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4后汉纪.附魏吴二僭国•6/41后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20 03:31:04

王朗:汉魏之际经学家.大臣!本名王严.字景兴;其孙女王元姬嫁晋文帝司马昭;师从太尉杨赐通晓经籍.兰陵侯

简释:后皇帝

冬季十二月,右将军诸葛亮攻伐魏国,包围陈仓,没有攻克而返回。斩杀了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右将军诸葛亮听说曹休战败,魏军东下,关中兵力空虚,便想出兵攻打魏国,朝中大臣大多对此心存疑虑。诸葛亮对后主刘禅说:“先帝认为蜀汉和曹魏不能同时并存于世,帝王之业不能偏居蜀地以求安稳,所以把讨伐曹魏的重任托付给我。凭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能,本来就知道我才能有限而敌人强大;然而不征伐曹魏,帝王之业也会灭亡,与其坐以待毙,哪比得上主动征伐他们呢!所以先帝才毫无疑虑地把伐魏的任务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的时候,睡觉不安稳,吃饭没滋味。想到要北伐,就认为应该先平定南方,所以五月率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我并非不爱惜自己,只是想到帝王之业不能偏安在蜀地,所以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愿,然而议论的人却认为这不是上策。如今敌人刚在西方疲惫作战,又要在东方忙于应付,兵法讲究趁敌人疲劳的时候进攻,这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况且汉高祖刘邦英明如同日月,谋臣智慧深远,然而还是历经艰险,身受创伤,经历危难之后才得以安定天下。如今陛下赶不上汉高祖,谋臣也比不上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危和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古代圣人的话,心里充满各种疑虑,胸中塞满各种困难,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出征,让孙策趁机坐大,最终吞并了江东地区。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点。我到汉中之后,这一年来,已经损失了赵云等以及曲长、屯将七十多人,还有冲锋陷阵的猛将、精锐骑兵一千多人,这些都是几十年来从四面八方召集来的精锐力量,不是蜀地一州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损失就会达到三分之二,到那时还能用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三点。如今百姓穷困,兵力疲惫,但是战争却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么防守和进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一样的,却不趁敌人空虚的时候去谋取,想凭借一州之地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四点。天下的事情难以预料,从前先帝在楚地战败,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经平定了。然而先帝向东联合孙吴,向西夺取巴蜀,然后举兵北伐,斩杀了夏侯渊,这是曹操的失算,而复兴汉室的大业眼看就要成功了。后来东吴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在秭归惨遭失败,曹丕称帝。凡事都是这样,很难预先知道结果。我只能竭尽全力,一直到死为止,至于事情的成功失败、顺利与否,不是我能预先看清楚的。”十二月,诸葛亮率领几万大军出兵散关,包围了陈仓,但没有攻克。诸葛亮粮草用尽,只好撤军。魏国将军王双追击诸葛亮,诸葛亮反击并斩杀了王双。

待续.简释7/ 41后皇帝

王双:字子全.陇西郡人.三国时曹魏将领;蜀后主刘禅建兴六年诸葛亮出攻祁山,率领军队追击为魏延所斩

【考注】

①、王双:字子全,陇西郡狄道县人。三国时曹魏将领。蜀后主刘禅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攻祁山。王双率领军队追击诸葛亮,为魏延所斩。

②、刘繇:字正礼;公元156年出生于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东汉末年宗室,大臣,将军,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于公元197年病逝,终年42岁。

③、王朗:汉魏之际经学家、大臣!本名王严,字景兴。公元152年出生于东海郡郯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孙策南攻会稽,王朗率军抵御,终为其所败,在逃亡途中被孙策擒获并受到礼遇。之后应丞相曹操辟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去世,终年77岁;谥号“成”。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三国时期曹魏的高官王朗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是一个有头脑的人物,他在法律、政治、军事、哲学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尤其是他反对恢复肉刑的思想以及反对相术等迷信的朴素唯物论思想,更值得重视。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将军!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举孝廉.扬州牧.振武将军

原文:后皇帝

冬十二月,右将军亮伐魏,围陈仓,不克而还。斩其追将王双。

右将军亮闻曹休败,魏兵东下,关中虚弱,欲出兵击魏,群臣多以为疑。亮言于帝曰:“先帝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且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臣到汉中,中间期年,已丧赵云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武骑一千余人,皆数十年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三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支久,此臣之未解四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兵败于楚,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矣。然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十二月,引兵数万出散关,围陈仓,不克。亮粮尽,引还。魏将军王双追亮,亮击斩之。

待续.原文7/41后皇帝

0 阅读:1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