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人性(六):归因谬误,刘邦项羽到底有没有读过书呢?

王老讲鬼谷 2024-08-16 17:32:56
九、归因谬误焚书坑 章碣〔唐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一首诗歌,可能误导你我1000多年了 唐朝人写的这首诗,自有它的道理,历史上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坚信的道理。但是如果你真的相信了这首诗,那你多半会被作者误导,掉到沟里。 历史上,不读书的草莽英雄都以刘、项为偶像。每当有民间崛起了英雄人物,似乎再一次证明了不读书具有极大的价值。但是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天赋。 刘邦和项羽都是极有天赋的人,在他们成功的过程中,天赋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而读书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在认知上,把读书理解为成就事业的充分条件,本身就是错误的。有的人读书,事业成功了,有的人没有读书,事业失败了。有的人读书,事业失败了,有的人没有读书,事业成功了。 有多少中小企业的老板,在外边花了大钱,学习了优秀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方法,然后用他们学到的最先进的理念,成功地把公司干倒闭了。 因此,读书学习与成功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只能说通过学习培养能力,是迈向成功最为便捷的一条道路,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条道路。就算是读书学成了,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条件。 个人成功模型共有5个因素:时代趋势,平台资源,个人能力,具体机遇,一点运气。只有五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成功,因此成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机遇不对,运气太差 《列子·说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鲁国的施家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儒学,一个爱好兵法。爱好儒学的用儒术去齐侯那里谋求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担任公子们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到了楚国,用兵法向楚王求职,楚王十分赏识他,让他担任了军队的长官。他们的俸禄使全家富足,他们的爵位让亲戚们感到荣耀。 施家的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学的和施家儿子相同,却陷在贫穷的窘境。他们羡慕施家的富有,便去施家请教谋求功名利禄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孟家父子。 孟家的一个儿子便到秦国去,用儒学向秦王求取任用。秦王说:“如今各国诸侯以武力来争夺天下,当务之急是预备兵马粮草。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国,必定是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于是将他处以宫刑后驱逐出境。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兵法去游说卫侯。卫侯说:“我们是一个弱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勉强生存。强大的国家我们得侍奉,弱小的国家我们得安抚,这才是谋求安定的方法。若是倚仗军事策略,那么亡国便指日可待了。要是让你全身而退,到了其他国家,一定会对我国造成严重的祸害。”于是将他处以刖刑后放回鲁国。 回家后,孟家父子捶胸顿足地跑去指责施家。施家父子说:“凡是顺应时机的就昌盛,违逆时势的就败亡。你们所学的和我们一样,功效却和我们不同,这是违逆时势的缘故,并非你们的做法有什么错误。况且天底下没有永远正确的道理,也没有永远错误的事情。先前采纳的,现在或许被废弃了;现在废弃的,将来或许还会被采纳。用或者不用,并没有一定的是非对错。迎合时机,抓住机遇,应对事变,不拘成法,才是智慧的表现。如果智慧不足,就算你像孔子那么博学多才,像姜太公那么善用兵法,到哪儿去会不穷困潦倒呢?” 孟家父子就此释然,脸上不再有怨恨恼怒的神色,并说:“我们懂了。您不用再说了!” 【启示】 机遇极为重要,而智慧和眼光更为重要,因为个人能力需要与平台匹配,需要符合君王的喜好。孟家的两个儿子连复制粘贴都不会,既然学的都一样,那为什么不复制施家两个儿子的道路呢?施家的两个儿子已经证明,他们走的道路现在是正确的,那就跟着走不就可以了吗?这是最不费脑子的办法,一个去齐国,一个去楚国。 齐国使用儒术,齐王喜好儒术,那么大臣必然要与君王保持同样的喜好,齐王和齐国大臣都是机会。也可以请施家的儿子帮自己推荐,去做某一位大臣的门客,是相当容易的事情。楚国也是同理。 