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作者:罗娜·雷纳
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育儿书,书名叫作《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听到这个书名,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会觉得不可思议:“我每天都被家里的熊孩子气得发疯,怎么可能保持平静,不吼不叫呢?”
做为父母,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也是最难的职业。孩子们“不熊”的时候,能把家长甜到心都化了;可当他们调皮捣乱“熊”起来,很少有家长能始终保持平静,不对他们大吼大叫。过后孩子嚎啕大哭,家长则满坏愧疚,后悔不已。
我们都知道吼孩子不好,父母稳定平和的情绪是一个家庭里最好的家风。但为什么家长的情绪那么容易失控呢?我们该如何控制情绪,既能树立权威感,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同时又能保持稳定不失控呢?答案就藏在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本书里。
本书作者罗娜·雷纳,是一位有着50年专业经验的亲子教育专家,曾先后在美国、非洲、印度等地工作,专门研究父母教育和儿童的成长发育问题。此外,除了教育专家的身份,她还是美国一档育儿节目的创始人,主持的“童年时代的事情”,备受广大家长们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罗娜·雷纳养育了四个孩子,还曾协助子女抚养两个孙子。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实战经验,让她能洞悉父母吼叫孩子的深层因素,并帮助父母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停止吼叫,换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竭尽全力让孩子远离吼叫
作为育儿专家,罗娜·雷纳接待过很多父母。他们自责自己的吼叫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比如有位妈妈流着泪,说自己把孩子吼得“哭着躲到了桌子下面”,而妈妈自己也不好受,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变成了情绪失控的家长。”
2003年,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有相当大比例的父母承认会朝年幼的孩子吼叫,会在心理上攻击孩子。吼叫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体罚”。它虽然不会对肉体造成伤害,但对孩子的心灵来说,这种伤害可能会更为深远。
孩子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会延伸到青春期,引发各种叛逆难题。比如《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认为:“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还有,如果父母喜欢用大吼大叫解决问题,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比如罗娜·雷纳遇到过一个女孩会用力捶打自己的布娃娃,边打边喊:“我对你很生气,快睡觉去!”她的动作和语气,和妈妈逼她睡觉时一模一样。如果妈妈不做出改变,孩子以后遇到事情,本能的反应就是通过吼叫、打架等暴力的方式去解决。
有些家长虽然没有大吼大叫,但他们生气并即将发火的样子,同样会让孩子们感到恐惧不安。有个小姑娘曾扮出一副难看的表情,两腿拉开很大距离,一跳一跳地走入厨房,嘴里还模仿怪物吼叫,说爸爸每天早晨就是这副气鼓鼓的样子。这位爸爸羞愧地走到镜子前,的确看到了女儿所说的“爸爸怪兽”。
有一次罗娜·雷纳问一个小男孩,如果能得到一根魔法杖,他最希望实现什么愿望呢?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希望爸爸别再冲我和妈妈连吼带叫了!”这一句简短心声让小男孩的爸爸差点落泪,决心以后要管好自己的情绪,不再让儿子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中成长了。
但对父母来说,在孩子面前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并不容易,就像罗娜·雷纳自己也曾失控过。有一天下午,罗娜·雷纳正在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孩子们在客厅里快乐地玩耍,丈夫米克则坐在沙发上翻着报纸,偶尔会朝孩子们的方向看上一眼。
罗娜·雷纳做好晚餐后,要孩子们配合布置餐桌。但孩子们忙于玩耍,没有及时响应。罗娜·雷纳突然发飙了,对着孩子们大吼大叫起来。她的过激反应显然超过了应有的尺度,孩子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丈夫米克也立刻从报纸堆里抬起头来。
事后罗娜·雷纳反思,孩子们是被迁怒的替罪羊。自己其实是在生丈夫的气。因为那天下午自己一直很忙,而且晚上还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参加。丈夫米克居然全程无视,还悠闲地看着报纸,他怎么那么麻木,居然没想过要主动过来帮忙?
