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今年可以说是高校毕业生“地狱难度”的一年。之前就有许多人表示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合同,但是单位因为疫情经营困难,最终选择解约。不仅工作丢了,还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好在今年国家宣布硕士扩招18.9万人,也算是给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学子们多了一些机会和选择。
就业关乎社会稳定,也是国家“六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前段时间教育部就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这个通知有两个亮点,一个是严查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另一个是“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方面增加了新指标,今后开网店(互联网营销工作者)、自媒体、打游戏(电子竞技工作者)都可以认为是就业了。
应该说,上面这些在现在的背景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算是一种就业了,但是放在今年调整标准……怎么说呢?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感觉时机有点不太好,“吃相”不是很理想。
1.就业率历来是高校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说读书上大学是为了知识、追求真理,那绝对是一个理想化的回答。如果说读书上大学是为了改变命运、跨越阶级,那似乎又是一个过于功利化的回答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认可,读书上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算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回答。
也正因为如此,高校是非常看重就业率这个数字的,哪怕学校本身名气和实力强如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校,如果就业率下滑面子上也不好看。更何况其他相互之间竞争就很激烈的学校,就业率绝对是吸引优质生源入学的最好手段。
在利益面前,高校在提高就业率指标上的动力就很足,哪怕是在数据上动点手脚也是非常正常的。想当年我本科毕业那一年,经济形势还算可以,而且又是当时比较热门的金融专业毕业的,所以我们专业的就业率对外宣称是98%,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届如果100个学生,只有2个人没有就业。这里的就业包括升学、出国、找到工作都算。
当然,当年我们专业还是有这个资本的对外这么说的,毕竟专业的几位带头教授在行业内还算有一些影响力。所以临到毕业的时候,考研没有成功又实在没有工作的,几位带头教授一般会给业内几个中小型的企业推荐一下,这些企业也乐于接收,毕竟学校牌子还算不错,同学们的素质也挺高。
不过事后来看,就算是我们专业有这种类似于“保底”的机制,数据也依然还是有点水分。因为据我个人了解,只考虑全心全意考研二战、没有任何工作意向的同学,把这部分同学算到未就业里头,就业率就应该低于98%了。
由此可推,我们这种比较好的一本学校尚且如此,二本、三本的其他学校在就业数据上动手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什么虚假就业、跟合作单位虚假分配学生、强迫学生签就业协议,甚至将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逼迫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一份就业证明,这类事情早就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
2.“放宽”就业标准,高校心里肯定乐开了花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之后的每一年都号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史上最难的一年”,到如今已经是史上最*12难的一年了,但这也拦不住高校追求90%就业率的热情。
所以这次把开网店、自媒体、打游戏纳入指标,犹如货币政策的又一次宽松,明明白白地给高校提高就业率“放水”。因为开网店、做自媒体、打电竞门槛非常非常低,甚至不需要毕业,在校大学生就可以做这方面的兼职。但是门槛低对应的结果就是,这些工作很难界定上下班时间,也很难维持稳定收入。
更何况现在注册网店也好、注册自媒体,只要手上有身份证和银行卡大概花个2个小时,加上后台审核1天左右的时间,就算完成了。以前往就业率里注水,还需要就业协议或者就业合同,现在连这些材料也免了,毕业生本人签字确认就能作为证明材料。
现在高校更不用担心就业率的问题了,毕竟原先强迫学生签就业协议,有的学生还要担心,还有顾虑,毕竟是一份合同,还是有法律效力的问题。现在好了,注册一个公众号,零成本、零风险,愿意自己写着玩就写着玩,不愿意不更新放着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用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来看,除非2020年就业率里单独披露自由职业就业率,及其与去年的同比数据(虽然难度很大),否则今年的就业率恐怕很难服众。
3.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其实高校就业率这个数据有没有用,大家早已经心知肚明。从宏观数据来看,就业这个指标有更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比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等等,专门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必要。
而对于一个学校口碑的衡量,早就不是一个就业率的问题,大多数人会选择去打听亲戚、朋友中已毕业学生的去向,来综合考虑这个学校的前途。而且社会上有相对权威的机构,去统计某些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并且做成数据排名来向全社会公布。与就业率相比,这两个数据显然更有说服力。
对于今年高校毕业生而言,确实是最难的一年,找到工作的自然应该非常高兴,成功考研自然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如果不幸两条路都成功的话,今年准备二战一年也未尝不可。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考研非北大光华不去,最后三战成功,现在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对于现在子女正在高考的家长,应该可以准备一下开始研究报志愿的问题了。那么了解一个高校及专业到底怎么样,最好的办法还是找找亲戚里上过这个大学的,亲自聊一聊,可能两三个小时,收获远远比网上找的资料更直接更客观。或者按照前面说的,查查去年高校毕业生薪酬排名,哪个学校毕业更有竞争力一目了然。
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该明白今年的形势有多不容易,珍惜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