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灵佑禅师开悟的故事:灰中有火,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青云塾点墨人 2025-02-13 04:12:53

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之曰:“无火。”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师由是发悟,礼谢陈其所解。

——《五灯会元》第九卷 沩山灵佑禅师

白话直译:

一天,沩山灵佑来到百丈怀海身边侍候着,百丈怀海没抬眼就问:“谁站在旁边啊?”

“是我,侍者灵佑!”,沩山灵佑应声答道。

百丈怀海指使沩山灵佑道:“你去看看炉子里还有没有火苗?”

沩山灵佑在炉子里拨弄了几下,然后回答:“没有。”

百丈怀海起身走过来,用火钳拨开厚厚的炉灰,竟然露出了一星火苗。他把火苗挑起来给沩山灵佑看,并说道:“这是什么?还说没有!”

沩山灵佑言下领悟,赶忙拜谢。

鉴赏评说:

如果沩山灵佑足够警醒,在百丈怀海问出第一句“是谁站在旁边?”时,他就能亲见自心了。

百丈怀海当然知道站在旁边的侍者就是沩山灵佑,可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呢?

“这个是谁呢?”是禅师终其一生在寻觅的自己,如果能见自己则花开见佛。所以,禅师常常要问“这个是什么?”,既是提醒自己,也是指示他人。

我是谁呢?是灵佑吗?是侍者吗?不要随口便答,最好往深处里参。

百丈怀海的这一问就是在提醒沩山灵佑:不要想当然哦!

遗憾的是,沩山灵佑不识自心,随口便答:“是我在这里,灵佑啊!你不认识我了吗?”

百丈怀海认识“我”,但就不识得“你”。师父是仁慈的,见弟子没有悟,只得以身滚草,躬身示范。

他拿起火钳往炉子深处里拔,寻得一星火苗,递向沩山灵佑面前,说道:“这个是什么?还说没有!”

这个是什么?灵魂拷问,又来一遍。

递向沩山灵佑面前的是火钳吗?是火苗吗?当然是,但不要草草哦,需得往深处里“拔”。你的面前是什么,由不得百丈怀海如何说,只有你自己所见。

所以,师父又能说什么呢?他只能问!他只能在那里演戏给你看!他只能拔炉灰!

透过眼前之物,穿过眼睛,回向自己,见到那个“我”了吗?

那个是谁呢?是灵佑吗?是我吗?又回到了开始的问题了。

如果要往虚的说,那就是佛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如果要往实的说,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一字也无,自己体会吧!

这一次沩山灵佑觉悟了,赶忙礼拜致谢。

见到自己,是一切修行的开始。既然见到的是自己,当然无法给没有见到自己的人描述。但已经见到自己的人是能体会到的。因为那个自己,人人都一样。

百丈怀海不想听沩山灵佑说什么道理,他要勘验灵佑证悟的虚实。

第二天,沩山灵佑和百丈怀海一起出坡劳作。师父就问他有没有带火种来,沩山灵佑说带了,百丈怀海问火种在哪里,沩山灵佑随手捡了一枝木柴吹了两下,然后递给师父。

百丈怀海说:“如虫御木。”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虫子咬噬树木,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犹如书写的文字。虫子认识文字吗?当然不认识。识字的你和不识字的虫子,看见的痕迹是同一个,为何却一个识得,一个不识呢?

问题出在哪里?好好深拔一下,或许你的世界观将大不同哦!

佛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不要说文字了,那个“我”识得天地间的一切。火种人人有,从来就没熄灭过,就在百丈怀海所问、沩山灵佑所为之间。

师徒二人于言谈举止间以心印心,就如虫子钻木一样,在不经意间文采已彰,说一个“传承”都是对禅的污蔑!没有什么需要传,人人不缺,大家一样。

现在来读下面的公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有僧人问药山惟俨禅师:“达摩祖师没有东渡之前,中国有佛法这种东西吗?”

药山回答说:“当然有啊!”

僧人又问:“既然中国本来就有,按理说达摩祖师就没必要来啊。可他又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药山说:“正是因为有,所以才要来嘛!”

达摩祖师东渡,就是来“拔炉灰”的。

1 阅读:12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