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全名将一览:共二十六人上榜(不包括君王)!十国篇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5-01-11 15:12:51

治世出名臣乱世出名将,作为史上最知名的乱世之一,五代十国时间虽短却也算得上名将辈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五代十国二十六名将。

前文讲了五代十五名将——

后梁6人,分别是:两朝礼敬葛从周、宁死不屈王彦章、耿弇第二张归霸、威高震主杨师厚、壁守名将牛存节、两朝名将王晏球。

后唐5人,分别是:智勇双全周德威、未尝一败符存审、先锋名将史建瑭、二太保李嗣昭、功高受妒郭崇韬、绝世猛将李存孝。

后晋1人,不降自绝景延广。

后汉1人,运动达人史弘肇。

后周1人,危难忠臣韩通。

下面我们接着聊十国名将。

前蜀(1人)

1、三改其名王宗弼

前蜀唯一值得一说的将领只有王宗弼,因为他的经历太传奇了。

王宗弼是前蜀大将、齐王,本名魏弘夫,被王建收养后改名易姓。

他的传奇从王建取东川开始,当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死,其弟顾彦晖承位,王建因与顾彦朗有旧,不想在朋友在世时夺取西川,顾彦朗一死,他就动了心思,但表面上仍和顾彦晖结盟。

大顺二年(891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攻东川,顾彦晖向王建求援,王建派华洪、李简、王宗侃、王宗弼前去,密令他们待败敌后,趁酒宴袭捕顾彦晖。

却不料,不知何故王宗弼竟把计划透露给了顾彦晖,使后者逃过一劫,王建与顾彦晖开始交恶。

乾宁二年(895年),双方大打出手,随征的王宗弼被俘。顾彦晖想起旧恩,不但没杀他,还收为养子,改名顾琛。

但不久,顾彦晖就兵败图穷,为免受辱,他召集家人和养子,准备集体自尽,死前说,顾琛没必要同死,让他离开。然后让养子顾瑶杀了他本人及顾氏全家,顾瑶也自杀。

这是不是够传奇?王宗弼泄密,王建不罚,还让他继续领军,被俘后,军阀还知道感恩,不但不杀,还放其离开。王宗弼这得有多大魅力?

更传奇的还在后面,王宗弼逃走后,又回到王建身边,复姓王。王建不但仍未责罚,还让他独当一面,镇守北疆,病重将死前,甚至把他召回,让他掌管羽林军,辅佐太子王宗衍。这是何等的信任?

也许这就是王建口中所说的:“(宗弼)沉静有谋略”吧?

但王宗弼显然辜负了这等信任。

王宗衍承位后,先封王宗弼为巨鹿王,后又晋为齐王,并托以政务。但王宗弼却只凭个人好恶行政,前蜀日益衰败。

924年,郭崇韬伐蜀,连战连胜,守利州的王宗弼联合兵败的王宗勋等宗室将领,潜回成都,软禁王宗衍,投降后梁。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王宗弼竟然效仿三国的姜维,玩起了离间计。他一面安排大批前蜀官员频繁接触郭崇韬,一面又联合他人向李继岌(伐蜀名义上的主帅)请愿,让郭崇韬当蜀地长官,再加上李继岌的亲信李从袭进言郭崇韬其志难测……

李继岌果然中计,趁议事时,袭杀了郭崇韬。不过,在此之前,郭崇韬就已除掉了王宗弼。王宗弼本意是想向郭崇韬施压,让自己当西川节度使,却不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后蜀(1人)

