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转念功课”实践:我一直照顾父亲,可父亲却对弟弟偏心,怎么办?

幸福港 2023-09-25 15:40:16

问:

老师,你好!

我叫王珊(化名),今年62岁,已从企业退休12年。儿子在外地工作。

我办完退休仅半年,母亲便因脑梗去世,留下已近80岁的父亲孤单一人度日。母亲在世时,家务大都由母亲操心,父亲只需偶尔帮帮忙。母亲走后,看到父亲寂寞,吃得也随随便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和弟弟商量。弟弟说他很忙,没法照顾父亲。加上弟媳的母亲也罹患肝癌,需要照顾,作为姐姐的我也不好说什么。正好我家离父亲家不远,于是,我天天去父亲那儿,默默承担照顾父亲一日三餐,并帮助搞卫生、洗衣服,陪父亲求医、购物。而孝顺公婆的事都交给了丈夫。好在丈夫脾气好,也理解我。

父亲每月4000多元退休金,基本满足吃保健药、日常开支和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为了让父亲开心,每到传统节日或父亲生日,我都准备一大桌菜,邀请丈夫、弟弟全家都来陪伴父亲。平时他们基本不来,对父亲的一切也不闻不问。这样一过就是12年。父亲在我的悉心照顾下,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都不错。只是去年摔了一跤导致小腿骨折,加上新冠阳性之后,身体渐显衰弱。可无论父亲住院或在家养伤,除了我打电话通知弟弟接送医院外,其它都不曾帮忙。

如今,我自己也是年过花甲之人,自己体质也一年不如一年,照顾父亲感觉很吃力。特别让人生气的事,我偶尔外出,比如去儿子或一些亲戚家,我都不得不带上父亲。因为弟弟总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接管父亲。然而,父亲虽然对我也产生了依赖,却从来都认为我照顾他是天经地义的,且没有一句肯定,倒是常有挑剔、指责。而对儿子的不管不顾却是万般体谅。连住院时,我想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帮帮忙,父亲都阻拦。

前些日子,父亲考虑今后遗产的处理。实际上,母亲脑梗住医院重症监护室30多天,把原有积蓄花了个精光。将来的所谓遗产,也就是父母名下的两套房子。其中一套80多平米,一直都是弟弟一家占用。刚开始,作为他们的婚房,后来弟弟一家搬进了160多平米的电梯房,这套房子他们便用来出租,年收入10000元左右。现在住的这一套,90多平米,是30年前的老房子了,父亲也要将其赠给孙子。目前父亲手头仅有几万元存款,父亲说这点钱加上今后能领回来的几万元丧葬费,除去为他办后事必须的开支后,剩余部分由我和弟弟平分。

我感觉很委屈,觉得白照顾了父亲这许多年,半点不落好。虽然知道老一辈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可内心还是很不平衡。由此导致心情非常糟糕,夜晚失眠,不想再照顾父亲。可一想到他已风烛残年,过一年是一年,又于心不忍,也放心不下,内心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答:

我:王大姐,你好!感谢您的信任,也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有想法能讲出来,比憋在心里好。为你点赞!

你目前的不良情绪,主要是因为前些日子你父亲对财产的分配方案引起。不曾照顾父亲的弟弟,父亲却早就给予了他房产,甚至连正在住的这套,父亲也决定留给孙子。而你10多年来对他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他却认为理所应当。所以,你觉得委屈,很正常。

问题是,你一方面觉得自己委屈,导致心情糟糕,不想去照顾父亲,可又不忍心看到父亲孤单受苦。由此内心产生强烈冲突,导致心情焦躁,夜晚失眠。这种不良情绪,已经在伤害你自己。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后果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怎样解决呢?我们运用拜伦·凯蒂的“转念功课”一起来探讨吧。

首先请你填好“转念作业”单。

王珊的转念作业:

1、父亲让我感到生气、伤心、失望。因为父亲不爱我,只爱弟弟,不体谅我,只体谅弟弟。父亲重男轻女,偏心。他对没来照顾他的儿子很体谅,对天天照顾他的我很挑剔。他考虑他的财产处理时,两套房子都给了弟弟一家。

