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本纪:抱雪斋新编中华古代文明史

永卓学周易 2024-05-30 19:31:29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对于黄帝的事迹已经很模糊了。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

但是不论虞朝还是夏朝,都是禘祭黄帝,并尊颛顼为始祖。

《礼记》就说: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按照《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有虞氏的虞舜则是颛顼的六世孙。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按照这样算下来,黄帝到虞舜只不过才八代,撑死了也就比舜早了300年而已,距今也只有四千多年的时间。

这也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不到五千年。

然而,考古发现会打肿很多人的脸。

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涌现,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历史,远远比司马迁时代丰富得多,对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认识,也要准确得多。

和夏后氏一样禘祭黄帝,尊颛顼为始祖的有虞氏,已经可以在考古发现中确认身份。

《周礼》记载:“有虞氏上陶”,《礼记》记载“有虞氏瓦棺”、“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这些文字记录,都明确无误地指示出:有虞氏是一个制陶技术高度发达,而且流行瓮棺葬(儿童为主)的族群。

虞舜毫无疑问是有虞氏的典型代表,《史记》记载: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所谓“陶河滨”,就是在陶丘烧窑造瓷器,这是有虞氏的老本行。

有虞氏擅长烧制陶器的传统一直持续到武王灭商周后。当时周武王要分封有虞氏舜帝的后人,发现虞遏父还在当陶正,于是就把他儿子妫满封在了陈国。

那么,有虞氏又是何时开始烧陶,又是何时开始流行“瓦棺葬无服之殇”的呢?

从考古所见的最早陶器来看,目前地球上最早的陶器出现在江西万年仙人洞,距今已有20000年。

人类最早陶器

地球上最早的瓮棺葬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距今八千年左右,随后几千年间持续不断,比较密集的分布地点是在长江、黄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就出现大量典型瓮棺葬。

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分布图

因此,即使是从瓦棺葬的出现来看,有虞氏的历史也远远不止五千年。

那么,被有虞氏禘祭的黄帝,怎么可能只有不到五千年?

事实上,黄帝,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黄帝,是有虞氏和夏后氏共同禘祭的天帝!

甲骨文里面反复出现的“帝”,也是黄帝!

我们说过,七千年前西安半坡瓮棺葬中的人面鱼纹盆,上面的人面实际上就是黄帝的神面纹!

请看这个人面嘴部正中的对顶三角形的“五”字,就是甲骨文中五行的“五”字!

半坡文化黄帝神面中的“五”字

姜寨遗址黄帝神面纹中的“五”字

黄帝,是传说中五帝的中央之帝,实际上是五行学说中以黄色居中,数字“五”为黄帝之数。

《礼记》就说: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裸,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

以“五”为标记的黄帝符号,是五行学说的鲜明标记,最早已经在距今一万年以上的上山文化彩陶中发现。

上山文化黄帝数字“五”

流行瓮棺葬的贾湖文化从上山文化而来,虽然上山文化遗址中暂时还没有发现瓮棺葬,但是发达的陶器制作水平和黄帝五行文化,都确凿无疑地证明这个文化与有虞氏密切相关。

同样流行瓮棺葬的城头山遗址中,同样出现了陶器,同样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黄帝数字——“五”!

城头山文化的黄帝数字“五”

在距今大约9000年前,与城头山同在澧阳平原上的彭头山已经出现了黄帝数字“五”,明显也是和上山文化一脉相承的黄帝五行文化。

彭头山文化黄帝数字“五”

黄帝数字“五”伴随瓮棺葬的存在,已经以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以黄帝和“五”为核心的五行文明最晚在一万年以前就已经成熟了,这是一个拥有文字,以瓮棺葬和制陶技术为特征的有虞氏人群,正是这个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之一。

建立了夏朝的夏后氏,同样也是这个五行文明的传播者,所以他们同样也禘祭黄帝。

黄帝的信仰在中华文明长达万年以上的历史里长盛不衰,并随着有虞氏的陶器和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催生了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文字和文化,这是后话了。

1 阅读:31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