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河南省开封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河南豫皓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弃资源再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批复公示,标志着该项目在环保合规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项目坐落于开封市杞县杞裴路路南静脉产业园区19号,专注于废弃资源的再利用领域,总投资额高达5000万元。项目计划利用开封市鑫之辉再生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现有的3号厂房、办公楼等设施及厂区闲置区域,新建一条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和一条电芯拆解生产线,旨在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实现废弃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
河南省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回收网络。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四个地市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已成功通过国家试点验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594个,这些网点依托整车和电池生产企业自建的服务站点以及销售维修网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在回收利用技术方面,河南省同样取得了重要突破。以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位于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北区,通过拆解、分容、重新配组等工序,将废旧锂电池适应于电动三轮车、二轮车等“低应用场景”,实现了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而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则形成了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分解、冶炼、加工、再生利用的绿色闭环产业链,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开封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紧抓国家新能源车购置税全免及河南省购车补贴政策窗口期,通过举办各类汽车展会等方式,支持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推动二手车流通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并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和循环消费。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通过拆解、破碎、分解、冶炼等环节,可以从退役的废旧锂电池中提炼出镍、钴、锰等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再次成为电池材料企业的原材料,对于缓解我国对这些稀有金属的进口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除了提取宝贵稀有金属外,对于剩余容量在80%及以下的“退役”动力电池,仍可通过拆解、分容、重新配组等工序,在“低应用场景”中实现梯次利用,进一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当前,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回收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省预计可产生再生资源约4290万吨,创造交易额约1286.9亿元,纳税额约167.3亿元。郑州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已初步形成了回收、加工、利用三级回收体系,且回收模式不断创新,预约上门回收、智能终端回收等多元回收场景蓬勃涌现,为河南省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