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冲动应该是真的,冲动之后,机会来了,乘势夺权,又失败了

王老讲鬼谷 2024-08-20 16:53:36
识别线索和细节的能力赵国的将领李良平定了常山,回报赵王武臣。 赵王又派他去夺取太原。李良领兵抵达石邑时,秦军布防在井陉口,赵军无法继续前进。 秦将伪造二世的书信,用以招降李良。李良接到书信后没有相信,率军返回邯郸,请求增援兵力。 为什么李良不相信秦将伪造的二世书信呢?你可能觉得 这不是废话吗?伪造的书信,干嘛要相信呢?其实这是史书的事后视角,并不是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穿越到当时的情境下,李良是如何判断书信真假的呢? 其实《史记》中还有一些细节记载: 第一个疑点:没封口当时秦将送给李良的书信没有封口,这就是重大的疑点。秦二世国君,送出的书信不可能不加密封,不可能让人人都知道。 如果一封书信人人都可以看到,就会太过反常,很显然是离间计,目的是让李良被赵王武臣怀疑,怀疑李良立场不稳固,不忠诚。 秦将的意图暴露得如此明显,当然会被李良怀疑。 第二个疑点:人称错误,背后是逻辑错误而且书信的内容也有问题。秦将伪造信件内容如下: 良尝事我得显幸。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 翻译如下:李良曾经侍奉我得到了显贵和宠幸。李良如果能反叛赵国,为秦国效力,就赦免李良的罪过,让李良显贵。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称呼。二世是君主,他称呼李良有几种可能,可以参考同时代的刘邦称呼臣子,或者称公、卿,或者称君,也可以直呼其名。 但是,书信是比较特殊的文体,通常是一种对话的语境,应该使用第二人称,而不应该使用第三人称。换句话说,不可能从头至尾称呼李良的名字。 在信件的开头,可以称呼李良的名字,但是一旦进入信件正文,就必然使用第二人称,或尔,或汝之类的代词,而不是第三人称,直呼其名。因为第三人称表达的是客观视角。 这封信从始至终全部使用第三人称,一定是错的,这明显是第三人在写书信,是旁观者的叙事逻辑,而不是一封书信的对话逻辑。 第三个疑点:条件模糊如果想拉拢李良,书信开头必定是尊称,或称公卿,或称将军,或称君,来拉近二人的关系,然后劝降李良,给出条件。 秦二世是国君,他能立刻给出明确的条件,而不是模糊的。书信只说让李良显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承诺,这不是一把手的风格。如果条件不明确,其实是没诚意。 如果真的是秦二世的书信,他以前是怎么称呼李良的,李良一定是记得的。而且,秦二世明明可以开出比以前的条件更好的职位诱惑,这才算是一封标准的劝降信。 因为信中透露了消息,李良曾经侍奉过秦二世,那么李良对二世就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判断这究竟是不是二世写的信,以二世的性格,他会不会写劝降书信,李良是有基本判断的。 所以李良怀疑这封书信,不信这封书信,是极为正常的。 从书信未封到内容存疑,再到劝降条件与二世的性格,李良都可以明确知道书信有问题。由此来看,李良的判断、决断能力并不差。 《鬼谷子·捭阖》 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 赵王的姐姐会道歉吗?李良尚未到达邯郸,在途中,遇到了赵王的姐姐外出饮宴归来。李良望见,以为是赵王来了,连忙在道旁伏地拜谒。赵王的姐姐酩酊大醉,不知道他是将官,仅命随行骑兵向他致意。 李良向来尊贵,起身后,看着自己的随从官员,自觉羞惭极了。 李良受辱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可能性极小。 因为受辱是李良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在自己的随从官员面前栽了大面,丢了大人。被赵王的姐姐极其无礼地轻视了,李良在道旁施了大礼,而赵王姐姐用随行骑兵就把他打发了。 李良认为自己高贵,而赵王姐姐失礼给李良带来了羞辱,其实,赵王姐姐这时喝得大醉,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又怎么可能知道侮辱了对方呢? 就算赵王姐姐醒酒了,他可能也断片儿了,根本回忆不起这件事儿来。 我们假设,李良没有杀死赵王的姐姐,那么事后,就要看赵王姐姐的属下能不能把事情告诉她。 再假设,属下告诉了赵王姐姐,当天她失礼了,对待李良有侮辱的嫌疑,那么她会认为自己侮辱李良了吗?也许会,也许不会。 再假设,赵王的姐姐认为自己当时的行为失礼,那么她会不会道歉,来安抚理李良呢?