1、自比诸葛王昭远

又是一个名气远大于能力的“名将”。

王昭远,字崇明,成都人,后蜀大将,官至山南节度使、西南行营都统,抵御宋伐的主帅。

王昭远自幼贫孤,13岁时入东都名僧知諲门下为弟子。孟知祥入蜀时,饭僧于府署,王昭远持钵随知諲得入,时孟昶刚入学,见王昭远幼年聪慧,便留之于太子左右。

孟昶继位后,王昭远得以鸡犬升天,先为卷帘使,后为诸司使,后又任通奏使,知枢密使,处理各种机密事务,不久再迁山南节度使。

乾德二年(964年),宋将王全斌、崔彦进、曹彬等率步骑六万伐蜀。孟昶则以王昭远为主帅,统兵据战。

面对强敌,王昭远非常狂妄,宰相李昊饯之城外,他手执铁如意,指斥方遒,还自比诸葛亮:“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结果,在宋军打击下,王昭远三战三败,狼狈逃往利州,随后又焚桥断梁,留部将守剑门关,自己一路逃至汉原坡。宋军追到后,督监赵崇韬还想抵抗一下,而王昭远却据胡床不起,赵崇韬战败被擒,王昭远脱下甲胄仓皇而逃,途中被追兵活捉,送回汴京,做了一世囚徒。

南吴(2人)

1、手撕猛虎周本

南吴战绩最著的名将。

周本是周瑜之后,自少孤贫,曾徒手格杀猛虎。初为池州刺史赵锽麾下部将,以勇武闻于军中,杨行密克宣州时,周本被俘,杨行密爱其勇,收作牙将。

文德年间,周本统兵助杨行密攻取江南各地,先登夺阵,多得首功。作战中伤口遍体,“身无完肌”,归营后,则自烧烙铁,烫治创口,了无惧色,营中将士无不叹服。

周本最著名一战是象牙潭之战。时镇南节度使危全讽联合周边刺史,集10大军进攻淮南,同时遣使请马楚出兵相攻,马殷派指挥使苑玫与袁州刺史彭彦章合围吴之高安,以为牵制。

周本奉命往援高安,但他认为楚军只是声援,并非真想取高安,一旦击败危全讽,全局自解,且淮南军山头林立,难以指挥,所以只要了七千禁军出征。

周本抵达象牙潭后,隔溪水摆下阵势,他先派老弱到对岸挑衅,危全讽出兵还击,吴兵便一触即溃,涉溪逃回对岸。如是者三,危全讽信心爆棚,于是全军出击渡河,周本则乘其半渡之际,发兵突袭,危军自相践踏,大败而逃。

随后,周本乘胜攻取袁州,俘彭彦章,接着又克吉、饶、信三州,惊退高安楚军,尽复江西之地。

周本以七千破十万堪比陈庆之,信州的空城计则比美诸葛亮。

天祐十五年,吴军包围虔州久攻不下。虔州防御使谭全播向吴越、闽、楚三国求援,吴越统军使钱传球统兵两万进攻周本驻守的信州,以为声援。当时信州仅有数百驻军,危如累卵,但周本面对强军,却大开城门,汇同文武登上城楼,开宴奏乐。纵使敌军向城楼射箭,他仍安坐不动。钱传球怀疑有诈,至夜半时,撤围而走。

权臣徐知诰篡位时,周本子擅以父名劝进,被周本得知后,愧恨积郁成疾离世。

2、割据之雄朱瑾

天平节度使朱瑄之弟,南吴名将。

朱瑾初为郓州军校,后夺取兖州,授为泰宁军节度使,与堂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割据山东,称霸一方。

之后交恶朱温,十年之间屡为其所败,于是转投淮南杨行密,杨行密用为淮南行军副使。

朱瑾的代表作是清口之战。

902 年,朱温遣大将庞师古率七万宣武军南下,杨行密则派朱瑾率三万淮南军迎战。

后梁军驻于清口,庞师古自恃兵多,轻视吴军,没有妥善修筑工事,军纪也比较松散。

朱瑾侦查到梁营近水且处洼地,便心生一计。他先派小股人马前去骚扰,引诱梁军出击,然后佯装败退。庞师古不知是计,贸然追击。此时,朱瑾又暗中派人掘开河堤,大水冲营,梁军顿时陷入混乱,被淹者甚众。

