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考新规:教育要纯粹的公平吗?高层次人才能延续吗?

匀枫商业 2025-03-27 13:44:56

长沙中考改革,确实有着不少政策亮点,例如优质高中生源均衡分配,取消私立高中的20%优先招录权,做好各种中考分流等等,值得被点赞!在一定程度上,现在教育的竞争态势在前移,已经从高考移到了中考。如何舒缓中考的压力,让孩子更好的健康的发展,同时照顾到了公平性,长沙做了新尝试。

不过围绕长沙中考新规,民众更关心的是另外一条,““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对于这一条真的是百感交集,过去曾经有人说过,寒门很难再出贵子,德先生还据理力争,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因为在我国,中考和高考一视同仁,只要努力向上,考分足够高,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家庭,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长沙中考这个政策,未来寒门贵子,自己的上一辈不属于“高层次人才”,那么即使再努力,也还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吗?切蛋糕切走一块,剩下的更少了,更多的普通学子要去争夺好的教育资源。照顾了小部分人,但是更伤害了大多数人,能算公平吗?

什么叫做高层次人才?这如何认定和如何评定呢?仔细看了文件,《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虽然讲述需要很多材料提供,但是如何评审?却语焉不详,仅仅是说由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会同有关部门联审。而且范围仅限于达到纳税标准的企业,和某几个研究院。

同样新规也忽视了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人才。在360行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狭窄的覆盖范围,真的公平吗?这些行业的优秀人才,可能家长也是高智商,也给长沙市创造着巨大的GDP和税收,但是就是因为不在政策范围内,孩子也没有得到优待,是不是也不公平?

同样长沙市的这个新规,对于社会总体进步也没有良好效果。智商高的家长一定有着智商高的孩子,需要特殊对待给予更多机会吗?其实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早已提出了“智商回归现象”证实,高智力水平的父母所生子女及其后代,其智商倾向于回归群体平均水平。否则血统论就真的成立了。

倾斜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提升特定群体的教育机会,但无法改变智商回归的长期趋势资源浪费。将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特定群体,可能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阻碍公平: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2000多年前孔夫子都坚持了“有教无类”,没想到在现在的长沙中考又有着捷径,而且这其中有可能未来充满了不透明,变成了教育资源寻租的一个自留地。宝贵的优质资源,先撇一块出来,而这些资源的配给,是没有用分数作为唯一的筛选指标,变成了不透明的所谓评比给予的指标。

让教育回归公平与理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这或许才是教育改革应有的方向。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未来的希望。当“捷径”成为“陷阱”,教育公平的路在何方?

0 阅读:104

匀枫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