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退回关中后,如果不死,还有没有争夺天下的机会?

艺述馆呀 2025-02-07 14:52:22

191年,在反董联军的压力下,董卓放弃洛阳,带着汉献帝退往长安。

那么,此时的董卓,还有没有机会杀回去,争夺天下呢?

实力最强

虽然放弃洛阳有点丢面子,但此时的董卓,仍然是天下最强的军阀,没有之一!

1、军力第一。

就军力而言,此时的董卓就是天下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的天下第一。

此前,董卓与关东联军硬刚,以一己之力独抗十八路诸侯,胜多败少。

只是在已经放弃洛阳的情况下,被孙坚在追击中有一些失利罢了。

在与关东联军交战中,最大的失利,也就是阳人之战。

当时,胡轸、吕布所率的5000步骑被孙坚所败;而且,此战胡轸也是在退却中被孙坚追击所败,并不是什么歼灭战,并没有损失太大。

所以,董卓尽管放弃洛阳,退至关中,但是,董卓的军力并没有大的损失,依然强盛!

董卓的军力优势有多大呢?

吕布,后来加入“军阀”序列后,又是战力最强的军阀之一。

张绣,成为军阀后,则是曹操三征不能胜,始终奈何不了的男人。

而吕布也好,张绣也罢,在当时的董卓军中,都不算是“王牌”,其实力远远弱于牛辅(下又李傕、郭汜)、徐荣等人。

所以,此时的董卓,依然拥有天下最强的军力,而且是遥遥领先的天下第一。

2、地势第一。

此时的董卓,直接控制着关中全境。

东汉时的关中,不是特别富庶,但是,关中,毕竟是关中!

关中,天下形胜之地,退可依靠“关中四塞”,立于不败之地;进,则沿河而下,顺势而为!

而且,虽然东汉的关中不如关东繁荣,但是,当时的关中,毕竟仍然拥有天下最好的灌溉系统,沃野千里,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资。

此外,董卓在陇右、并州等地依然拥有很强大的影响力。

比如,陇右的马腾、韩遂,就接受董卓的邀请,东来关中。(只是,马腾等人到达时,董卓已经被杀)

掌握着大秦帝国、西汉帝国起家的地方,董卓的地势自然是天下第一!

3、财力第一。

董卓在退出洛阳时,通过各种手段搜刮财富。

他不但掠夺了富户的财富,甚至还让吕布挖掘东汉帝王陵墓,挖珍宝无数。

退到关中后,董卓筑郿坞,其中储备了大量珍宝以及足够三十年的粮食储备!

董卓表示:凭此,我平定关东,则雄踞天下,如果失利,退保于此,也足以守到老!

当时,袁绍的军队有桑葚就吃桑葚,袁术军则吃一种叫蒲赢的蚌类,曹操军更是曾“杂以人肉脯”···他们与董卓的财富差距,就是乞丐与富翁的差距!

4、挟天子,政治上占据主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天子在董卓手上!

虽然袁绍、袁术那些家伙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说董卓劫持了天子,使朝廷威信有所下降。

但是,天子毕竟是天子,仍然是整个帝国唯一合法的话事人!

所以,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董卓皆全面领先,遥遥领先!

形势有利

而形势的变化则显示:董卓不但遥遥领先,还将继续遥遥领先,拉大自己的领先优势!

反董联军,原本就是借着讨董的机会,找到合法的借口,公开武装自己,以展开割据。

董卓在洛阳时,由于对关东地区有威慑,大家还克制一点,以联合起来对抗董卓的威胁。

董卓既退出关东,他们自然就自己干了起来,哪里还会考虑什么讨董呢!

即便是曾经积极讨董的孙坚、曹操,也认清形势,不再一心讨董,而是自己走向割据了。

如此,董卓的对面,已经实际上不复有一个什么反董联盟,而是一片各自为营的军阀了!

而同时,黄巾势力也趁机再次崛起;黑山军、白波军,甚至南匈奴也各拥武装,介入关东的争战,整个关东,乱成了一锅粥!

所以,一时间,没有任何军阀有能力威胁董卓,也没有任何一个军阀的实力足以与董卓抗衡。

董卓,实际上也俨然是战国时的强秦了,而此时他的对面,没有任何一个军阀具备六国的实力!

那么,如果他不被杀,董卓是不是可能卷土重来,夺取天下呢?

董卓的作为

董卓自191年四月达到长安,至192年四月被刺,总共一年。

如果董卓没有遇刺的话,这就是他在长安的第一年了。

这一年,董卓干了什么呢?

1、基本上没有对关东用兵。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牛辅曾派李傕、郭汜、张济率数万步骑讨伐朱儁,随后又掠夺关东陈留、颍川所属各县,除此之外,再没有对外用兵!

我们知道,这一年里,关东的形势变化十分迅速!

当初讨董的十八路诸侯,除二袁、曹操、孙坚外,其余差不多全部被淘汰了,也就是说,关东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二袁已经翻脸,什么联合讨董的基础已经被彻底破坏!