随后,朱瑾率主力全线反击,而梁军在混乱中难以组织有效抵抗,最终庞师古战死,七万梁军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奠定了杨行密淮南霸主的地位,并对后梁南下扩张构成了强有力遏制,最终形成了北不能统南的战略格局。

再后,朱瑾辅杨行密建吴,历仕三朝,多次领兵北犯后梁,官至同平章事。天佑十五年,朱瑾用计杀死徐温之子徐知训,但遭其党羽围攻,自刎而死,随后徐知诰引兵入广陵,族灭朱瑾满门。

南唐(2人)

1、长城名将林仁肇

南唐最后的名将,骁勇善射,精通兵法,因浑身刺有虎纹,人称“林虎子”。

林仁肇原是闽国裨将,闽亡后,归家闲居。

显德三年(956年),中主李璟到泉州招募勇士抵御后周,林仁肇被荐为将军,率偏师援寿州。他先拔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解寿州之围。

不久,周军又在正阳建浮桥,扼唐军进路。林仁肇亲率一千敢死士,船载薪柴,欲乘风放火。不料,风向突变,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这时,林仁肇匹马持枪,杀入敌阵,左冲右突,无人能当,周军矢箭齐发,亦被打落在地,周永德大惊:“彼有人焉,未可薄也”,不敢再追。

后,南唐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留镇武昌。

建隆元年,林仁肇私下进言:“宋淮南兵弱,又连年征伐,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须与臣数万兵马,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对外称臣起兵反叛,若成功,功在陛下,兵败,可灭臣满门,以示并不知情。”李煜听后,却惊道:“万不要胡说,会累及朕。”

不久,胆小的李煜就把林仁肇调离了前线。

林仁肇善抚部众,却不善谋身,他爱憎分明,不拘小节,更不喜拉帮结派,所以很容易得罪人。此外,他还对李煜的优柔寡断、风花雪月不满,经常当面指责。

李煜因此深恨之,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也屡进谗言,称其有通宋自立之心,但苦于没有实证,才姑且让林仁肇立于朝堂。

但很快实证就有了,不过却是敌国提供的。

当时的赵匡胤,久闻林虎子大名,对他非常忌惮,因此精心设计了一出“蒋干盗书”。

他先是派人将林仁肇的画像悬于禁中,然后利用南唐郑王朝贡的机会,故意让后者看到画像,并说:“林仁肇已备降宋,此为信物”,又指着楼台亭阁道:“已为其筑大第,以待其至。”

此计不可谓不拙劣,但李煜信了,立马就以赏赐的名义,用毒酒鸩杀了林仁肇。

三年后,宋军攻破江宁,俘虏李煜。正如为南唐殉国的门下侍郎陈乔所说:“令仁肇将外,吾掌机务,国虽蹙,未可图也。”

如林虎子不死,李煜稍微振作,也不至于亡国如此之速。

2、一鸣惊人柴克宏

南唐名将,南吴德胜节度使柴再用之子。

柴克宏因父荫入仕,累功至泗州刺史,因口不言兵,故多年未得升迁。但一朝爆发,便是声震宇内。

保大十三年(955年),淮南之战爆发,边将多有战损,柴克宏得以出任抚州刺史,不久又适逢吴越丞相吴程统大军攻常州,又得以领兵出征。

由于当时南唐精锐俱在前线抗击周军,柴克宏所统帅的不过数千老弱残卒,而枢密使李征古配给他的也都是些破烂军械。柴克宏据理力争,反被骂了回来,于是誓要克敌打脸李征古。

却不料,心中不快的李征古竟然奏请临阵换将,被燕王李弘冀所阻后,又遣使催其回朝,柴克宏以将在外有所不受斩杀来使,整军备战。

次年三月,柴克宏抵达常州,用帐幕蒙船,士卒藏匿其中,声称前来迎接此前出使吴越的中书舍人乔匡舜。吴程不疑,唐兵得以顺利登岸,随后直逼吴越营寨。吴程孤身窜逃,柴克宏纵兵大破越军,斩首上万,擒将数十,史称“常州大捷”,柴克宏的声望也达到顶峰,“自保大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

