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多学习了一个词,商战。
2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开启2.0时代。大屏幕上,奇瑞尹同跃、吉利李书福、长城魏建军、比亚迪王传福等10余家中国主流车企的核心领导共同发声,宣布将在智驾层面开放合作,打造中国智驾新名片。
朱华荣表示,当下配置智驾功能的车型大多数集中在20万元以上的区间,10万-15万元市场仍是“技术洼地”。
当激光雷达加速下探、高阶智驾渗透率突破临界点,谁能在10万-20万元大众市场建立技术壁垒,谁将主导未来的行业话语权
然而时间刚刚过去一天,也就是2月10日,比亚迪有动作了。
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全球总部召开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王朝、海洋网21款车型升级高阶智驾。
覆盖面从7万元级别的海鸥到百万元级别的仰望……
前有大佬们集体发声铺垫,后有比亚迪开启高阶智驾第一炮,难道高阶智驾真的要全面普及下沉至中低端车型?
然而比亚迪刚刚宣布“全民智驾”,不同的声音就出现了。
2月1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文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还有更令人意外的一件事情,就是前一天还在为智驾共同发声的长城,竟然来了一个高管集体下场“开团”。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文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
哈弗与欧拉品牌负责人赵永坡的言语指向性更强,更具攻击性……
之后长城汽车的李瑞峰,吴会肖纷纷发文,表达对智能驾驶的看法。
此后,余承东又在朋友圈“补充”,“把成本做低,让最基础的智能驾驶辅助普及,值得表扬、可喜可贺的!而混淆高阶智能驾驶概念,把最基础入门级的智能驾驶辅助说成高阶智驾,是不合适的呵!”
智驾真如余承东所说,有高低之分吗?
答案是肯定的。
那什么是高阶智驾呢?
答案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高阶智驾的定义一直呈现一种动态调整的状态。
比如,之前车辆具备高速NOA功能就算高阶智驾。
但现在具备这一功能,显然已经算不得高阶智驾了。
那是不是车辆具备城市NOA功能才称得上是“高阶”呢?
也不好说,余承东之前不是说了有路就能开,他如果定义这是高阶智驾,相信很多车企的智驾是达不到这一标准的。
这就是目前的智驾,甚至很多车企之间对于智驾功能的命名都不同,这也就造成了消费者对于智驾、高阶智驾存在概念模糊、认知不够的现状。
各车企之间的智驾、高阶智驾确实存在差距,有的差距还很大。
比如,比亚迪发布的高阶智驾也存在三个不同的版本。
天神之眼 A,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主要应用到仰望品牌上;
天神之眼 B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主要应用腾势品牌和比亚迪品牌;
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主要应用比亚迪品牌。
作为消费者而言,要了解一点。
各个车企的高阶智驾是存在差异的,且定义上也有区别。
拥堵路段丝滑不?
农村道路能不能开?
自动泊车好不好使?
司机接管情况如何?
这些其实都需要消费者去真实体验,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
从以往智驾功能的释放情况来看,比亚迪确实是一个追赶者。作为已经在智驾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余承东来讲,说两句也无可厚非,毕竟华为的智驾可是第一个做到了“全国都能开”。
而比亚迪敢于提出“全民智驾”也是有自己的底气所在的。
智能驾驶的产业链已经不是前两年那般稚嫩,人才和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了,与此同时成本也在随着智驾产业链的成熟而迅速降低。
这时候,比亚迪的介入就很“适合”,它依靠自己庞大的销售基数可以再次摊薄智驾搭载带来的成本。王传福曾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今年要买车的朋友,首先要看的就是有没有智驾。”王传福称,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那时,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这就是明牌。
车企有智驾不一定能活,但没有一定会死。
比亚迪就是要将智驾这一“加分项”,实锤成为标配,无疑会给其他车企带来天大的压力。
这像极了几十年前的安全气囊。
197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安全气囊,直到14年后,克莱斯勒开始将旗下所有车款都装上安全气囊,并大作电视广告示范安全气囊的效用,才真正开启汽车界安全配备的竞争。
直到1995年,美国才提供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要求1995年起新车的标准配备需要有双气囊。
原本安全气囊也是配备给高档车型上面,随着技术发展以及成本降低,安全气囊渐渐成为了汽车的标配。
2025年,第一个掀桌子的依然是财大气粗的比亚迪。
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讲,是一件好事。
这代表着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已经具备推动和领导汽车行业的能力,中国车企们在智能创新方面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而对于我们普通的用户来讲,智驾也好,高阶智驾也罢。
需求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安全之上的,安全就是最高阶的智驾。
也就是谁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解放司机,谁就能赢得市场。
这观点我非常认可,要行动起来
我觉得好用的才是重点,其他无所谓
普通人也能体验科技的美好
开车就是要轻松,不必太较真
别让科技变成富人游戏,大家都需要
不用纠结,享受驾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