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电解水制氢设备行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内企业在电解槽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市场化方面成果显著,电解槽部分材料已实现国产化替代,降低了电解槽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的降低,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正逐步扩大。
在此背景下,12月17日,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携手中科科创、苏州铂瑞电极、氢璞创能、华熔科技等产业链多家企业,经过深入调研与分析,于2024高工氢电年会上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电解槽及核心材料行业蓝皮书》与《2024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蓝皮书》。
这两份蓝皮书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更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电解槽及核心材料进入快速发展期
12月17日上午,由中科科创、苏州铂瑞电极参编的《2024中国电解槽及核心材料行业蓝皮书》正式发布。
该蓝皮书围绕行业发展背景、电解槽技术现状及趋势、电解槽核心材料技术现状及趋势、电解槽及核心材料市场分析、电解槽核心材料代表企业介绍、投融资分析等方面,通过详实的数据对中国电解槽及核心材料行业进行剖析,为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一份全面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据GGII统计,近三年国内超50家企业发布超过100款电解槽新品,电解槽朝着大标方、高电密、低电耗、轻量化的方向不断升级。从技术路线来看,碱性/PEM/AEM/SOEC 多技术路线全面开花,尤其是PEM、AEM商业化步伐加快,制氢膜电极及隔膜/催化剂&电极/气体扩散层 等核心材料环节投资热度上升,电解槽及核心材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技术路线来看,中短期内碱性制氢仍将是国内主流制氢路线。未来随着PEM、AEM、SOEC供应链不断完善,产品验证成熟,市场需求增长带动成本快速下降,碱性制氢市场占有率将逐步下滑。目前,PEM 制氢技术应用瓶颈在于设备成本较高,且实际电解效率尚不及理论效率,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降低设备成本及制氢电耗,提升使用寿命。AEM制氢应将重点放在提升阴离子交换膜使用寿命和系统运行可靠性方面,同时需要大幅降低设备成本,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
从产品规格来看,目前国内大型绿氢项目主要采购1000Nm³/h 碱性电解槽,最大单槽额定制氢量达到3000Nm³/h。2024年多家厂商推出500Nm³/h PEM电解槽新品,PEM单槽产氢量初步满足大型绿氢项目制氢需求,降本提质成为行业首要目标。2023 年以来,国产MW级PEM制氢设备在多个绿氢项目实现落地,为更好匹配风光波动电力,碱性+PEM组合方案开始受到下游业主青睐,并有望真正实现离网制氢。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绿氢项目及多晶硅扩产大潮驱动下,2021-2023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猛增。2023年国内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出货量达1.2GW,同比大幅增长61%。2024 年以来,受制于项目资金、制氢经济性以及前期落地项目表现不佳等多方面因素,绿氢项目招标数量远不及预期,预计全年出货量下降至 1GW左右。GGII 预计,随着在建绿氢项目进入设备交付期,2025 年电解槽出货量有望大幅增长至 2GW 以上,相比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
从各路线材料市场来看,碱性制氢核心材料环节,目前以 PPS隔膜和雷尼镍电极应用为主,部分企业推出搭载复合隔膜、新型高电密电极的电解槽,但运行表现仍有待验证;PEM 制氢核心材料方面,据GGII调研,PEM电解槽核心材料国产化率不足50%,国产化替代后市场有效竞争将加快PEM电解槽降本,从而提升PEM制氢经济性。降低电解槽中铱等贵金属用量,实现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材料国产化是降本主要方向;AEM 制氢核心材料方面,提升阴离子交换膜技术水平是实现 AEM商业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