也许会,也许不会。 假设的条件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赵王的姐姐道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从君臣礼仪的角度来讲,李良望见赵王姐姐归来,以为是赵王来了,那就说明赵王的姐姐使用的礼仪规格与赵王是相同的,不然,李良也不会发生如此严重地误判。 其实,这也表明赵王的姐姐日常作风比较骄横,日常行为不谨慎,礼仪不完美,更不会严格要求自己。 毕竟武臣也是刚刚自立为赵王,属于穷人乍富,心态和行为习惯难以改变。他的成功是借势而得,借的是朋友陈胜的光,而武臣自立为王,从臣子角度来讲,不忠诚;从朋友角度来讲,无信义。 武臣自立为王,还不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当他成为赵王之后,必须推行忠孝仁义。但是自立为王与忠孝仁义又是矛盾的,可惜还没等他想明白这些事儿,也没有人给他劝诫,他就已经被李良杀了。 从君臣道义来讲,武臣既是陈胜的朋友,又是陈胜的臣子,他攻下赵国土地之后,可以独立一方势力,但最不适合称王。 因为不用称王,他也可以占据赵地,而自立为王就是背叛,示范作用对于下属当然是负面影响,完全不符合顺守的战略。 冲动,有代价,或许也有机会随员中有一人说道:“天下反叛秦朝,有能耐的人先立为王。况且赵王的地位一向比您低,而今一个女流之辈就不肯为您下车还礼,故请追杀她!” 李良已得到过二世的书信,原本即想反叛赵国,只是还未最终作出决断。于是便借着一时的愤怒,遣人追上去杀掉了赵王的姐姐,并趁势率军袭击邯郸。 邯郸守兵毫无察觉,致使李良终于杀掉了赵王和左丞相邵骚。赵国人中有许多是张耳、陈馀的耳目,及时通报消息,二人因此得以独自脱逃。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李良的属下应该是看透了李良的心思,理解了李良的尴尬,知道他此时极其愤怒,所以就顺着他的情绪,劝他追杀赵王姐姐。 这时肯定是一时冲动,人在冲动之时,是不可能基于理性思考的,更不可能进行利害权衡,而是要凭借冲动的情绪,发泄一番。只有让情绪发泄出来,才能痛快,才能舒心。这正是李良的需要,要安抚自己的愤怒,要找回自己的面子。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 但是解完恨之后,究竟应该怎么办呢?李良可能也没有想,至少先解恨再说。其实这就是冲动的代价,李良的恨解了,但他没有选择了。如果忍耐下来可以继续,待在赵国,也可以投奔他方,选择的自由度更高一些。 杀了赵王的姐姐就相当于与赵王决裂了,要么继续杀下去,要么逃亡。 这里有一个隐藏的问题,是不是杀了赵王的姐姐,就一定要继续杀死赵王和左丞相邵骚呢?李良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这里还有一个诡异的记载,李良得到了秦二世的书信,原本想要反叛赵国,只是还未做出决断。而李良得到的是秦将伪造的二世书信,本来不相信,又怎么反叛了呢?不合逻辑。 比较合理的逻辑的解释应该是: 李良杀掉赵王姐姐是一时愤怒所致,但是冲动之下,追杀了赵王的姐姐。此时一个机会出现了,就是乘势攻入邯郸,杀掉了赵王和邵骚,而是还有了新的可能性。 因为当李良杀死了赵王、左丞相邵骚、张耳、陈馀之后,他就可以顺势掌控赵国,可以作权臣,拥立一位新赵王,也可以自立为赵王,这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动机,也更合理。 只不过张耳、陈馀逃走了,李良的计划没有完全成功,多了两个强大的对手。 李良的结局张耳、陈馀收集逃散的士卒,得到数万人,随即攻打李良。李良兵败而逃,归降了章邯。 消灭张耳、陈馀是李良掌权最重要的机会,只不过他失败了,成王败寇,他只能归降章邯。因为他没有选择,无法投奔他人,只能投降义军的敌人——秦朝。 冲动之下,以臣弑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义军之中,谁又敢接受他呢? 在义军体系内,李良几乎没有被接受的空间。他把路走绝了,让自己没有了选择权,只能选择投降章邯。之后,章邯被项羽击败,投降了项羽。而项羽又被刘邦击败,天下归于一统。 李良归降章邯之后,他就从历史中消失了。有多种可能: 第一,李良归降章邯之后,被秦朝杀了。秦朝有处死义军首领的纪录。 第二,李良归降章邯之后,看不到秦朝有任何希望,选择了主动归隐,消失在历史之中。 第三,李良追随章邯,而章邯被击败,章邯投降项羽,李良不可能回归义军,选择了归隐,或者被项羽所杀。
0 阅读:10

王老讲鬼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