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述丨历史学者漫谈这段文字出自一位专注于历史研究的学者之手。他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不同于往常的枯燥阐述,他以生动的笔触,将历史事件娓娓道来,让人仿佛亲历其境。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不再只是史书中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影响。他细致入微地剖析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另一面。这位历史学者的文字,既严谨又富有感染力。他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历史问题阐述清楚。同时,他又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历史典故和趣闻,使得整篇文章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度。通过阅读他的文章,我们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起一种历史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理性客观。
1958年的时候,爱国将军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新疆的大沙漠里头突然间就没了踪影。后来找到她时,人已经不在了。大家看她手深深地插在雪里头,怀里还紧紧抱着几张图纸,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眼泪都忍不住往下掉。
为啥杨拯陆会在大漠里不见了呢?她拼死保护的那张图到底是啥玩意儿?
杨拯陆小时候过得特别不容易,她爸妈都不在身边,只能靠着几个姐姐和外婆一起生活。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表面上答应了我们党的一些条件,说不会找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麻烦。但他心里其实恨死他们两个了,觉得是他们搅黄了自己的计划,发誓要狠狠报复,之前说的那些话也就全都不算数了。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和杨虎城都被拿走了军权。张学良陪着蒋介石到了南京,随后就被看管起来了。杨虎城呢,也差点被抓,没办法只能说是“出国学习”。但七七事变一爆发,远在欧洲的杨虎城心里那个急啊,对祖国的挂念和担心怎么也压不下去。虽然他那时候已经算安全了,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打鬼子。1937年11月,杨虎城到了香港,打算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
蒋介石一看仇家杨虎城自己送上门来,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说“以前的事儿不计较了”,喊杨虎城来南昌,说要给他安排个差事,一起打鬼子。可杨虎城一到南昌就被悄悄看管起来,接着又被换来换去关了好几个地方,这一关就是12年。就算外面战事再紧,蒋介石心里还是放不下那口气,一门心思想着要把当年西安事变丢的面子都找补回来。
1949年,李宗仁当了头儿后,想放杨虎城出来。但那时候,杨虎城被关在重庆,由蒋介石的心腹守着。这些人只听蒋介石的,不肯放杨虎城。到了9月6号,国民党在大陆已经快要玩完了,毛人凤就下令干掉杨虎城一家。结果,杨虎城、他的两个小娃杨拯中、杨拯贵,还有他的秘书宋绮云和他老婆徐林侠等8个人,都被狠心地杀了,没能等到解放的那天。
杨拯陆算是比较走运的,杨虎城被迫离开后,她和几位姐姐跟着外婆逃难到了四川,过了好一阵没饭吃没衣穿、到处漂泊的苦日子。好在有四川的军阀帮忙罩着,她们才暂时躲开了蒋介石的追捕,等风声小了点,才又回到西安。1949年5月,西安解放了,当时正在西安女子中学念书的杨拯陆,立马就申请加入了共青团,一门心思往组织里靠。
9月份,杨拯陆得知老爸杨虎城被害的消息,心里头那叫一个难过,但她也下定了决心,非得做出点成绩来,完成老爸没完成的心愿,那就是让咱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和繁荣。在学校里,她成了班上的活跃分子,啥活动都少不了她,还先后挑起了团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这些重担。
1953年,17岁的杨拯陆高中毕业了,成绩好得不得了。她手里攥着好几所名牌大学的入门券,其中还有些学校,一听说她是杨虎城的女儿,就抢着要她。那时候的杨拯陆,真是前途一片光明,进那些顶尖的大学根本没问题,毕业出来找工作,也是别人眼红的份儿。
但是,杨拯陆却坚决舍弃了那种安逸的日子,决定去考西北大学的石油天然气地质专业。为啥会做这样的决定呢?杨拯陆讲,她是看了报纸上写的石油有多重要,明白石油对正在搞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太关键了,可咱们国家那时候特别缺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说,杨拯陆心里装的从来不是自己的日子能过得多舒坦,而是琢磨着怎么给国家出点力。
大学毕业后,杨拯陆有机会留在西安,安心做研究。但她自己要求去边疆,为边疆建设出一份力,于是她就去了新疆石油管理局报到。那时候,管理局里党员人数不多,特别是知识分子党员更少。领导们一看杨拯陆这情况,就想让她留在机关工作,不用到外面风吹日晒的。而且,他们还知道杨拯陆是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怕她在前线勘探会有危险。
可当杨拯陆了解到单位给她的岗位安排后,她自个儿就跑到领导那儿,说要加入野外的地质考察队。领导一听,心里头挺不是滋味,不太想答应。但杨拯陆一而再再而三地恳求,她说:“要想真正当个石油地质方面的行家,必须把书本上学的东西用到实际中去。”
