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红楼梦》,或许朋友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在荣国府中,似乎众人都惧怕着荣国府的三小姐贾探春?
只是,在这份忌惮的背后,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按说,作为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的出身并不高贵,她的生母是赵姨娘,仅仅一个小妾,因此,作为庶出身份的她,在家族地位中也不过如此。可为何?这样一位不具备优势条件的三小姐,硬是活成了众人忌惮的对象呢?
或许,以下这三点,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一、探春的精明。
在荣国府中,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众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忌惮这位三小姐的?其实,这是比较明显的,那就是,在其代理荣国府的管家之后。
准确的说,是在她处理有关赵国基去世后的例钱,这件事后树立的。
因为王熙凤流产,随后出现下红之症,不得不选择休养;于是,王夫人便将荣国府中的大小事,交给了探春、李纨、薛宝钗三人打理。
而就在探春接管后不久,便出现了一件尴尬事。原本,她的生母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去世了。
作为荣国府的家生子奴才,其去世后,其家人是能够获得一笔例钱的,这亦算是荣国府对于奴才的一项福利罢了。
在荣国府众多的管家媳妇中,管理着这件差事的是吴新登家的,她原本是凤姐的人。如今,见探春年轻,又刚上任,便与众管家媳妇,想要借此机会来试探一下她的火候。

因此,当她向探春汇报完这件事后,便保持沉默了。这个时候,便体现出了探春的精明。
面对吴新登家的汇报这件事,作为荣国府中出了名的“活菩萨”李纨,想要依照前不久袭人的母亲去世这个例子,也给他们四十两银子。
见如此,吴新登家的便准备离开,但是,却被探春叫住了。
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到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记不得。”
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到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
如此一番言语下来,吴新登家的等一众管家媳妇,想要借此机会取笑探春的念头自然落了空。最终,探春在看过贾府旧例后,仅批了二十两银子。
当然,众管家媳妇是没有这么容易认输的;正如吴新登家的刚离去不久,赵姨娘便前来议事厅大闹了。
而这,可谓进一步替探春树立了威望。
作为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原本在贾府之中便不得人心,尤其王夫人对她,是丝毫没有好感。在其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有着“阴微见识”、“目光短浅”。

也是因此,她跑进议事厅,大闹如今代理荣国府管家的探春,不懂得照顾自己人;哭诉着其在贾府熬了这么多年,却连袭人这个丫鬟都比不过。
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而探春,又是刚上任的新人,自然更难以处理这件事。面对赵姨娘的哭诉,连一旁的老好人李纨都动了恻隐之心;想着规劝探春改变立场。
但是,即便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探春依然不为所动,她拿出贾府的旧例来。指出了袭人的母亲去世,之所以得了四十两银子,是因为她并非贾府家生子奴才。
面对赵姨娘的讽刺与挖苦,她不为所动。直到平儿出现,这场风波才算结束。而通过这个细节,俨然让众多管家媳妇,对这位看似柔弱的贾府三小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再不敢像最初那样,认为她是好捏的柿子了。
或许,也正是因此,才会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期间,当探春与迎春下棋,当林之孝家的带着犯了事的媳妇来到她身后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唯有静静地等待,直到探春开口。
二、探春公私分明。
其实在赵姨娘大闹议事厅这个细节中,同样体现了在探春身上,所具有的作为管理者的公私分明。
试问,在荣国府中,在诸多的管家以及管家媳妇之中,谁没有一点私心呢?
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她不亦是常年挪用下人的月钱放高利贷;打着贾府的名义给别人打官司;比如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她亦是借着贾府的威势,藏着女婿冷子兴打官司;就连作为大观园中小厨房官事的柳嫂子,她亦有私心,因为想着让女儿柳五儿进入怡红院当差。所以她巴结、讨好怡红院中的丫鬟。

而唯有贾探春,在成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后,丝毫没有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照,即便同为代理管家的李纨应允了,即便作为凤姐的得利助手平儿带来话,让她酌情处理,她也没有改变立场。
试想,如此公私分明的代理管家,在荣国府中,又有谁不忌惮呢?
三、探春的勇。
当然,比起她身上所具有的“公私分明”以及“精明”,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她的勇。因为当一个人具有“勇”这样品质的时候,更是如同耀眼的太阳一般,会使得处于阴暗、龌龊、黑暗之中的人与事,无处遁形。
比如,因为贾宝玉受到惊吓,导致第二天一大清早,贾母便当着众人的面,询问有关下人夜晚聚赌这件事。
而面对老太太的询问。在场的众人,包括邢夫人、凤姐等人在内,都选择了沉默;就连管理着下人夜晚聚赌这件事的薛宝钗,亦不愿开口。
但这个时候,贾探春站了出来,向老太太道出了下人夜晚治安的实情。
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是大家偷着一时半刻,或夜里坐更时,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小小的顽意,不过为熬困。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
作为荣国府最年长的老太太,贾母早已退休多年,但是,她的威信却始终存在着。即便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王夫人,亦忌惮这位婆婆。
也是因此,面对贾母询问下人夜晚治安这件事,众人均保持了沉默,当然,在这些人之中,有一部分人选择沉默,是因为有着利益的关联,比如薛宝钗,蘅芜苑中的婆子就参与着聚赌;而亦有一部分人,之所以选择沉默,则是因为惧怕王夫人,是为了顾全王夫人的体面。
而唯有贾探春,唯有她,全然不顾这一切,是完全将视角放在了荣国府的门风之上的。有关下人夜晚聚赌这件事,作为当家人地王夫人,原本心知肚明,然而她,却却选择了默许,选择了不作为。
其特意邀请薛宝钗前来管理着下人夜晚治安这件差事,也是为了能够及时地得到消息,不会因为闹出大乱子,惊动老太太,而落下话柄。
或许,也正是因此,才导致心系贾府名声的探春;才导致一向精明的探春,不惜得罪主母王夫人,亦要请求贾母出面主持公道的举动。
小结:
或许,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便不难体会出,为何作为荣国府的三小姐,作为庶出的侯门千金,她却能够得到众人的忌惮?因为她精明,因为她大公无私,更因为她内心光明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
正如在抄检大观园期间,面对逞能、坏心眼王善保家的,探春会给她一记响亮的耳光一般。

当然,除了以上这三点,还有一点,亦与此有着联系。这便是,她作为侯门千金的女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