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来自全国16个铁路局、10个科研所、86个基层单位的电气化“先驱者”们汇聚在荒凉的渭河滩上,建起了宝鸡电力机车段(现宝鸡机车检修厂)。建厂初期条件艰苦,厂区简陋,四周是庄稼地和渭河滩。但第一代电机段人不畏困难,在1962年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成功完成中国首台进口6Y2电力机车中修任务,开创进口机车配件国产代用先河。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法国进口一批6G型电力机车。在验交过程中,发现机车变压器线圈存在设计缺陷,经与法方代表激烈辩论,法方最终承认问题并赔偿。后来,技术人员还完成引燃管“改硅”方案,提升了机车运用性能,打破技术垄断。80年代,宝鸡机车检修厂实现多次腾飞,如完成首台法国进口6G型电力机车扩大架修任务、电磁轮箍加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等。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任务,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


1980年12月8日,宝天线正式通车,宝鸡电力机车段承担客货运交路158km。
1985年元月1日,宝鸡电力机车段分东机务段和西机务段,检修和运用业务彻底分开。
1989年7月1日,由检修段逐步往工厂过渡,改名为“宝鸡电力机车修理厂”。
1993年10月,更名为“宝鸡机车厂”。2004年11月,更名为宝鸡机务段电力机车检修分段。2005年9月与原西安机务段梅家坪机务分段整合,成立宝鸡机车检修厂并承担内燃机车中修任务。


建段以来,宝鸡机车检修厂累计为兄弟单位代培和输送了2300余名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并先后为路内外多所大专院校、厂矿企业及其他电力机务段代培人员上万人。这些人才为全国铁路电气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持。
如今,宝鸡机车检修厂承修车型达33种,检修规模大幅提升,先进便捷、智能化的检修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继续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