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主视角叙述八王之乱:齐王司马冏和他踌躇满志的勤王

川蜀牧老阎历史 2025-02-01 22:36:43

如果我们家没有化家为国,那么我们还是曹魏的臣子,我也将成为曹魏的第四代舞阳侯。

第一代舞阳侯是我的曾祖父司马懿,现在叫晋宣帝;第二代是我的伯祖父司马师,现在叫晋景帝;他没有儿子,所以过继了我的父亲齐献王司马攸,也就是第三代舞阳侯,但权力却传给了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祖父司马昭,现在叫晋文帝。

祖父生前似乎有意我父亲,说他才是伯祖父的继承人,但最终还是让身为嫡长子的伯父继业了,他就是晋武帝。而我的父亲虽然有政绩,得人心,封国官员都让朝廷代派,坚决不让皇室报销花费,辛辛苦苦治理封国的臣民,却被一些大臣视为障碍,百般排挤,尤其有一阵子伯父病重,伯父的儿子们都年幼,他们就更加担心众人会推举我父亲继位,吹风说他身为藩王不该留在朝中,应该早日就藩。可父亲是司空,本来就该在朝为官。他被他们气出病来,请求留守祖母的陵墓,伯父派来的御医回去以后都说他没病,导致父亲带病上路。父亲为了场面仍然整饰衣冠容貌,伯父反而更加相信他在装病。

就这样,父亲不到四十岁就死了。伯父一开始也伤心,但奸臣侍中冯紞却说父亲之死是社稷之福,导致伯父不哭了。

这群坏人!我虽然年纪小,但只要有机会,我能报复一个,就要报复一个!

我相信伯父只是被蒙蔽了,在治丧时如实说了父亲的病状,揭穿了御医的谎言。

那些说谎的御医们都死了,我说不出的爽快。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我又没说谎。

伯父的意思是让我继承齐王。

我叫司马冏。冏者,明亮也。

我并不是家里的长子,我能继承,当然是因为我比哥哥们有优势:我是嫡出。我有三个兄弟,都过继出去了,小弟司马赞过继给五叔广汉王司马广德,早死,二哥司马寔代替他出继,改封北海王。

而过继给四叔辽东王司马定国,再改封东莱王的大哥司马蕤,我是真的不想说他。

我是嫡出,我的母亲当然就是正经的齐王妃了。她叫贾荃,是朝中重臣贾充的嫡长女。父亲的司空就是接替他做的。但是我的外婆李婉当年因为被父亲李丰推翻伯祖父未遂的政变连累,被这位外公休弃。外公另娶了一位后外婆叫郭槐,又生了二女贾南风和贾午,她们都是我的姨妈,可是后外婆一直在排挤我的亲外婆,不让她和我外公团聚,因此我娘十分怀恨,连带着也恨我的姨妈们。外公还把贾南风嫁给了太子,亲叔侄做了连襟,似乎是想两边投资,不管谁当皇帝,他都能当国丈。

和其他藩王一样,我也是实际当官的。元康年间,我官拜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后来伯父驾崩,太子继位,他既是我的堂兄弟,又是我的姨父。

冯紞还有尚书令荀勗都依附外公,正是他们促成了贾南风和新皇帝的婚事,而且都维护过贾南风,不然贾南风早就被伯父废了。他们早就死了,我没法为父亲报仇了。

而外公和后外婆也死了。

那我该如何为父母出气呢?

是九叔公赵王司马伦点拨了我,我很快明白了我该向谁复仇,并且积极加入了他的谋划。

那天,我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带兵入殿,宣称奉诏抓捕皇后。她说诏书都是她发的,我怎么可能奉诏抓她?又问是谁主使。我觉得无妨让她做个明白鬼,就说是梁赵二王。

梁王是我的八叔公司马肜,他确实也参与了。

贾南风被废黜赐死,我总算为母亲、外婆出气了。

我当然知道这都是赵王在利用我,可我哪来拒绝的理由?

