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到一句话,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过分细致的爱的时候,一定也会毁了她。
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
说一件亲身感受到的事情吧。
我觉得我公公对我婆婆过度细致地爱,才让我的婆婆病入膏肓。
我婆婆太矫情,我们都不喜欢和她一起住。
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她。
所以,一直都是他们两个人在农村住。
我婆婆从来不做事,以前的时候还烧饭,后来就只烧她自己的饭,洗自己的衣服。
我公公要做事,要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
我公公从来不敢对我婆婆有任何怨言,就那都不行,我婆婆还是三天两头的生气。
因为她从来不做事,每天太闲了,就会有很多的想法和烦恼。
人闲容易生气,也容易生病。
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和我公公生气,我婆婆离家出走,要在外面租房子住。
七十岁的人了,也没有退休金,也不可能真给她租个房子。
在她女儿家里住了两天,老头来接她回去。
回去的时候还好好的。
因为吃药过量,第二天就不好了。狂躁,呕吐。
我公公紧张得不行,我老公连夜把她送进了医院。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三天,第四天转到普通病房,已经完全好了。
多住了几天,就是想着多观察几天。
第七天出院的时候,各项检查都做了,没有任何问题。
出院一天,可能是受凉了,发烧。
刚开始是想着,才出院一天,先在家里观察一天,感冒了吃点药就行了。
我公公不同意,一定要送医院。他儿子不接,他就要喊别人的车来接。
他觉得住院就是保命。
第二次因为感冒发烧住了半个多月的医院,退烧了又是腰疼。
然后就在医院里一直住着。
用我公公的话说,就是在医院多巩固巩固。
每天在医院打抗生素。
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第二次出院的时候,再次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是完全康复了。
可能是在医院一直输营养素,刚出院会有点不习惯。
在医院住了那么久,身体有点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我公公也是过度的宝贝了,有一点点不舒服就得住院。
第二次出院之后,又是在家里一天,我婆婆觉得不舒服。
我公公就打电话,让送她去医院。
又在医院住了一星期。
医院能是什么好地方?
每天输入各种的药物,身体也就越来越虚弱。
反正是每次有一点点不舒服就要去医院。
是药三分毒。
短时期内大量输入各种的药物,身体怎么可能会健康?
过度的相信医院,过度的治疗,也是病入膏肓的主要原因。

身体不舒服,却不想吃中医,不想控制饮食。
我婆婆有糖尿病。
这个病其实并不足以致命。
从医院回来之后,医生建议给她吃中药调理。
我婆婆嫌中药太苦,不想吃中药。
本来就有糖尿病,她还喜欢吃各种甜食。
要喝营养快线,要喝哇哈哈,要吃很甜的水果。
我公公都依她。
不想让她委屈。
有时候都没法说。
你说不让她吃,他觉得你不孝顺,不舍得花钱,不舍得给她买。
在他的观念里,爱就是让她想吃什么吃什么。
不舒服,就让她在床上躺着。
一个人伺候都不行,要几个人在身边伺候。
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只要张口吃就行。
不用她费一点力气。
我有时候真觉得,是我公公过度的纵容,才让我婆婆一步步走向死亡。
如果第二次感冒,在家里吃点药,不去住那么久的医院,可能还不至于越来越严重。
刚开始的不舒服,和最后导致死亡的,就不是一种病。
过份相信医院,总觉得一点点不舒服到医院就能完全恢复。
过份纵容,明知道有糖尿病,还是允许她吃各种甜食。
过份细致的照顾,让她躺在床上完全不用费一点力,吃下去却又因为不活动而消化不了。
都是过度的爱,害了她。
春节的时候,还能吃饭,能走路,能上下楼梯。
有一点点不舒服就如临大敌,各种检查,各种伺候。
吃饭端到跟前,走路要搀扶着。渐渐地,她就失去了走路的能力。
过度的爱,真的会害了一个人。

过度爱孩子,是害了孩子。
另一个例子。
关于过度得爱孩子。
我一直都不建议孩子什么都不做。
我们家里,只要都在家,就得都做家务。
我不是保姆,不能让她们都坐那玩,我自己忙得团团转。
我的时间很宝贵,另一个原因,也是希望两个孩子都学着多做点事。
谁都讨厌懒惰的人,没有人会不喜欢勤快的人。
什么都不做就会养才好吃懒做的习惯。
习惯了做事的人,就会眼里有活。能看见事也能做事。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都希望在她们以后成家之后,会做家务。
一个会做家务的人,也更有能力创造幸福的生活。
有一个词叫"心灵手巧"。
只有手巧了心才会灵。
那些从小吃过苦,做过很多事的孩子,长大了大多都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那些从小被父母保护得很好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过得很辛苦。
我不觉得什么都替孩子做,就是真正爱孩子。
一个从小什么都没做过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什么都做不好。
家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先在家庭里,把小事做好,量力而行的照顾家人。
感受爱也学着付出爱,才有正常的人格。
走向社会,才会与人相处,才会做更多的事情。
我想起了认识的一家人。
那家子有两个女儿。
大的十六岁,是脑瘫患者,小的也十四岁了。
女人还是把她们当成孩子对待。
大女儿说哭就哭了,做妈妈的就抱在怀了,坐在腿上。
小的非常不懂事,能够当着很多人的面呵斥她爸爸。
十几岁的孩子,从来没洗过碗,没扫过地。
没帮着家里做过一点家务。
晚上洗脸水还要给她们倒好。
你越是什么不让做,小孩子就越是不懂事。
她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肯定要自己宝贝。
让她做事就是让她受委屈了。
她不喊她们做事,也没有人喊她们做事。
十几岁的孩子,除了吃饭就是玩手机。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将来。
一个以纵容娇惯孩子为荣的父母,也培养不出懂事的孩子。
更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现在让孩子享的福,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倍的受苦。
一个长相普通,智商有问题的孩子,学习不好,还不教会她做家务。
父母能照顾她一辈子吗?
到别人家里,什么都不会做,别人会看得起?
父母爱孩子,不是把孩子保护在温室里,而是守护孩子成长。
给她试错的机会。
让她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有照顾好自己的本事。
父母过度的爱孩子,只会折了孩子的翅膀,让孩子失去飞翔的能力。
父母过度的保护孩子,只会让孩子走向社会,受更多的冷眼,吃更多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