁梵。
然后中频稍稍加厚残响稍稍给多,以及在低频氛围影响下使得它听起来更顺滑以外,动得真心不多,绝对不是说一下子把中频加到凸起的那种搞法,听流行最大的差异是人声不再大白嗓味儿,多了分婉约和柔和。整体来说还是能感受得到它对于分离度和瞬态的强调,感受得到它声场里乐器定位相当分明,密度相当瓷实,比之大多数流行设定的耳塞,它的中频是相对明确的,是很注重能收能放的,是不那么情绪流的。
高频包括中高频亮度压得挺坚决,本身这颗单元高频性能就犀利,不这么压一下的话,你像NM20搭配底子比较冷素的前端去听泛流行,的确还是会刺激;现在这么压一下子,高频的信息交待和动态刻画损失不多,极高频丢得多一些不过也还是比很多流行塞更为犀利明亮顺畅。私以为觉得这个压制是足够合理的,它使得女声齿音得到了较好的削减,孙燕姿梁静茹的声音不再穿脑刺颅——其实NA20做得很简单也很克制,就是把NM20的三频整体位置都往下挪一截,是个平移的动作,互相之间的衔接和结构都没有乱动,然后大家都知道高频那玩意儿动辄20k30k的,这么做实际上能量的数字频宽是收窄了,这么一挪一收窄,多出来的这些很匀溜的分给中低频的厚度。整个耳机的瞬态和透明度因此是降低了一些,同时丰厚感更为大众口味,同时也是更符合我的口味——我还是觉得中低频的底子打厚一些,听起来主观上舒适感更足,更为耐听不累。
而若换成老羊的内心想法,估摸着就是“NM20很炸,很核!动圈里几百块做出这么核的声音我TM可太能耐了!但是太核了有些人的确不喜欢,没关系我本就计划再做个NA20,虽然没那么核那么炸,但那也不能一点都不核一点都不炸,它起码该是流行塞里最核最炸的!欧耶!”
就……大概是这么个调性了……当然上一段我瞎猜的咳咳,猜错了不负责哈~
换个角度说呢,NA20这个声音,因为素质还是够强,所以你拿来不光是听流行民谣,其实金属摇滚小编制这些也都可以听,它依然有着很强的适应面,以及由于声音还是具备一定的舞台氛围,故而如果你拿来听点儿什么万青、梅卡德尔、九宝萨满郁乐队这些,你会觉得它很有现场味儿——某种介于乐手听到的味道和观众听到的味道之间的LiveHouse味儿,它提供的视角会很独特,这是宁梵NA20很有趣的一点。
总结来说,宁梵NA20是一款设计成熟佩戴舒适质量皮实,然后声音底子很棒素质很优,同时声音特征不那么典型流行也不那么典型监听,它不适合纯粹要求氛围或者纯粹要求素质展开的人群,你要后者你去买NM20,要前者你最好看看别家得了。然而在表面的两头都不够极致之余,它所能做得融合又相当极致,这是一个尽可能去融合了舞台味儿+流行味儿又奇奇怪怪得出个LiveHouse视角的塞子,这个选位就很独特,或者用不那么玄乎的说法来讲,这才是正儿八经能胜任监听流行二合一的耳塞。对于听音观比较新、涉猎曲风比较庞杂、又不求去做乐手去拿来干活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它的吸引力,恐怕会是独一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