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人」的故事很简单,全篇200多个字,为节约篇幅,不赘述,简述其情节如下:
淄川人谭晋玄好导引之术,一日打坐,耳中出三寸小人,狰狞如夜叉状,谭晋玄窃喜,自谓内丹已成。忽有邻人借物,叩门而呼,小人受惊而蹿,谭晋玄遂得癫疾,服药半年始渐愈。
谭晋玄历史上实有其人,李学良先生已经考出,《丁耀亢全集》中有赠诗,可以看出谭晋玄好道,而且常与友人一同修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36a67fd3660e95221c7994a8cfd8cb.jpg)
由此也可以证明,《聊斋》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并非虚构,蒲留仙和谭晋玄是同乡,两个人都好道,在圈子里听到他的故事也是常事。
这个「耳中人」的故事,自然是出自谭晋玄之口,直接或间接的传到了蒲留仙耳中。因为它很怪异,现代人往往视之为虚妄,更有学者认为这是谢晋玄的幻觉。
将不可解释的事物视为幻觉,是专家学者百试百灵的偏方,虽然他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但你也没办法证明他是错的。
我们先不论其真假,道家的修炼之术自有其逻辑上的自洽性,即便是讹传或杜撰,也应该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b060c7c875a2f42c56346850f7f86e2.jpg)
那么,本文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按照道家修炼的理论,「耳中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谭晋玄会窃喜,是金丹将成的标志吗?
李学良先生认为,「耳中人」是道家所说的「三尸」,又被称作三虫、三彭。
关于「三尸」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李学良先生讲到,人的身上有三尸,能记人过失,至庚申日,乘人睡去,便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所以道家有“守庚申”的说法,即在庚申日之时彻夜不眠,让三尸没有可乘之机。
《清稗类钞·守庚申》中,记载了“守庚申”的具体方法:
“道家每择庚申日默坐诵经,谓之守庚申。道光时,有某者,非道士也,亦习为之。其初两月一举,约数年,则每夜箕踞静坐,双目时闭,万虑俱寂。功行既深,有二寸人从顶中出......一夕,寿数将尽,先知之,走出一小人,躲入三世佛耳中,见无常鬼来,彼即闭目,静窥鬼去,而目仍开。如是者数次,谓可幸免无常句摄之祸而成地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167b9b90912c4699ab3e3cc7a7ef45.jpg)
“守庚申”中的小人,与「耳中人」的性质显然是一样的,即是道家所说的「三尸」,而守庚申就是除三尸的过程。
那么,「三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看过一本古书,书名记不住了,一时无法引用,但其中对「三尸」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天地生人,五谷为养,然而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五谷在为人延续寿命的同时,同时也在损伤人的寿命 。按照道家的理论,人类之所以会有生老病死,与食用五谷有着重要的关系。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类以有机物为食,而有机物都是有寿命周期的 ,人类以有寿命的东西为食,所以自身也是有寿命上限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77beb7e377cc2e2001508c1d443c44.jpg)
五谷养命也伤命,人在食用五谷的过程中,身体就会中五谷之“毒”,这就是所谓的三尸、三虫,正是「三尸」让人类有了120岁的寿命上限。
道家修仙的理论,就是以摒弃五谷为基础的,不管是服气还是服丹,原理都是让我们摆脱对有机物的依赖。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脱离五谷的供养是不可能的,因为普通人只能以五谷养命,只有修炼到一定的境界,将体内的三尸去除,才能摆脱对五谷的依赖,才可以服石、服金、服气,从而突破寿命的界限。
古书中对于除三尸的方法有很多记载,有服药法、金丹法,前面说的“守庚申”也是其中的一种。正因为如此,谭晋玄在见到「耳中人」的时候,才会暗自窃喜,自以为金丹将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35436d4bd8873983d51785cfab275c.jpg)
蒲留仙好佛道,讲述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道家修仙的科学性。当然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 也只是姑妄听之罢了。
(《聊斋志异·耳中人》002篇)
参考资料:李学良:《聊斋志异》中“耳中人”篇的本事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