但米克其实也是无辜的,因为按照他们的家庭分工,米克已经做完了他负责的那部分家务。问题的根源还在罗娜·雷纳自己身上,因为当天晚上的会议对她来说非常重要,正是这份压力导致她的负面情绪不断攀升,而孩子们的“不听话”则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罗娜·雷纳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孩子一个小小的行为失当,就能引发父母的雷霆怒火。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不听话”只是一颗小“火星”,而导致熊熊大火的燃料则是父母早已承受多时的心理压力,以及大脑中充斥着的各种负面想法。
比如有位妻子看到丈夫把脏袜子乱丢,一开始会生气地想:“真是个懒鬼,怎么什么事都让别人替他做!”接着这位妻子的想法就会升级:“我都跟他说了几百次,不要乱丢脏袜子,但他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他是不是不爱我了?”等等。
这些负面想法还会持续升级,让妻子的情绪变得更加紧张。当丈夫进门时,这些酝酿已久的负面想法就会大爆发,妻子会冲着丈夫大吼大叫,用各种难听的话加以指责;如果孩子刚好在身边,那么可想而知,他很有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雪上加霜的是,吼叫还会通过原生家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说自己对着孩子发火时,从自己的声音里听见的是父母的声音。他们伤心地向罗娜·雷纳求助说:“我不想像我父母那样吼叫,请帮助我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辙。”
读懂孩子的气质,感受平和的情绪
的确,很多父母并不想让孩子经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痛苦和恐惧,想温柔地呵护他们长大,但事到临头还是会忍不住大声嚷嚷。尤其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么的乖巧懂事、勤学上进……回头再看自家的熊孩子,我们更是忍不住发火。
但罗娜·雷纳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而育儿必须要建立在对这种独特气质的尊重之上。这是因为包括亲子关系在内,任何一种健康关系的关键,都在于接纳对方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因为对方达不到自己的“完美”期待而失望。
这种气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天生的,比如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性格很可能完全不同。就像罗娜·雷纳家的两个孩子,大儿子能开心地吃掉盘子里的任何食物,但二女儿却非常挑食。在哥哥身上起效的方法,到了妹妹身上就会完全失效。
所以有些儿科医院设有气质咨询师岗位,从宝宝四个月起就提供气质描述,指导父母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养育。例如某个孩子容易产生挫败感,那么就要从小培养他的抗挫能力,鼓励他循序渐进地挑战一些运动游戏。如果某个孩子敏感黏人,那么父母就要耐心地慢慢放手,而不是突然宣布让他独自一人入睡。
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些信息,就会因为气质差异而对孩子产生不满意。比如喜欢交际的父母,会因为孩子不够活泼大方而生气,但很可能这个孩子就是内向慢热的气质;有的父母做事灵活多变,抱怨自家孩子任性固执,非要在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吃饭、睡觉。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计划性、秩序感恰恰是一些成功人士最为推崇的。
了解这些气质差异,能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比如罗娜·雷纳以前不理解自己和丈夫聊天时,会惹得二女儿哭哭啼啼,说受不了爸爸的“嚷嚷”。罗娜·雷纳后来意识到,二女儿是敏感气质,丈夫的大嗓门会容易引发她的困扰。
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行为比作一幅拼图,当父母一片一片地拼起来,就能得到一幅丰富而复杂的孩子的画像。其中气质正是这幅拼图中极为关键的一片,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及时预测孩子的行为,也不会因为意外而对他们大吼大叫。
因此,不吼不叫的关键在于保持平和的情绪。当我们感觉自己要被孩子激怒时,可以尝试采用罗娜·雷纳提出的ABCDE不吼不叫五法则,其中,A代表着“自问”,B是“呼吸”的意思,C是“平静自我”,D是“确定孩子的需要”,E是“保持同理心”。
罗娜·雷纳曾接待过一位单亲妈妈伊娃,她只有周末才能陪伴5岁的女儿莫莉。伊娃是位晚班护士,白天需要补觉。一个周末的早上,莫莉看了很久的动画片,并且声音太大吵到了伊娃的室友杰茜。杰茜想关掉电视机,但莫莉还没看完,气得大哭起来。
还在卧室补觉的伊娃被吵醒了,她听见了莫莉的哭声,也听见了室友越来越恼火的语言。伊娃觉得很烦躁,恨不得立刻冲出房间去吼莫莉,虽然她也对室友很生气。但她想到了罗娜·雷纳的指导,于是先深呼吸来平静自我,接着询问自己的感受。
她感受到因为紧张,自己的肩膀和脖子变得僵硬,同时意识到自己正在脑海中指责所有人:由于莫莉爱哭不听话,令自己尴尬;室友不理解单亲妈妈的不容易;而自己呢,只有周末才能见到女儿,这个时候本应起来陪着她,自己现在却躺在床上,等等。
伊娃意识到这些想法的负面性后,开始努力往好的方面去想:“莫莉是个敏感的孩子,她正在努力适应周末和我在一起的生活,已经很有进步了。室友周末还得加班,难免会发脾气。我自己工作了一个晚上,需要补觉来恢复体力……
直到情绪平稳后,伊娃这才起身,来到客厅安抚女儿。她问道:“莫莉,你刚才在看什么动画片呢?”莫莉的哭泣变成了低声呜咽,嘟囔着说今天没能看完动画片。伊娃专注而同情地听着,接着她转向室友,为女儿影响她的加班而道歉。
伊娃的平静情绪感染了莫莉和室友,两人也慢慢放松了下来。伊娃打算晚上和室友谈谈,让她在下命令之前多给女儿一点缓冲时间,因为莫莉适应力比较弱,有些情绪化,而且比较倔强。同时她也保证要为莫莉设定界限,以后不能再干扰别人。
在这里,伊娃运用的就是罗娜·雷纳提出的ABCDE法则,也就是通过自问、呼吸、平静自我、明确孩子的需求并保持同理心,来做到不吼不叫。整个过程需要我们时刻进行自我观察,并学会安抚内在的自己。当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平和温柔后,自然也能恢复平静,愿意敞开心扉。
管教,应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
那讲到这里,可能也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小孩子嘛,就是得“打磨”,就是得立规矩,如果总是照顾他们的情绪,保持所谓的同理心,家长会不会失去管教的权威,从而惯坏孩子呢?
