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南宁邕宁那楼镇,安祥平和的小镇竟隐藏着一座英雄纪念碑。

淑幺评旅游 2024-07-26 15:18:38

久仰邕宁那楼镇的大名,是因为南宁街上随见的那楼生榨粉及那楼淮山薯的招牌。“百闻不如一见”,近日偶然得以勿勿到访,而一探究竟。

那楼一个“那”字也表明,此乃壮族先民世居之地。据了解,那楼地处南宁城南约五十公里,邕宁区的腹地中心,曾广东灵山县管辖,故有“灵西故地,邕南饶土”的说法,面积不小,户籍人口近十万,95%壮族,是邕宁区第二大镇。沿高速公路直达,一路显丘陵地势,为肥沃的红壤土质,难得的是速生桉林不多,郁郁葱葱的坡野田地,多以农作物为主。其中营养丰富,以香、粉、糯为特点的那楼淮山,于2016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过亿,得以名声远播也是不易。

小镇据说开圩有300多年历史,也算古老悠久。街区大致D字型走向,夹着两、三条小街巷,总体发展规划较为随意。一条一千米多长,笔直宽阔的政通路,虽建筑一般,也颇有点小县城气派,特别是超市有不少家。也许是农忙时节,说是圩日和周末,但农贸市场并不多人流。心心念念的那楼生榨粉,随处可见的店面,使空气中不时飘来一股独特“酸馊” 味,门面招牌并不讲究,懂的都懂。既然远道而来,多少得品一下什么是正宗。此为历史上的粤桂文化交融的边界地,并不临大江水系,而不能受益于船帮航运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那楼壮话”并不易听懂,但白话还是可通行交流的。一碗粉进肚,并没有和南宁城区的有多大区别,但味道真的不错,主打一个食料地道及土香。价格还便宜一些,同行的小侄表示很满意。

穿过一条无名小巷,见有一排奇特的平房子,而走到一条老旧的小街-那楼街,原来这是一处低调的,本地中医、解卦、择日等民俗传承集中经营区,合着平房以工作室及小街的门铺,也有十多家。这规模和景象堪比广西玉林城的西关街,在广西并不多见。一路往北见发廊,衣饰,鞋帽,电器等店铺渐渐增多,还有老税所、老菜市,老派出所,甘蔗站...虽门面不大且显老旧,顾客不多,但也看得出来,这应该是那楼最老牌,最繁荣的商业街了。也许是小镇城建的发展太快,可惜并不见有什么特别的历史遗存,显得底蕴一般。感觉农耕文化的表现更为发达突出,而商贸、诗书传家的风气相对淡薄。有着典型而普通的广西内陆农业小镇的特质。

在一主街道头的显眼处,一个带着牌坊,双阶层设计的高大烈士纪念碑,耸立于眼前,这在南宁的乡镇中也是不多见的。那楼有着如此光荣的革命历史,令人肃然起敬而拾步瞻仰。此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68年(后有二次重建),纪念设施含有纪念碑园及纪念广场。1949年9月,粤桂边纵3支队26团和21团3营在那楼乡那近村磊贯岭与敌激战,全歼桂系南宁保安团第4团第2连和那楼警察所的顽抗反动军警。那楼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在那楼牺牲和历年那楼为国捐躯的共63位英烈而修建,是为后人永远缅怀铭记他们的英名及英勇事迹...

安宁祥和那楼镇,是一个有先烈英灵庇护的地方。如此,宽敞、漂亮的那楼中学校园,应该是小镇人才辈出的地方。据了解,其前身亦是清代乡绅捐建的“三凝书院”。但大门口边上的带刺铁丝网,感觉多少有些不太和谐,值得思考一下。

可能季节不对,没有发现有淮山薯的售卖。唉,又带着遗憾而归。再见那楼,后会有期。

(南宁乡镇乡列之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