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愚蠢呢?轻信敌人,寄希望于糊涂人,还充满幻想(上)

王老讲鬼谷 2024-08-24 16:30:57
李斯犯下的六大错误,将自己送上了人生的死路 第一大错:不该表达不满,却表达不满赵高忽悠秦二世:天子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拱手深居宫禁之中。结果,秦二世还真信了,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居住在深宫之中,只有赵高侍奉在左右。从此,赵高独掌大权,一切事情由他决定。 这就是利用秦二世对帝王权术的无知,进行蒙蔽、欺骗,然后窃取大权,赵高做的相当成功。而李斯对此不满,还有非议。 就算李斯对赵高不满,真的需要公开表达吗?你公开表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想要以舆论为力量吗,想要依靠公开表达压制赵高吗?这又怎么可能实现呢? 李斯任丞相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认清一个现实吗?权力压制必然来自于皇帝,想要压制赵高,只能由秦二世完成。但是秦二世已经完全掌控在了赵高手中,所以压制赵高已经不可能了。而自己表达不满又有什么意义呢?能够让赵高醒悟吗?能够让秦二世醒悟吗?都不可能,因为握住权力的人是赵高,他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力。因为充分信任赵高的人是秦二世,他不会怀疑赵高。 所以,李斯公开表达不满就是谋略失误。 很多事情明明可以不说,却非要公开表达出来,这不就是谋事不密吗? 《易经·系辞》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第二大错:轻信敌人赵高听说李斯不满,便去会见丞相李斯说:“关东地区的盗贼纷纷起来闹事,现在皇上却加紧增征夫役去修建阿房宫,并搜集狗马一类无用的玩物。我想进行规劝,但因地位卑贱不敢言。这可实在是您的事情啊,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 李斯道:“本来是该如此啊,我早就想说了。但如今皇上不坐朝接见大臣听取奏报,经常住在深宫中,我所要说的话,不能传达进去,而想要觐见,又没有机会。” 赵高说:“倘若您真的要进行规劝,就请让我在皇上得空的时候通知您。” 于是赵高等到二世正在欢宴享乐、美女站满面前时,派人通告李斯:“皇上正有空闲,可以进宫奏报事情。”李斯即到宫门求见。如此接连三次。 二世大怒道:“我常常有空闲的日子,丞相不来。我正在闲居休息,丞相就来请示奏报!丞相这岂不是轻视我年幼看不起我吗?” 三大反常 第一,李斯公开表达了对赵高的不满,而赵高不仅没有任何情绪,却来请求李斯劝谏秦二世,劝谏前二世修建阿房宫的问题,搜集狗马玩物的问题。这明明是让李斯往枪口上撞。 第二,赵高说自己地位卑贱,不敢劝谏,那明明是错误的,因为他是秦二世的老师,而且现在独掌大权怎么可能卑贱呢,怎么可能没有机会劝呢? 第三,答应为李斯劝谏创造机会,这就更不可能了。赵高好不容易欺骗二世,让他深居宫中,自己握住了宫廷大权,又怎么可能把接近秦二世的机会给李斯呢?万一出现意外,李斯劝谏让秦二世清醒过来,赵高岂不是功亏一篑了吗? 这三大反常表明,李斯不可能有真正劝谏的机会,赵高也绝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既然不是机会,那就陷阱。先诱导,再犯错,诱导的背后、犯错的终点一定是陷阱。 第三大错:不能识别并定义敌人李斯参与了这么多年的权谋斗争,却不能识别、感知赵高的阴谋,究竟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定义敌人。 李斯的晚年已经糊涂了,他根本就没有把赵高定义成敌人。而赵高极其清醒,凡是妨碍自己的人一律都是自己的敌人,凡是敌人都应该消灭。 因此,赵高走上了一条消灭敌人的不归路,整个秦国内部,凡是反对他的,都是敌人。是敌人就应该消灭,从宗室到朝臣,均在消灭之列。敌人不是越杀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因为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恐惧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可能是赵高的敌人,到最后就必须消灭秦国。 因此,赵高可以说是秦国的掘墓人,所有阻止赵高掘墓的人都该死。事实上赵高真的是这么做的,直到连二世一起消灭。因为秦二世有可能消灭赵高,在那一刻,他也是赵高的敌人,当然也需要被消灭掉。 此时,赵高极为清醒,自己已经独揽大权,凡是权力竞争者、凡是意图接近二世者、凡是想要揭露自己专权者、凡是阻碍自己行使权力者,都应该是敌人。李斯是最重要的权力竞争者,因此李斯必定是敌人。 在定义敌人上,赵高极度清醒,李斯却浑然无知。李斯没有把赵高定义为敌人,在斗争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不知道赵高是自己的敌人,轻信了赵高的言论,以为真的可以劝谏秦二世,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李斯必定掉入赵高布置好的陷阱之中。 阶段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早就过了沙丘之谋的阶段,秦二世登基两年了。赵高和李斯也根本不是盟友,他们在争夺权力,李斯根本没有看透赵高独揽大权的危害,更没有看透他们早就是死对头了。 前方的陷阱已经就位 在秦二世正在享乐、情绪高涨之时,赵高诱导李斯前去劝谏,显然就是挖坑。但是这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李斯根本无法验证现在秦二世是什么状态。秦二世的欢乐被李斯求见打断了,当然很不爽。 如果发生一次,李斯可能发现不了异常,但是竟然能被连续骗三次,李斯仍然不能发觉异常,仍然不能感知其中的异常,不能理解赵高是在故意陷害自己,那么李斯就应该死于赵高之手,因为他的斗争水平实在是太弱了,根本没有见微知著的能力,根本没有斗争该有的意识水平,对危险没有任何的敏感性。 面对李斯劝谏的多次打扰,秦二世非常生气。这一切都在赵高的计算之内,这正是赵高需要的情绪。 当秦二世开始怨恨李斯之时,就是赵高中伤、陷害、栽赃、嫁祸李斯最佳时刻。 第四大错:太糊涂,就是分不清亲疏远近李斯最大的糊涂之处在于:分不清关系的亲密程度。赵高与秦二世的亲密程度远远高于李斯与秦二世之间的关系。 从关系亲疏程度也可以判断出谁的权力更大,谁的权力更小。 由亲疏关系可以判断,赵高掌握大权,独掌与二世的流通渠道,可谓大权在手,怎么可能与人分享权力呢?赵高不断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才是理所应当的事。 而且赵高是二世的老师,更是拥立二世的功臣,在心理上,二世更依赖赵高,因为只有赵高随时随地维护秦二世的权力安全,一直在为二世清理内部的敌人,哪怕是借刀杀人,公报私仇,至少二世感觉到了消灭敌人之后的安全。 从信任程度来说,秦二世无比信任赵高,李斯根本不可能与赵高相提并论。 但是李斯却没有看透这一切,这就说明李斯明智、清醒程度不够,既没有自知,又不能知人。李斯晚年贪图权位,惑于私心,已经相当糊涂了。斗争意识、权谋水平极速下降。 秦二世和李斯都不知道自己被赵高玩弄于鼓掌之间,因为双方都被蒙蔽了,而且都存在着无法确认的信息不对称。 秦二世没有秦始皇驾驭群臣的权术水平,没有怀疑任何人的疑心病,更没有“信人则制于人”的觉悟,而是百分之百地信任赵高,结果当然是受制于赵高。 李斯如果不能够根据各种情形互相验证,然后反推出来事态的大致全貌,那就是糊涂至极。
0 阅读:2

王老讲鬼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