2、我要他多体谅我,多爱我。我希望他更改决定,既然一套房子给了我弟弟,另一套房子应该给我,而不是给孙子。

3、父亲不应该重男轻女,不应该对弟弟一家偏心。如果这样分配遗产,我不想再照顾他了。

4、父亲应该看见我对他的付出,应该感觉到我比弟弟更爱他,他也应该更多爱我一些。这样,我才会快乐。

5、此刻,他在我心中,是一个糊涂的、不分青红皂白的老人。

6、我不想再照顾他,不想面对他。

我:你的转念作业做得很好。现在我们运用拜伦·凯蒂的四个问句来质疑你所说的问题,看看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真相,好吗?

第一、你填的“转念作业”单写道,“父亲不爱你,只爱弟弟;不体谅你,只体谅你弟弟”。这是真的吗?

王:事实摆在那里嘛。

我:你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请你回想你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在你小的时候、在你无助的时候,在你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父亲是怎样对待你的呢?

王珊眼中有泪花显现。

我:你想到了什么?

王:我想到父亲曾为我做过许多。半月前,我感冒,父亲还为我泡姜茶。那天是父亲煮的粥,还送到我手上。

我:还有吗?

王:父亲也信任我,他的工资卡这几年一直都放在我手里。我儿子买房子的时候,他也支持过好几万。

我:在你的回忆中,有温暖、有感动、有信任、有帮助,是不是说明,其实父亲也是爱你、关心你的呢?

王:是。其实,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感觉到父亲爱我,否则,我也不会毫不犹豫去照顾他这十几年。

我:那“父亲不爱我,只爱弟弟;不体谅我,只体谅弟弟”,其实只是你此时内心的一个想法。真实的父亲,是一直爱你和体谅你的。对吗?而且,你也爱父亲,体谅父亲。你照顾父亲,是心甘情愿的,是对父亲爱你的反哺,也是对父亲感恩的一种表达。对吗?

王:是。

我:当你相信“父亲不爱我、不体谅我”这个想法时,内心感受如何?

王:委屈、伤心、难过、失望,感觉自己尽力做好了,却还是被父亲抛弃。

问:现在,你能放下“父亲不爱我、不体谅我”这个想法吗?

我:刚才,你已明白,父亲其实是爱你的。现在,请你试着放下内心那个“父亲不爱我、不体谅我”的想法,看看感受又如何呢?

答:舒服很多了。内心平静,并开始感到喜悦。

我:现在,我们再进行反向思考。请把“父亲不爱我、父亲不体谅我”这句话中的““父亲”改为“我”,把“我”改为“父亲”,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王:“我不爱父亲,我不体谅父亲”和“我不爱我,我不体谅我”。

我:想想看,这是不是也一样真实呢?爱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爱都不能叫爱,那只能叫“交换”。如果一个人说,他很爱自己的父亲,却因为没有得到父亲的财产而生气,责怪、抱怨父亲,那还叫爱吗?他对父亲的照顾,实际是为了得到,这是不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交换”,而不是真的爱父亲呢?

王:(惊愕、沉默)……

我:请回答,是或不是。

王:是。

我:导致你“心情非常糟糕,夜晚失眠”,到底是父亲,还是你自己的想法呢?

王:(短暂思考)是自己的想法。所以结果是:我不爱我,我不体谅我。

我:这就是真相。不是父亲不爱你,不体谅你,而是因为你自己不够爱父亲,不够体谅父亲,而且也不爱自己,不体谅自己,最终伤害了自己。对吗?

王:好像是这样。

我:那你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个理由,继续保留“父亲不爱我、父亲不体谅我”这个想法呢?

王:找不到理由。因为,我继续保留这个想法,实际上会伤害我自己。我不想这样!

我:那你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个理由,彻底放下“父亲不爱我、父亲不体谅我”这个想法呢?

王:可以。因为,我现在觉得父亲其实是爱我的,我也是爱父亲的。我照顾父亲也是心甘情愿的,不应该因此与父亲计较。

我:很好。

第二、从你填的“转念作业”单看出,你希望父亲不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财产分配中,对你和弟弟应该一视同仁。这是真的吗?

