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爵MG5澳洲碰撞获“零星”,给所有出海的中国车企敲响了警钟

电动车指北 2023-12-18 03:29:25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就像“开挂”了一样火箭般上升。

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今年1-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汽车出口能带来外汇收入并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但更关键的是在海外市场树立我们的品牌形象,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中国车=高品质”的印象,去做一个长久的生意。

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来。

MG5澳大利亚碰撞得零星

近日,澳大利亚的碰撞测试机构A-NCAP公布了来自中国的MG5的碰撞成绩,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在满分5星中得到了0星的成绩,安全性直接垫底了。

成人乘员保护 37%成人乘客保护得分为 15.09 分(满分 40 分)。

儿童乘员保护 58%儿童乘客保护得分为 28.81 分(满分 49 分)。

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 42%行人保护得分为 26.78(满分 63 分)。

安全辅助 13%驾驶辅助系统获得2.48分(满分18分)。

具体来看,MG5得零分也不冤,在最关键的“成人乘员保护”项目中得分率只有37%,无论是正碰还是侧碰,车身结构受损都比较严重,最终40分只得了15.09分。

其次是儿童成员保护方面,得分率也只有58%,满分49分得了28.81分;在行人保护方面也只有42%的得分率,最后在安全辅助驾驶方面更是只有13%的得分率,满分18分只得了2.48分,可以说是基本没有辅助驾驶功能。

好在其他中国车型表现优秀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其他来自中国的车型碰撞表现都不错:

除了MG ZS只有四星的成绩以外,其他车型全部都是五星,包括MG 4 EV,MG HS、Maxus 9、比亚迪海豚、海豹、Atto 3、奇瑞欧萌达 5、长城哈弗H6、好猫、坦克300等。

当然卖得非常好的MG ZS只有四星,但还算过得去。同时今年1-11月MG ZS以 27,736 辆的销量位居SUV销量榜首,高于丰田 RAV4(27,435 辆)和特斯拉 Model Y(27,418 辆)。

另外从欧洲E-NCAP最新2023年标准的碰撞成绩来看,中国品牌也有明显优势,一共有17辆车参与了碰撞,其中有9台来自国内,全部都是五星,第一名还是蔚来ET5,得四星的则是本田ZR-V、越南新势力VinFast VF8和现代KONA。

整体来看,除了这次MG 5在澳洲碰撞得零星,中国品牌车型在海外的碰撞测试成绩都是处于第一梯队的。

不要重蹈摩托车出口的覆辙

出口量暴增,其实类似的景象在摩托车上也出现过,但结局并不美丽。

上世纪末,我国的摩托车凭借不错的性价比在东南亚大放异彩,1997年,中国嘉陵集团以每辆零售价约800美元的价格率先打开越南市场,市场上同级的日系摩托一般要1500-2000美元。

价格只需要日系摩托的一半,很快中国摩托就开始席卷东南亚,在越南市场甚至一度占据了80%的份额。

不过很遗憾,短短三年后中国摩托车的份额就开始断崖式下跌,今天中国摩托在东南亚的占比不到1%,超过95%的摩托车都是日本品牌。

而造成这个不幸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国产摩托只打价格战而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在靠着性价比抢下市场后中国摩托依然在“自杀式降价”,最低时一辆摩托的价格仅为170多美元,比国内卖得还便宜,一辆车只有30元的利润。

这个时候可以想象,30元一辆的利润根本无法支持一些售后服务和进一步的研发,本身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基本是“能省的都省了”。

虽然便宜,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日系摩托一般7、8年才大修,国产摩托3、4年可能就要大修了,同时售后还不能保障,导致中国摩托车的口碑进一步降低,被当地人直接拉进了黑名单。

写在最后

其实我国的汽车出口从很早就开始了,加入WTO后也开始进军欧洲市场,但当时我们部分车企的产品质量还不过关,2005年第一批参加欧洲碰撞测试的国产车陆风X6只获得零星的成绩,2007年ADAC又对华晨尊驰(BS6)给出了1星的糟糕成绩,2009年华晨骏捷(BS4)的碰撞测试成绩也是零星。

这些零星或一星的车型让老外对中国汽车留下了非常坏的印象,中国车在他们眼里成了低价格低品质的代名词,中间十几年中国汽车出口都没有明显的突破。

这次MG5在澳洲碰撞得零星再次给所有出海的中国车企敲响了警钟,汽车出口不是一锤子买卖,一辆成绩零星的车型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可能10辆五星成绩的车型也无法弥补。

0 阅读:3

电动车指北

简介:关注智能电动车和中国汽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