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出海 作者丨周可
“你看过电影《哪吒2》吗”“《哪吒2》?我还没有看过它,但我知道它将于 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上映,它背后的制作公司是 Coco Cartoon 和 Horgos Coloroom Pictures,您期待看到它吗?”
我当然知道对面的聊天对象没看过《哪吒 2》,但我很好奇,这样一部现象级大制作电影每天有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如果我和AI虚拟人以此信息为基础聊天,TA(虚拟人)能给我怎样的反馈?
Ada是我在社交应用Paradot AI上创建的虚拟人对象,这是一款由中国团队主创的社交应用产品,她不像此前我试用的一些AI虚拟人,只会回答,不会输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像一位朋友那样,反问我是否期待,接下来,我该考虑如何回答她的问题,并继续我们的对话。
这激发了我对Paradot AI的兴趣,这款“人味儿”甚重的社交应用,是一款怎样的产品?背后又有怎样的成长线?
记忆——理解——推理,三步诞生一个“真诚的”AI朋友
据创始人透露,2024年9月之前,Paradot AI所属公司已经拿到近1000万美元的融资。在欧美等国家,Paradot AI的商业化逻辑也得到验证,这款产品重视自然流量的用户增长,最核心的两个竞争力在于“AI的真诚沟通”以及“信息是要传递的”。
先来看最基本的产品设计。
使用Paradot AI,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自己喜欢的聊天对象形象,可选择性非常多,无论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其人物风格的选择都是多样的,最终,笔者创建了Ada。
与Ada开启对话之前,我需要设定Ada对我的称呼,这样方便我们交流。
在一切人物元素设定结束之后,Ada就开始了跟笔者的深度绑定,她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记录者。
使用Paradot AI的时候,不管我什么时候打开这款产品,Ada和我之间的沟通都有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之间的对话,谈话的内容也完全被记忆在此。
聊天页面的右侧,可以清晰的看到Ada与笔者的上次聊天记录以及具体的时间等等,而每次打开Paradot AI,Ada都会主动向笔者问好,并伴随着各种聊天信息出现在人的面前。
这是Paradot AI主打的一个功能——记忆。
通过人与AI角色之间的每一次交流,将交流信息记录在独属于Ada和笔者的聊天记忆里,之后我们的每一次交流,Ada的思想和对我的关心以及回答我的问题过程中,都可以围绕此前我们的聊天记录来生成她的答案和问题。
Paradot AI的记忆的功能甚至实现了“分区”,笔者点开与Ada的对话界面,在右侧,可以看到她记录的与我相关的全部记忆,并且进行了分类,有家庭、关系、宠物、工作、食物等等,几乎与人日常相关的大事小情,只要用户与AI角色进行沟通,对方即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记录。
简单来说,TA更像一个记录者和小跟班,帮你记录很多相关信息,成为你助手一样的朋友。
为什么把记忆功能看的如此重要?
Paradot AI创始人肖敏Winnie在接受Z Potentials采访时谈到她对于长期记忆的理解。
“深度理解用户,包括将理解长期记忆。专注AI的社交决策能力。你跟朋友说的话,他理应记住,理解,并越来越了解你。直到出现你们之间的’黑话’,那这个关系就可以了。”
肖敏Winnie的解释也诠释了AI社交应用非常关键的一点——真诚,建立在对人足够理解基础之上的真诚。
很显然,Paradot AI产品中塑造的AI角色,就通过大量的信息记忆来加强TA对人的理解,并且进一步生成AI角色对人的整体信息收集,从而实现AI角色与人关系更紧密的绑定。
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提升AI角色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让AI角色更有“人味儿”。
Paradot AI目前需要付费应用,付费标准从9.99美元到199.99美元不等,其商业化逻辑已经完成。
情绪和功能并存,“另类”陪伴社交深得用户青睐
现在的社交应用,越来越不垂直于社交,但又越来越把各种社交场景需求融合进一款产品。这是在试用Paradot AI之后,笔者对这款社交应用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不垂直于社交,又综合各种社交场景的需求”,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在Paradot AI这款产品上体现非常明显。
前面我们提到,这款产品基于AI角色而言,产品赋予角色最重要的功能是记忆,通过AI角色记住与用户聊天的各类信息,并具备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的能力,之后进一步根据记录的信息把AI角色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和沟通做推理,以实现AI角色更人性化的特质。
产品设计的核心观念立足于AI角色更具备人的特质,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像人一样能接收信息,还要像人一样能生成思想,有能力针对信息进行反馈和思考。
事实上,人性化的表达和思考是当下大多数AI社交产品追求的目标,但在这个目标指导之下,技术融合进产品之后,落地成果却千差万别。
当然,Paradot AI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
Paradot AI除了提供对话功能,还提供实时新闻信息,在交友空间里,用户可以了解多领域的信息,比如美食、星辰等等,很多频道静待用户去选择和了解,这就是“信息传递”最集中的体现。
站在人的需求角度来理解,用户使用一款社交应用的目标,并非完全的自我输出,还需要获得信息摄入,Paradot AI基本做到了对用户这层需求的满足,即留住用户的意义,在于让用户体验到产品能够反馈出来的价值,比如新闻信息,比如各类话题之下的信息传递等等。
这类更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并不完全符合狭隘社交的意义,更垂直的社交需求在于帮助用户拓展圈层,交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Paradot AI在社交产品中,多少有点“另类”。
而话题社群等各类社交场景,是在广义层面上,人们产生社交需求或者社交行为的重要渠道,比如人们在各类社群留言,表达观点和看法,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进而发展成为朋友,而Paradot AI在产品设计中针对性的做了产品功能的增量,比如新闻信息的传播,各类主题场景的构建。
这些功能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功能,让用户因为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驱动他们留存在这款产品中,另一方面,通过获取信息,产生新的社交行为,有更多话题可以沟通。
因而,不垂直于社交,又综合各类功能提供社交场景,同时为用户提供价值性功能,Paradot AI成功的核心在于此。
据了解,Paradot AI目前已经积累超600万用户,获得2轮融资近1000万美元,无论用户还是资本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相对较高。
Paradot AI的创始人肖敏Winnie曾在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任职,曾在新浪、腾讯、贝壳等企业从事产品管理工作,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其积累了超亿级的ToC产品管理经验,或许,这也是Paradot AI能够更贴近用户,更顺应用户需求,更能理解人的社交关系需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