直到共同的敌人不见了,合作的理由不在了,我才不得不思考接下来的问题。

皇帝愚钝,才轮到贾南风作为皇后掌权。她倒了,就是赵王夺权。赵王只让我做个游击将军,我当然不满意。他的心腹孙秀献计让我以平东将军假节镇守许昌,其实就是在排挤我。

赵王志不在小,甚至把皇帝都踢开了自己当,再迁我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意图拉拢。

这时候我已经觉得不对了。之前皇帝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也不满赵王,甚至举兵讨伐,但是意外败亡了。现在赵王做了皇帝,我祖父一系的皇统怎么办?现在是暂且安抚,以后呢?

后来得知赵王不得人心,我就集合了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等一起举兵,虽然起初作战不利,但终究还是大功告成。

这些人里我最不爽的就是司马颙,他是见势不好才加入的,而且他的人加入战局的时候我们已经赢了,这不就是摘桃子吗?

相比之下还是司马颖更懂事,在我受阻的时候,他先取得了胜利,入京后还派兵帮我通关。也亏得他不和我争功,我才有机会进京。

作为唱义首功,我当然有资格主宰一切。不过在我入京以前,已经死了很多人了。

司马伦父子已经被赐死了,先前在阳翟和我对峙的张衡、闾和、孙髦、高越、伏胤一起上路,蔡璜投降后自杀了算他识趣,王舆反正有功,免死。

义阳王司马威亲手抢夺皇帝玉玺,皇帝都要他死,那就一起死。

怎么能总让别人拿人头呢?

我发檄文让襄阳太守宗岱斩杀兖州刺史孙旂,永饶冶令空桐机斩杀镇守宛城的孟观,都传首洛阳,夷三族。

当时皇帝还有一个孙子襄阳王司马尚在世,立为皇太孙。

我回京时,已有甲士数十万,威震京都。我主持大局,大赦天下,把司马允的胞弟、之前被司马伦打压的宾徒县王司马晏也恢复为吴王。

大哥在路边迎接。我知道,之前他被我连累,被司马伦抓起来差点杀了,可我还是看不上他这个人。他以为他以前凶残嗜酒数次凌辱我,我会一点不记恨?感觉他反而要记恨我了,哼。

不就是看我要发达了,想沾点好处?我加大司马,加九锡,比于宣景文武四帝,那是我厉害。

司马颖加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加九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司马颙为侍中、太尉,加三赐之礼;司马乂为抚军大将军,领左军;广陵公司马漼反正有功,进爵为王,领尚书,加侍中;新野公司马歆响应有功,进爵为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镇南大将军。齐、成都、河间三府,各置掾属四十人。

哦,还有八叔公梁王,任为太宰,领司徒。

虽然司马伦给的官职一律不作数,但是他的世子妃的父亲光禄大夫刘蕃、两个兄弟散骑侍郎刘舆、冠军将军刘琨有才望,我当然要收编,以刘舆为中书郎,刘琨为尚书左丞。

司马歆有一次和我一起坐车去谒陵,就说,要么留下司马颖一起辅政,要么夺其兵权。我只是皇帝的堂兄弟,而司马颖是皇帝的弟弟。

不过我想他是多心了,司马颖坚称功劳都是我的,回邺城去了,还写信给我告别,我赶紧骑马追出去,在七里涧追上了,他只是哭着说他的母亲程太妃有病而已。后来他还出力运河北邸阁米十五万斛赈济阳翟灾民、敛祭黄桥战士等,连战死的司马伦将士他也顾及了;我再以皇帝名义召他辅政,他也不来。

我当然给他面子,他要救中书郎陆机,我就如他所愿。

我用起兵功臣何勖为中领军,董艾典枢机,再把有功的将佐葛旟、路秀、卫毅、刘真、韩泰都封为县公。

我年轻时就有仁惠的美名,也像父亲一样好施。

大乱之后,看我如何整顿河山!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