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三个鲁迅公园,分别位于上海、青岛和沈阳。
上海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占地面积为28.63万平方米,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

青岛鲁迅公园是一个开放性公园,免门票,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位于青岛莱阳路之南,市南区琴屿路1号。德国侵占青岛后,开始在汇泉湾西北侧栽植黑松,后日本侵占青岛,将此地改建为“曙滨公园”。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海滨公园”。1913年8月3日至4日,鲁迅从上海返北京,乘船路过青岛,在青岛海滨待了18个小时,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与青岛近距离接触,但他没有上岸,也没有在青岛讲学。20世纪30年代,青岛有许多文化名人云集,如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等在此任教、创作,国立青岛大学也邀请了众多名师,但鲁迅不在其中。当时鲁迅与梁实秋存在论战,可能这也是他未到青岛讲学的原因之一。不过,青岛人民对鲁迅十分敬重,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鲁迅公园,并在公园内设置了鲁迅雕像、鲁迅诗廊等纪念设施,以表达对鲁迅的怀念与敬意。

沈阳鲁迅公园原名为锦江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西滨河路,始建于1939年9月,1948年,第一套《鲁迅全集》在刚刚解放的沈阳出版。同年12月6日,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带着儿子周海婴抵达沈阳,许广平还将出版《鲁迅全集》所得的5根金条捐献给了刚搬进沈阳的鲁迅文艺学院,该学院是鲁迅美术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



沈阳鲁迅公园解放初期辟为东北人民政府人事局农场,1952年移交给沈阳城建局管理并改名为锦江公园,1953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将锦江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公园以缅怀、学习鲁迅先生为主题,整体仿江南园林风格建设,园内有鲁迅先生的铜像、“孺子牛”雕塑,还有介绍鲁迅等作家的图书状雕塑,这些元素都体现了对鲁迅的纪念与对其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