王:是,我真的是这么希望。现在法律都规定男女平等,女儿和儿子一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一样享有父母遗产的继承权。

我:你真的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

王:我真的有理由确定。

我:当你相信这个想法时,内心感受如何?

王:很失落,期待落空。

我:当你没有这个想法时,感受如何?

王:内心平静。

我:那你能不能找到任何一个可以让你放下这个想法的理由?

答:不能。

我:法律有没有规定,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的资产呢?你父亲有没有权力处理自己的资产呢?

王:(思考)可以的吧。

我:你父亲如果要求你按他的意愿处理你的资产,比如说,要求你将资产送给他或你弟弟或其他某个人,你会吗?

王:我不会。他没有权力这么做。

我:你父亲没有权力支配你的资产,你也不愿按父亲的意愿去支配你的资产,那你为何又要求父亲按你的意愿去支配他的资产呢?这是不是“双标”呢?他要怎么样处理他的资产,是他的事还是你的事呢?

答:(思考)是他的事。

我:对,父亲怎么处理他的资产,是他的事,无论给你还是给你弟弟,或者捐赠给其他任何人。他要怎么处理,一定有他的理由。比如,很多有传统观念的老人,认为自己的不动产一定要由儿子、孙子继承。有些老人,重点支持家庭条件相对困难一些的子女。还有些老人,想报答某个人,也可能采取赠送遗产的方式。你既然感觉到父亲是爱你的,你也爱父亲,你能理解、体谅你父亲的想法和做法吗?

答:(沉默、思考)慢慢能理解了。如你所说,父亲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可能认为自己的不动产一定要由儿子、孙子继承。可这不就是重男轻女、偏心吗?

我:你父亲的这种传统观念,或许已根深蒂固。只有他自己想转变才能转变。那是他的“功课”。现在,我们针对的是你和你的想法。在你父亲的观念里,你出嫁成为了别人家的人,你的儿子应该继承的是你儿子的爷爷、奶奶、以及你们夫妻的财产,而不是外祖父这边的财产。这和“重男轻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王:有点明白了。

我:请再转念想想:如果父亲只有你一个女儿,又没有任何财产,甚至还需要你拿钱给他开支,你是不是也要照顾他呢?

王:那是。如果父亲没有房子、没有钱,我也应该照顾他, 我也会照顾他,会给他钱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你有这个认知,很好。请问你现在有房子住吗?你的儿子现在有房子住吗?

王:有,都有。

我:你的侄子、即你弟弟的儿子呢?

王:侄子在上海工作,上海房价高,暂时还没买。

我:如果你有100万,两个孩子,一个在本地,经济条件过得去,有房住;另一个在外地,等钱购买房子成家。你会把钱交给在本地的孩子存起来,还是会把钱给在外地的孩子买房呢?

王:你这样一说,我真的明白了。这个时候,很可能我也会像我爸一样“偏心”的。(笑)

我:是啊,其实我们都是做父母的人。作为父母,我们爱每一个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过得幸福。可孩子的境况并不都相同,父母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偏心”一些。现在,你能找一个理由,完全放下“父亲重男轻女、对弟弟偏心”这个想法了吗?

王:可以了。父亲爱弟弟、也爱我,爱每一个后人。只是他看到侄子暂时困难,想多帮他一把。其实,我也爱弟弟,爱侄子。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谢谢老师,我现在想通了,心情平复了。

我:太好了。祝福你!

总结:这是我处理的一个个案。王珊在没有了解“真相”之前,心情糟糕,内心非常纠结。当运用拜伦·凯蒂的“四个问句”,与其所作的“转念作业”对质时,“真相”一下清清白白。很多时候,我们都沉浸在自己所编的“受害者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一旦明白“真相”,就能轻轻松松从“故事”中走出来,客观地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并进行换位思考。“糟糕的心情”当即治愈,真正的爱也就从沉睡中被唤醒。

注:本文系求助者一次面询的过程整理。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3-10-06 21:16

    不要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