其实,这涉及对“管教”一词的理解。比如有人说:“那个孩子被惯坏了,得好好管教管教!”潜台词就是要父母通过发脾气,甚至体罚来教孩子懂得是非对错。但实际上,管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遭受羞辱、恐吓和被拒绝,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字典里对管教的解释有很多,罗娜·雷纳最赞同的一种是:“通过教导和练习的方式培养人,是一种学习和教导的方式”,意思是说父母要做孩子的老师,像老师对学生那样进行教导,而非像法官对罪犯那样惩罚,这样的管教才是正途。
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是教给孩子很多东西,比如与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遵守家庭规范,以安全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善良慷慨,养成能让自己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等等。如果孩子能感觉到父母跟他们站在一起,时刻为他们着想,他们就愿意配合,哪怕发现自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需要遵从家庭和社会的规范。
这一管教过程可以拆解成四个方面,简称“4C法则”。第一个C是有效沟通(Communication);第二个C是鼓励孩子自主选择(Choices);第三个C是要孩子学会承担后果(Consequences);最后一个C是保持心灵上的连接(Connection),将爱进行传递。
在管教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沟通。沟通的信息要简短明确,多用鼓励性语言。比如对孩子说“别扔沙子”就比“要听话”好得多,说“你上次弹琴弹得很流畅,下了很多功夫吧?”比“你怎么还不弹琴?”要好得多……鼓励就像阳光,帮助孩子像花朵一样绽放。
其次是选择。有些父母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让他们做决定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直接上手帮助他们。这样做看似效率很高,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通过做选择摸索成长的机会。而且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有一定的掌控力,就会减少哭闹的行为。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让孩子进行选择,但是他们给孩子出的选择题毫无意义,比如“你有一个选择,要么坐回安全座椅上,要么就坐地上!”或者“你有一个选择,要么跟我回家,要么自己一个人待在这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选择,而更像是一种空洞的威胁。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分歧并非是原则性问题,完全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有个小女孩想每天都穿同一双袜子,因为感觉它穿着舒服。这时父母完全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每周多洗几次袜子,抑或是多买几双同样款式的袜子,就能很好地解决孩子的需求。
接下来是结果。父母要让孩子理解,每个选择产生的结果都是不同,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有时候孩子会测试父母的底线,比如哼哼唧唧、哭哭啼啼地恳求父母这次放他一马,但父母此时应守住底线,温柔但坚决地让他承担后果。
比如罗娜·雷纳的小女儿有点马虎,经常忘记带午餐盒。第一次妈妈立刻送了过去;第二次妈妈不太乐意,但还是花时间跑了一趟。直到罗娜·雷纳意识到自己的帮忙纵容了女儿的粗心,于是放弃了“解救”,结果女儿再也没有忘记过带午餐盒。
所以,有时候父母只需淡定就好,后退一步,让孩子承担后果,不需要更多的干预。就像罗娜·雷纳,她警告过女儿不会再帮忙,所以孩子对“饿肚子”,或“只能向朋友要吃的”这些后果并不感到惊讶,也不用因为面对妈妈的指责而愧疚。
最后一点是连接,也就是高质量的陪伴。父母要尽可能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并且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他们身上,而不是边陪孩子边做家务,或者边陪孩子边玩手机。还有,要让孩子做主,选择做什么事或玩什么游戏,父母只要陪伴就好,不要过多干涉。
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想要找到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并非易事。比如罗娜·雷纳在小儿子13岁时,突然觉得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疏远,就像和外星人在一起。哪怕她安排了一对一的陪伴,但都是妈妈在说在问,孩子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付。
罗娜·雷纳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和小儿子的心灵连接。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在客厅里布置了一张乒乓球桌,自己闭上嘴巴,每周只陪儿子打几次乒乓球。之后,母子关系得以改善,罗娜·雷纳也开始从运动角度欣赏孩子,不再烦恼也不再吼叫。
需要提醒的是,做父母千万不能记仇。当孩子做了让家长火冒三丈的事,有的家长会选择很快遗忘,有些家长却耿耿于怀,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继续生气,和孩子进行赌气。罗娜·雷纳提醒我们,不肯忘掉愤怒,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
关于宽恕这门课,学校里并没有开设。但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宽恕并以此作为孩子的榜样。宽恕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孩子的作为或者忘掉发生了什么,而是意味着我们愿意放手,让生活继续往前走,而不是就此切断与关切之人的连接。
好,讲到这里,《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在这里,我们讲到了吼叫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父母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大吼大叫,以及如何通过“ABCDE不吼不叫法则”保持平和的情绪,并通过“4C管教法则”,温柔而坚定地跟孩子构建一种尊重、合作、友爱的关系,最终成就更好的彼此。
需要指出的是,“不吼不叫”管教不是无条件地纵容,不是放弃管教责任,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气质差异,鼓励他做出选择、承担后果,在犯错中学习。这就要求父母多些耐心,同时又坚持底线,如一棵大树既可以随风弯曲,也能在风暴中挺立。
“不吼不叫”是一场亲子关系的双向奔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修行。只要我们的管教是以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我们能时常关照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那么再加上稍许运气,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