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风云:人血白蛋白独占鳌头,齐鲁制药增速领跑

药融之 2025-04-19 11:54:42

在医药行业,药品市场的动态始终牵动着各方神经。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以及民众健康需求的变化,中国院内外药品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

本文基于摩熵咨询最新权威发布的《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部分精彩内容,围绕中国药品院内外治疗领域、品种及企业竞争格局,从销售额、短期增速及近五年复合增速等多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医药企业战略规划、投资者决策制定提供关键参考,助力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搏。

一、中国院内外药品市场总览

中国院内外药品市场相对稳定,17000亿-18000亿元区间震荡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近5年来,中国院内外药品市场总体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大致在17000亿元至18000亿元之间上下波动。在2019H2-2020H1至2022H2-2023H1期间,市场规模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不过在2023H2-2024H1,市场规模达到17846亿元,与2022H2-2023H1的18431亿元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二、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TOP 20治疗领域竞争格局

肿瘤免疫领跑千亿市场,皮肤病药11.31%增速登顶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结果,对中国药品院内外TOP20治疗领域在不同维度下的市场表现展开深入分析,洞察各领域的独特发展态势与市场地位。

2023H2-2024H1中国院内外销售额TOP20 ATC大类治疗领域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及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成为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治疗领域,销售额分别达到了2447.40亿元、2072.93亿元和1953.86亿元。如此庞大的销售数据,充分彰显了3类治疗领域在药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相关疾病领域对药物的巨大需求。

在2023H2-2024H1销售额增速方面,皮肤病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及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位列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增速前三甲,增速分别为11.31%、7.05%和4.97%。这3类治疗领域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进一步从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观察,皮肤病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11.08%的复合增速、感觉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10.89%的复合增速、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7.46%的复合增速,位列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这种长期稳定且高速的增长态势,不仅凸显了这3类治疗领域在市场中具备强大的活力与发展潜力,也为医药企业在研发方向的抉择、市场布局的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三、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TOP 20品种竞争格局

人血白蛋白371亿元位列榜首,替雷利珠单抗150%增速爆发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结果,对中国药品院内外TOP20品种在不同维度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度剖析,洞察各品种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与发展态势。

2023H2-2024H1中国院内外销售额TOP20品种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人血白蛋白、氯化钠注射液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众多药品中维持领先地位,成为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品种,销售额分别达到了371.65亿元、238.64亿元和133.43亿元。这些亮眼的数据充分显示出这3款药品在市场上的极高认可度和广泛应用程度,其庞大的销售规模也从侧面反映出它们在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

聚焦2023H2-2024H1的销售额增速方面,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表现突出,位列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增速前三甲,销售额增速分别为43.41%、36.66%和28.51%。这3款药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进一步从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角度观察,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由于目前仅有3年销售数据,此处5年增速按3年增速计算)、达格列净片表现亮眼,分别以150.15%、143.85%、78.38%的增速,位居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这样长期稳定且高速的增长态势,不仅凸显了这3款药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反映出它们所在的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市场竞争企业数这一维度来看,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甲磺酸奥希替尼片、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这几款药品为院内外独家在售品种,并且销售额均超过50亿元。这意味着在这5款药品的市场领域中,独家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完善的市场推广策略或者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较高的市场话语权和丰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体现了这5款药品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壁垒,使得其他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进入该市场参与竞争。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四、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TOP 20企业竞争格局

华润442亿元领跑,齐鲁制药12.33%复合增速登顶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结果,深入剖析中国药品院内外TOP20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市场表现,洞察各企业间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

2023H2-2024H1中国院内外销售额TOP20企业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华润医药、阿斯利康和辉瑞凭借其深厚的市场根基、完善的销售网络以及丰富的产品线,位列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销售额前三甲,销售额分别达到442.70亿元、396.89亿元和369.53亿元。如此庞大的销售数据,充分彰显了这3家企业在药品市场中的强大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其成功背后是长期的品牌建设、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精准的市场策略。

聚焦2023H2-2024H1的销售额增速,诺华、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在一众企业中表现突出,分别以8.89%、7.95%、2.75%的增速,跻身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增速的前三甲,展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活力。这3家企业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它们在市场拓展、产品创新或营销策略调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进一步观察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齐鲁制药、诺华、石药集团表现卓越,分别以12.33%、6.12%、4.38%的复合增速,位列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长期稳定的高速增长,不仅体现了这3家企业具备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还表明它们在研发创新、市场布局等方面有着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它们能够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销售额的稳步增长。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结语

中国药品院内外市场市场规模的波动、各治疗领域的差异化发展、药品品种的激烈竞争以及企业间的角逐,共同勾勒出市场的复杂面貌。肿瘤免疫、皮肤专科和慢病用药领域的崛起为行业带来新机遇,独家在售品种的优势凸显了创新的价值,而企业在销售额、增速和复合增速上的表现则反映出其战略布局的成效。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应把握市场趋势,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优化产品布局。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药品市场将在各方努力下持续优化,为民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END>

0 阅读:16

药融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