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4后汉纪.附魏吴二僭国•7/41后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20 03:31:03

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三国儒生.文学家;初与兄长刘望之欲附刘表.后投曹操;曹丕时任为侍中.赐爵关内侯

简释:后皇帝

公元229年,己酉,后皇帝建兴七年,春天,蜀汉右将军诸葛亮征伐曹魏,攻克了武都、阴平二郡,后皇帝再次任命为丞相。

夏季四月,吴王孙权称帝。

吴王孙权登上皇帝之位,实行大赦更改年号。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太子。任命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太子右弼,顾谭为太子辅正,陈表为太子翼正,谢景、范慎、羊衜等人担任太子的宾客,在这时太子东宫号称人才济济。太子让侍中胡综撰写《宾友目》,文中说:“才能出众超绝的是诸葛恪,能够精确认识把握时机的是顾谭,善于论辩且见识广博通达的是谢景,深入钻研学问能鉴别细微之处的是范慎。”羊衜私下反驳说:“诸葛恪.元逊有才能但粗疏,顾谭.子嘿精明却又刚愎自用,谢景.字叔发善辩却浮夸,范慎.孝敬深入学问但见识浅陋。”诸葛恪等人很讨厌羊衜。后来诸葛恪、顾谭等人都失败了,就如同羊衜所说的那样。

秋季九月,吴国迁都到建业,派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

南阳人刘廙曾经撰写了《先刑后礼论》,即先施行刑罚后推行礼教的理论,同郡人谢景在陆逊面前称赞这种理论,陆逊呵斥谢景说:“礼教比刑罚重要且施行时间长久得多了;刘廙凭借一些细微的论辩来违背先代圣人的教诲,你侍奉太子,应该遵行仁义之道来彰显美好的名声,如果是像刘廙那样的言论,就不需要讲了!”

待续.简释8/ 41后皇帝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黄龙元年为太子孙登宾客.胡综作《宾友目》“凝辩宏达.言能释结”.豫章太守吏民称之

【考注】

①、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今河南南阳人。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为太子孙登宾客,胡综作《宾友目》,称其“凝辩宏达,言能释结”,但同为太子宾客的羊衜却说他“辩而浮”,后为 张承举荐,赤乌四年即公元241年,任豫章太守。在郡有治迹,吏民称之,以为前有 顾劭,其次即景。数年卒官。

②、范慎:字孝敬,公元206年出生于徐州广陵郡。东吴中后期大臣,三国时期军事家、评论家。历仕五位皇帝,官至太尉。范慎的才干能文能武,为人严谨刚直,德行敦厚优秀,资历无与伦比。公元274年去世,享年69岁。范慎是东吴中期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范慎:字孝敬.徐州广陵郡人.东吴中后期大臣.三国时期军事家.评论家;历仕五位皇帝.官至太尉;能文能武

③、羊衜:【衜:dao,四声,道的异体字】又称羊茞。荆州南阳郡人,今河南南阳市人,才博辩捷,初为吴大帝长子宣太子孙登宾客,任中庶子。东吴桂阳太守;孙登死后,历督军使者,直至始兴太守。

④、胡综:子伟则,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辞赋家!公元182年出生于汉末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任建武中郎将。胡综少孤,随母避难江东,在孙策领会稽太守时,胡综十四岁,为门下循行,在吴与孙权一起读书。孙策死,孙权为讨虏将军,以胡综为金曹从事,一起讨伐黄祖,拜胡综鄂长。孙权为车骑将军,建都京。公元243年去世,终年62岁。

羊衜:又称羊茞.荆州南阳郡人.才博辩捷.吴大帝长子宣太子孙登宾客.任中庶子.桂阳太守.督军使者.始兴太守

⑤、刘廙:字恭嗣,公元180年出生于南阳安众 ,今河南邓县东北。三国儒生、文学家;官至爵关内侯。刘廙刚开始的时候与兄长刘望之想要依附荆州刘表,后又投奔曹操,进入邺城,为丞相掾属,升为五官将文学。魏国刚建国时,为黄门侍郎,后贬为丞相仓曹属。曹丕即位,任为侍中,赐爵关内侯。曹丕当魏王,封为侍中。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去世,终年42岁。著有《政论》五卷等。

胡综:子伟则.三国时东吴辞赋家!汝南固始人.孙策领会稽太守时胡综14岁为门下循行.任建武中郎将.车骑将军

原文:后皇帝

己酉,七年,春,右将军亮伐魏,拔武都、阴平,复拜丞相。

夏四月,吴王孙权称皇帝。

吴王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追尊父坚为武烈皇帝,兄策为长沙桓王,立子登为太子。以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谢景、范慎、羊衙等为宾客,于是东宫号多士。太子使侍中胡综作《宾友目》曰:“英才卓越则诸葛恪,精识时机则顾谭,凝辩宏达则谢景,究学甄微则范慎。”羊衙私驳之曰:“元逊才而疏,子嘿精面很,叔发辩而浮,孝敬深而陋。”恪等恶之。其后皆败,如衢所言。

秋九月,吴迁都建业,使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守武昌。

南阳刘庾尝著先刑后礼论,同郡谢景称之于逊,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虞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君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待续.原文8/41后皇帝

0 阅读:2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