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书74次的“道”,究竟是什么?

周生南山 2024-03-29 15:40:33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中,道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父亲)称道家为道德家。道家对中华文明影响甚大,老子曾经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有学者甚至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干,是中国“哲学之父”,其地位如同“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和他学生柏拉图及亚里斯多德,他们的哲学思想影响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

重读《中国哲学史》感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群星荟萃,星光灿烂;时至今日,众多学派如天空中的流星或隐秘或消失,而以老庄为源头的道家文化却仍然传承并在一些方面(“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思维)深刻影响着我们。

在道家流派中,老子与庄子思想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崇尚自然,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抽象原则;相异处在于庄子对政治不感兴趣,主张“离形去智”为“坐忘”(忘记人的的存在,停用肢体,关闭耳目,止息思维,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通融为一)。而《老子》一书可以说是以政治思想为主体的,,关注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讲“无为而无不为”,主以清静无为、不折腾而治,成为人君南面术的治国之道。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老》学曾经盛行于汉初。因秦朝的暴政,社会凋敝,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和安定社会,因此与之相适宜的黄老之学,成为其政治哲学基础的应世之学。正如清代翰林洪稚存所说:“自汉兴,黄老之学盛行,文景因之以之致治”,成就了汉初的盛世。

在《老子》五千言一书中,共出现过74次老子的“道”,那么,在《老子》书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其主体又是什么?

老子对于道的描述,由于受人类早期认识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清楚地说明它的概念和内涵。《老子.14章》说,“道”这个东西,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用“无”、“无形”、“无物”、“无状”,把它叫作“惚恍”。《老子.21章》说,“道”恍惚有迹象、有实物、有精质,是可信验的东西。《老子.25章》又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前就存在,听不着它的声音,见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期存在而又永不休止,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

以“有”“无”为读,把“无”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来,这是人类认识前进和丰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老子哲学这种内在矛盾的情形,在先秦哲学史上并不少见,墨子、《周易》的思想都存在这种情况。

老子一书文简义丰,内涵幽深。纵观《老子》全书,老子文中的“道”是形而上的意义,是哲学的范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老子的道(形而上),宇宙的本源或本体,超越万物而存在;它与有形的器(形而下)相对,器物是其载体。与 “器” 的关系:即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道是一个实体和动体,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

具体到各章中,“道”在其中的涵义则各不相同。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1章》)

今译:如果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它就不是常道。也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在其它版本有的又作“恒”字。常道即恒道。第一个“道”字是人们口头、习惯上说的道,即人们所说的道理;第二个“道”字是人们讨论交流、言说;第三个“道”字是哲学名词,是实体和动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

今译: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道”是万物之源,能生天地万物;道的作用,它并非是有意志的,它自然如此,是“无为”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篇》)

今译: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道”的本性是”无为”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无为而无不为即是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42章》)

今译:道是独立无偶的,浑沌未分的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之气,阴阳两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道”是浑沌未分的原始状态,它是万物之源;道是运动的实体。

(本文为原创。参考《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老子注译及评介》;图片来自互联网。勿抄袭、洗水)

0 阅读:0

周生南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