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本纪:抱雪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一)

永卓学周易 2024-05-28 19:33:53

《尚书》中有《虞书》,明确记载夏朝之前有一个虞朝。

舜,就是虞朝末期的一位王,属于有虞氏,因此又称虞舜,是传说中黄帝的后裔。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那么,有虞氏的历史是什么?

《礼记》中的这一段记载给了我们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这段话记载了有虞氏的特殊葬俗,是用“瓦棺”埋葬死者,尤其是埋葬幼童。

这个葬俗,与考古中大量发现的瓮棺葬现象完全吻合。

一个族群的葬俗是轻易不会改变的,相同的葬俗表明了相同的信仰,从一个族群对死者的安葬方式,我们可以窥见它们生前的世界。

瓮棺葬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葬俗,我们不妨从考古材料出发,看一看有虞氏这个族群是什么时候出现瓮棺葬风俗的。

首先最著名的瓮棺葬出现在半坡文化。

这说明创建了半坡文化的人群必然是就有虞氏,是虞舜的先祖。

按照《史记》的记载,舜的世系是这样的: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按照这个说法,颛顼为黄帝之孙,和黄帝一样都是舜的先祖,与有虞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史记》中记载的从黄帝到舜只有九世,黄帝在位的时间充其量不到五千年,远远要晚于有虞氏瓮棺葬的起源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史记》中缺了很多世系。不过,那些文字记载缺少的部分,我们却可以从实物中得到更加丰富的信息。

从考古发现来看,虞朝的历史远远要比《史记》要悠久得多,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还是从瓮棺葬说起,这也是我们可以辨认出有虞氏的身份标志。

距今大约7000年的西安半坡,这里出现了目前所见最早的瓮棺葬。

半坡村的居民,应该便是有虞氏部落的先民。

半坡村复原图

有虞氏的瓦棺葬俗,很可能就是从西安半坡起源的。

同样在西安的姜寨遗址,我们也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的瓮棺葬遗址,这应该也是属于有虞氏的人群。

姜寨村遗址复原图

对比两个有虞氏聚落,我们可以得出看到这样的共同点。

第一,居住区类似,房子均位于环濠内,中有广场。

第二,均有瓮棺葬,与“有虞氏瓦棺”的葬俗相同。

第三,均有陶窑,体现出发达的制陶水平,符合《周礼》记载的“有虞氏上陶”的记载。

在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我们可以发现诸多与黄帝传说吻合之处。鉴于有虞氏禘祭黄帝,以黄帝为始祖,考古材料证明一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第一是文字。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的陶器上都出土了文字。是的,这些是确凿无疑的文字。

半坡遗址陶文

姜寨遗址陶文

《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造字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有虞氏既然禘祭黄帝,便是奉黄帝为祖,有文字当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二,《黄帝内经》中的《九宫八风篇》里,明确记载有洛书九宫图,其太一下九宫的图式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图案完全相同,实证当时已经形成以“太一”和黄帝为符号的天文传统。

第三,人面彩陶盆中的人面其实就是黄帝,也就是太一天帝,人面正中的“X”形符号就是表示五行的“五”字,也是五行学说中属于中央和黄帝的专属数字。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裸,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礼记月令》

姜寨遗址的“五”

半坡遗址的“五”

五行之“五”,黄帝之“五”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 2024-05-28 21:25

    帝舜·黄帝曾孙帝舜,娇极四子帝舜,后稷受天令前去治水前两年帝舜建设虔邑抗敌居点,由帝舜独儿丹朱建立虔朝!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