可惜,仅仅一年后,就在柴克宏援寿州的途中,疡症发作,不幸病逝。

吴越(1人)

1、智勇双全顾全武

诨名顾和尚,吴越名将。

顾全武早年为僧,后到钱镠部下从军,因能征善战,由亲校累迁至都知兵马使。

乾宁二年,顾全武在统一两浙的战役中南北两线作战,他先是在南打威胜军节度使董昌,斩石侯守将崔温,继而又北上御淮南军,破其二寨,随后又回师南下,连破三城,最终破越州,俘杀董昌,使钱镠成为两浙最大的割据势力。

乾宁四年,顾全武又北上收复嘉兴,并在湖州大败淮南名将田頵,随后连取松江、常熟、华亭,逼近苏州。在近一年的围苏战役中,数次大败援苏的周本,最终迫使台蒙放弃苏州,后又收复昆山,迫降秦裴。

乾宁五年,顾全武又讨平陈岌,将衢州纳入吴越版图。

天复二年,顾全武在武勇都之乱中,料定叛军必向淮南求援,力主以联姻换取淮南撤军。随后他又亲自出使淮南,成功游说杨行密,促成浙淮联姻,顺利平定叛乱。

长兴元年(930年),顾全武病逝,享年65。

马楚(2人)

1、大肚虎将李琼

马楚开国名将,“四虎臣”之一,另三位是秦彦晖、许德勋、王环。

李琼原为孙儒部将,孙儒败亡后,随马殷入湘,骁勇善战,迁副都指挥使。他一顿饭可食肉十数斤,军中称其为李老虎。

代表战役为:统兵连取邵、郴、衡、桂十一州,助马殷建楚。

2、开国大将秦彦晖

秦宗权族弟,马楚开国名将。

秦彦晖初为秦宗权部将,后又相继追随孙儒、刘建锋、马殷,在唐末军阀混战中由江淮一路转战到湖南,与李琼一同辅佐马殷建楚。

代表作为于越堤之战。

907年3月,马殷被朱温封为楚王,引起其他藩镇不满,尤其是南吴方面,马殷倾向朱温势必对南吴不利,再加上地理上马楚离江西很近,于是趁着马殷刚被敕封大意之际,发动突袭。

5月,徐温命战将刘存领兵5万战舰800攻打马楚,而马殷则派大将秦彦晖率水军3万战舰300浮江而下,屯于浏阳口迎战。

6月,天降大雨,刘存军粮草不济,又缺雨具,欲引兵回撤越堤北,秦彦晖闻之命大军追击。

数日后,刘存数战不利,乃修书与马殷请降,马殷知其诈降,不许。秦彦晖继续引兵追击,最终刘存及将领百人被生擒,800战舰也落于马楚之手,接着秦彦晖又出兵岭南,击败刘隐,得岭南6州,至此马楚实力大增,成为五代十国中实力相当的诸侯。

北汉(1人)

1、勇猛无敌杨继业

演义中的杨老令公,正史中的“杨无敌”。耳熟能详,不再多言。

南汉(1人)

1、宦官名将潘崇彻

南汉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宦官。

潘崇彻喜读兵书,颇有韬略。乾和九年,乘马楚内乱攻取郴州,大破南唐援军;次年,又在蠔石击溃“溪洞蛮”与王逵的五万联军,斩首万级;大宝十一年,出任西北面招讨使,防御北宋,颇有斩获,但不久遭后主刘鋹猜忌及监军诬陷,被罢兵权,自此怏怏不平。

十三年,宋军大举进攻,南汉屡战屡败,刘鋹不得已再次启用潘崇彻,但潘崇彻不愿出战,后被迫协防贺江,然亦拥众不战。十四年,率先降宋,不久离世。

南平、闽国皆无。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