领导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安排她去了地质队。后来,因为干得太出色,杨拯陆就被提拔为116地质勘探队的队长,并且她还是所有勘探队里头唯一一个女队长呢。有些队员起初心里头还不太乐意让一个小姑娘来带,但等他们见识到杨拯陆的专业本事后,全都打心底里佩服她了。
杨拯陆在队里是个头头儿,但她从不摆架子,心里想的全是队员。她觉得,领导不是躲在后头享清福的,得跑到前头给大伙儿开路,她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每次分活儿,杨拯陆总是挑那些又苦又累的活儿往自己身上揽。
有一次,杨拯陆带着队员们在勘探时走得太过头了。眼瞅着太阳都快下山了,他们知道回驻地是不可能了,周围连个村子的影子都没有。没办法,杨拯陆只能带着队员们找了个山洞先安顿下来。可万万没想到,这山洞里竟然藏着野狼群。但那时候天已经完全擦黑了,再出去找地方住,风险更大。所以,杨拯陆就让队员们放心睡觉,她自己呢,点起火堆来吓跑那些野狼,整整守了一宿,都没合眼。
另有一回,地质队的车子抛锚了,淡水运不过来,杨拯陆和队员们只得自己动手找水源。找了好一阵子,好不容易发现一处水洼,但水浑浊还泛着红,里头还有虫子在晃悠。见队员们面露难色,杨拯陆二话不说,先捧起水尝了几口,还笑着打趣大家:“虫子怕啥,这可是天然蛋白质,营养着呢!”等确认这水没啥问题,他才让炊事员拿去给大家烧开水喝。
杨拯陆拼劲十足,让116勘探队年年表现优秀,领导们经常夸他们。而且,杨拯陆还找到了美满的爱情。她有个大学好友叫谢宏,两人在学校时关系就挺好,毕业后又一起来到新疆做勘探工作。
尽管他俩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勘探小组,可志向相同,总找机会一块儿聊天,感情也就这么一天天深厚起来。他们不止一次商量着要结婚,但每次都因为工作太忙,婚期只能一推再推。到了后来,两人一拍即合,决定1958年9月就是他们的婚期,这回说啥也不改了。
真遗憾,就跟杨拯陆小时候老盼不来爸爸一样,这回她也没盼到自己婚礼那天。1958年8月,这对小两口正美滋滋地想着婚礼的事儿呢,结果杨拯陆又接到新任务了:说三塘湖那边可能有石油,得派116队过去探探。
杨拯陆眼看就要当新娘子了,可她二话不说,立马就把婚礼给延后了,换上工作服,领着队员就往三塘湖赶。三塘湖那地方,环境可不是一般的差,整天都是风沙漫天,大风呼呼地刮。但杨拯陆一点都没退缩,带着大家每天早出晚归,风吹日晒的,最后不光完成了上面的勘察任务,还超出了好多,达到了原计划的257%。队员们都特别佩服她,都叫她“比穆桂英还厉害的女队长”。
杨拯陆工作特别累,但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三塘湖那地方挺偏僻,人不多,但还是有几个村子。有一次,村里有个孕妇生孩子遇到了麻烦,全村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赶紧去找杨拯陆帮忙。杨拯陆一听,二话不说,就把原本用来送工人的车调回来了,然后从县城请了个医生来,这才救了那个村民的命。
1958年9月25号那天,杨拯陆像往常一样,带着队伍去大漠里进行勘察工作,这次她是和张广智搭档。但大漠的天气说变就变,早上看还是晴空万里,结果到了下午就刮起了大风。杨拯陆一直没回来,大家想联系她也联系不上,心里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听当地的村民讲,那场风刮得特别邪乎,又冷又猛,有的村民家屋顶都被掀翻了,西瓜也给冻得像铁疙瘩一样硬。
杨拯陆他们在大漠里碰上的事儿,想想都吓人,连屋顶都被风吹跑了。救援队一接到消息就立马出发,连村里的老百姓也都自发来帮忙。可那风沙大得离谱,眼前的东西都模糊不清,找人更是难上加难。大伙儿一整晚都在找,好不容易才把杨拯陆、张广智他们那一队给找到了。
另一队人马算是走运,因为早点被发现,经过一番紧急救治,总算是没事了。可杨拯陆和张广智就没那么好运了,9月26日,当人们找到他们俩时,很遗憾,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
杨拯陆面朝基地那头,双手使劲往雪里插,像是在努力稳住身子。她浑身上下都是沙子石头,可怀里那几张图纸却被她小心翼翼地护着,紧紧抱着,就算后来被发现时也是平平整整的——这可是她一整天的心血,那些珍贵的勘探资料啊。
另一名队员张广智当时就在杨拯陆后面,周围散落着一些乱七八糟的脚印。大家根据现场推测出了当时的情况:张广智被风吹得站不稳,倒下了,杨拯陆见状使劲想拽他起来,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最后只能无奈决定自己先回基地求救。但天不遂人愿,风沙实在猛烈,杨拯陆也没能走多远就倒下了。她心里明白,自己活下去的机会渺茫,就用尽最后的力气保护好勘探资料,期盼着这些资料不要被大风卷走。
爱国英雄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大漠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遗憾地错过了本该属于她的婚礼。但她付出的汗水没白流,勘探队伍依照她遗留下的图纸,持续在三塘湖盆地探索,最终揭晓了藏油的地质结构。为此,中国地质协会在1982年特意将这个结构命名为“拯陆背斜”,以此纪念她。
杨拯陆离世后,被大家称赞为“党的杰出后代”,还被正式认定成了革命英雄。到了2008年,吐哈油田公司在她牺牲的老地方,立起了杨拯陆的铜像,好让大家永远记住这位既普通又伟大的女性。虽说她没像她老爸那样做过特别轰动的大事,但杨拯陆同样值得咱们缅怀和敬仰。她一辈子都在为老百姓服务,作为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她完全当得起这份荣誉。
最终,按照平台的规定,只有您多跟我互动,才能算得上是忠实粉丝。要是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那就点个“”吧,这样成了忠实粉丝后,新文章一发布您就能马上收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