既然孟家的两个儿子也有学问,难道你们在出去求职之前,就不知道分析一下具体情况吗?如果这都做不到,学问岂不是白学了吗?秦国是什么具体情况,卫国是什么具体情况,与自己的能力究竟是不是匹配呢?能不能符合君王之心,都不做调查研究吗?“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有真本事卖错了地方,就算是金子,也是废铜烂铁。 盲目本身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充分说明孟家的两个儿子在能力上比施家的两个儿子差很多。 战国是乱世,给了每个人展示才华的舞台;孟家的儿子也找到了国君,有平台资源可以利用;孟家的两个儿子是有一定能力的,但获得不了与君王接触的机会;但是他们在考虑自己与平台资源匹配的时候,出了巨大的问题,因为在具体时机上,平台不需要他们的能力,君王不喜欢这种能力,那就意味着机遇是错误的,选择的平台与君王是错误的;并且他们的运气都不好,碰上的君王没有包容之心,对前来的人才是以刑罚,这就会断绝后续人才求职的想法。 当然,经过孟家两个儿子的试探,后来的人才想要在秦、卫求职,当然不能再采用孟家儿子的做法,不能使用与他们相同的学问,必定会调整策略,迎合君心。从这个角度讲,他二人的牺牲多少还是有点价值的。 刘邦读过书吗?刘邦、项羽到底读没读过书?这是不是历史悬案呢?当然不是,因为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先破解案情。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中记载: 卢绾和刘邦是邻居。他们二人同一天出生,等他们长大以后,一起读书,也成为了好朋友。 这里明确记载了,刘邦是读过书的。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意思是,到了壮年,试用担任官吏,任泗水亭的亭长。 刘邦任亭长,是秦朝的基层官吏。秦代以吏为师,学习各种知识。如果刘邦不符合基础的任职条件,没有基础的法律知识与行政管理能力,不懂得各级机构之间的运作关系,根本不可能胜任官职。 首先,任用官职必须达到年龄,刘邦到了壮年,才有资格任职。 其次,学历和学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必定要受过训练掌握某一方面知识和本领。而秦律规定,所有的官吏必须精通法律。《商君书·定分》:如果官吏忘记了法律条文,是要以本条法律来惩治的。刘邦必然是有文化的,至少他要熟悉秦朝的法律。 再次,任用的方式为“试”,意思是从试用到正式任命,对新任官员要进行试用性任命,考察他的能力。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转为正式任命。 再次,亭长是武官,主管地方治安,抓差办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武艺技能,比如击剑等。斩白蛇的行为表明刘邦随身是佩戴剑的。 最后,亭长到底是多大的官?按照古代“十里一亭”的治理原则,在秦代,里是最基础的治理单位,一里是25户,十里就是250户,由此可知,刘邦的职权范围就是管理250户居民的治安。 【刘邦任职的这段内容参考了安作璋和张金光的著作,特此说明。】 项羽是怎么读书的呢?《资治通鉴·第七卷》 项羽少年时学习识字和写字,学不成即抛开了,去习练剑法击刺之术,又未学成。 项梁为此非常生气,项羽说:“识字写字,记名姓就行了!学剑也不过是只能抵挡一人,不值得去学。要学就学那可以抵抗万人的本事!” 项梁因此便教授项羽兵法,项羽喜不自胜,但是在略知兵法大意之后,又不肯学下去。 项羽身长八尺多,力能独自举鼎,才干、器度超过了一般人。 项羽是真真正正学习过的,只不过学的不透彻而已。学什么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唯独喜好兵法,但是也只知大义就不肯学下去了。那是不是意味着项羽的兵法不够厉害呢? 当然不是,在那个时代战场上很少有人能击败项羽。这说明项羽天赋异禀,在打仗这件事上极具天赋。尤其是彭城之战,项羽用3万击败了刘邦56万大军,堪称用兵如神。 是不是读书只看大义,不把细节研究精熟,就一定学习不好呢?就一定建立不了功劳呢?当然不是。诸葛亮读书也是观其大略,通大义而究细节,不也建立了大事业、成就了功劳,三分天下,影响上千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他们可能不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但是他们也绝对不可能是文盲。二人的事业成就,几乎都来自于天赋,而不来自于读书。 历史的大势,时代的召唤,个人的天赋,再加上风起云涌的反秦事业,共同作用,成就了刘项的千秋万代之名。 把刘邦项羽的事业归因于不读书,这就是经典的“归因谬误”,而归因谬误,误导人、害死人,可不偿命。 归因谬误的本质是主观主义错误。 第一,将因果关系简单化处理,世界上的事很少有一因一果,这是极其特殊的情况,往往是多因多果同时存在,简单化处理方便了认知,却极有可能排除了正确答案,形成错误认知。 第二,忽视了认知之外的原因,造成了认知的狭隘和认知的盲区,结果是认知的原因根本不是真实的原因,形成错误认知。 克服归因谬误的方法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就能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0 阅读:5

王老讲鬼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