这一年中,曹操拿下了兖州,袁绍拿下了冀州,袁术与袁绍已经彻底翻脸。

这个时候,关东军阀,联合讨董的基石已经荡然无存,弱者自然被淘汰,强者也立足未稳,正是董卓大有可为之时。

然而,此时,拥有天下最强军力,最丰厚财力的董卓,却基本上没有对外发展!

汉末时期,“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一般只属于王朗、华歆这样儒生,大老粗董卓居然也耍起这一套,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精锐的凉州军驻扎在关中各地,防御已经不存在的“关东诸将”;精锐的并州军留在董卓身边,无所作为。

如果他们此时东出,恐怕就没有曹操、袁绍们什么事了。

郿坞藏着的大量金银,以及可支持30年的粮草!

粮草够用就好,你要留30年的干什么呢?难道不就是应该趁着这样的时机打仗用的吗?

由此来看,董卓虽然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但似乎仍然不适应兼并战争的节奏,并不是一个善于捕捉机会,积极行动,有雄才大略的家伙。

2、立威。

董卓来到长安时,就让御史中丞,当时天下第一名将皇甫嵩跪拜迎接,通过羞辱这位威名赫赫的名将来为自己立威。

到长安后,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舆车和服饰比拟天子。

同时,董卓以其弟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宗族内外布满朝廷。

耍耍威风就算了,董卓还要继续自己以杀人来立威的习惯。

他不但诛杀关中旧族,而且,就连众将,也言语稍有失,就当场杀戮!

在他去郿坞,公卿大臣来送行时,董卓居然将数百名诱降而来的数百名士卒杀戮,惊得公卿大臣们连筷子都拿不稳!

然而,所谓淫威,虽然暂时能让人不叽叽歪歪,但士人、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暗中寻机除之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像王允这样的人,虽然表面与董卓合作,但一直在寻找除掉董卓的机会。

3、破坏经济秩序。

董卓毁掉长期流通的五铢钱,加上长安、洛阳等地的桐制品,筑一种小钱。

这种小钱制作粗糙,百姓都不愿意使用,由此,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此以后,钱货不能行!

几年后,194年,兖州地区也出现了谷一斛至五十万的情况,人吃人。不过,人家兖州是因为吕布与曹操的连番大战以及大蝗灾所至。

董卓这里倒好,既没打仗也没灾荒,靠自己作作出一个这样的惨象来···

好端端的,民不聊生,关中地区连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都不能保障,又何谈开发呢?

如此,坐拥关中沃土,董卓终不能如秦王汉高一般,将其经营为强有力的根据地!

4、与部分将领关系恶化。

前面说了,众将言语稍有失,董卓就当场杀戮!

而对其亲信的吕布,董卓同样差点杀掉!

当时,吕布只是有小过错,就差点被董卓投掷的手戟所杀,幸好吕布敏捷躲避,并立刻改容谢罪,董卓才息怒。

于是,王允与吕布联合,设计刺杀了董卓!

其他将领呢?对董卓如何呢?

董卓遇刺时,身边只有太师府主簿王景和他的仆人为他而死。

董卓死后,董卓手下大将中,徐荣、胡轸等人纷纷投降朝廷,只有董卓的女婿牛辅和亲戚董越不降。

牛辅死后,李傕、郭汜也请求归顺朝廷,只是被王允拒绝才铤而走险反抗。

由此可见,董卓实际上也并没有得到众将的拼死效忠!

这样的人,何以得天下?

董卓死时,除前面说的太师府主簿王景和仆人外,在场吏士没有一个帮助董卓的,而且,大家还都高呼万岁!

董卓被刺的消息传出,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们更是在路上歌舞,把珍宝换成酒肉来庆祝!

士兵、百姓,对董卓都是这样的态度,董卓不被千刀万剐就是万幸了,哪里还有争夺天下的可能呢?

董卓死,人们在郿坞发现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私财如此之多,这样的人是能得天下的人吗?

以实力论,董卓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全部是遥遥领先的天下第一。

以形式论,退守关中后,反董卓联盟瓦解,形势对董卓格外有利。

只是,董卓并不是一个可能夺天下的人。

从对外作战的角度看,董卓虽有野心,虽然口口声声要平定关东“叛乱”,但却如后来的刘表、刘璋一般,也是自守其地,没有见机用兵的雄才大略。

从对内治理的角度看,一个同时失去官僚士大夫、百姓、士兵支持的人,虽然表面上拥有遥遥领先的强大实力,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董卓,有野心家的谋略和胆识,却没有夺天下的雄才大略。

作为野心家,他能敏锐地捕捉到机会,趁虚进入洛阳,执掌朝政。

作为争夺天下者,他既没有见机用兵的大略,也没有安定内部的雄才。

这样的人,只能是“乱天下者”,而不可能是“安天下者”!

0 阅读:6

艺述馆呀

简介:艺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