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重要会议有代表谈到,要建议彻底整治劳务派遣乱象。德先生认为,这个提议实在是好!现在劳务派遣真的是乱七八糟,本来长期用工应该用正式的自己聘用人员,但是为了规避社保公积金,以及降低各种用工成本,最终都用成了劳务派遣。

本来劳动者应该得到的收入和福利,最终通过所谓的劳务派遣模式,有可能就被各方利益给瓜分了。在2024年《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劳务派遣工达6300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1.7%,那么占劳动者的比例估计要超过20%。其中派遣工平均工资仅为正式工的62%,社保缴纳率不足50%。情况好严重!
劳务派遣,在法律上说的清清楚楚,就是一个企业或者单位的临时用工,或者短期用工,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临时用一下。劳务派遣单位还必须要负责好劳动者的社保公积金缴纳事宜。《劳动合同法》第66条明确:"劳务派遣仅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但是在现实中,却是制造业流水线派遣工平均在职4.2年,这是2024人社部数据显示的,同样在高大上的金融等服务业领域,银行柜员、电信客服等核心岗位派遣比例达35%。这就造就了前不久的一则热榜新闻,从2023年开始,某银行重庆分行开始降薪,逼“员工”签字放弃在该中心的工龄,然后到分行重新签外包合同,每月降薪到3000元。
结果有中年男子遭降薪被辞在工位试图轻生,结果查明#他可不是交行的正式员工,他们在银行内部仅仅被称之为外包派遣员工。那么自然在劳动合同、用工保护、薪酬待遇方面,同银行的正式员工相差甚远。他是一名声称在银行工作7年多的员工,遭遇到此情况之后,拿着绳子到自己工位上方准备悬梁。
那么到底用工单位规避了多少成本呢?也有个成本数据对比表可以查看:
成本项
正式工
派遣工
五险一金
全额缴纳
按最低标准
解雇赔偿
N+1起算
0成本终止
福利支出
年终奖+补贴
无
短期用工变成了长期固定用工,最终劳务派遣劳动者收入又低,也没有完善的社保和医保的待遇。他们"像正式工一样干活,像临时工一样被对待"。因为同工作单位没有劳动用工协议,所以随时可以被辞退,可以被更换,没有一点点就业安全的保障。数据表明,投诉需证明与用工单位劳动关系,结果劳动仲裁率才仅仅有17%会成功。
劳务派遣乱象现在已经延伸到太多太多的地方。过去仅仅是一些企业,同其他单位有这种合作模式。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国企。包括现在很多小区的物业管理,将卫生和保洁也开始用劳务派遣模式了。他们连临时工的身份都没有,仅仅就是干活的外来人。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若放任企业继续玩弄"假派遣真剥削"的把戏,所谓"体面劳动"终将成为空谈。改革的时机就在此刻——要么彻底重构劳务派遣制度,要么干脆废除它。 一个连劳动者基本尊严都无法保障的经济奇迹,终究只是沙上筑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