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讲讲清高宗乾隆和两平金川的事。金川这地方在历史上没啥太大名气,好多人看到乾隆十全武功里有一次平金川、又有一次平金川,心里就琢磨:这金川是咋回事啊,为啥要打两次呢?这篇文章会按照自古对金川的羁縻、言出必行的震慑、傅恒与朗卡的谶言这三个阶段,给您详细说一说。
【自古羁縻的金川】
咱们先来瞧瞧“自古羁縻的金川”。金川处在四川的内陆地区,按常理来讲,要是当地出现动乱,省级的军事力量应该就能够解决了,哪里用得着中央来干预呢?但是翻开历史书籍,从隋朝开始有关于金川的记载,一直到乾隆朝之前的这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从来都没有对这里进行过直接的管理,一直都是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
据《新唐书・南蛮传》所述:“在雅州往西五百余里的地方,存在金川等十三个部落,它们都属于羁縻州。”那羁縻州是啥意思呢?直白点儿讲,“羁”就好比马的络头,“縻”就如同缰绳,中央虽然能够对其有所牵制,然而这个地区有着自己的独立想法,不像普通的行政区那样能被随意摆布,是处于一种间接管理的状况,在人事权和财政权方面是半独立的,其首领不是由中央来任命的,税收也不用上交中央。
在明朝嘉靖年间,史书记载道:“四川威州保县金川寺的番僧,每三年进行一次总共的朝贡,按例需用五百五十人,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这显示出金川长期以来对中央仅是朝贡,并不交税,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从清朝顺治到乾隆早期,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为啥中央不直接进行管理控制呢?其实归根结底是成本的事儿。说起金川,换种说法您也许就知道了,红军长征那会儿的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大渡河的上游是大金川,边上是小金川,金川这个地方就是在大小金川流域周边的河谷山地,这儿大多是雪山草地,环境相当糟糕,又寒冷又缺氧,到处都是沼泽。
这儿地形挺复杂的,山又高,林又密,河又多,还有沼泽呢,古代中原的骑兵在这儿发挥不了啥作用,进攻就得靠步兵。从隋朝开始,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在山头上建了好多碉堡,都建了上千年了。隋朝那时候就有记载说:“靠近河谷,依傍山势险要之处,当地风俗喜好复仇,所以用石头垒成石巢来居住,以此躲避灾祸。那石巢高的能有十多丈,矮的也有五六丈,每一层有一丈多,用木头隔开。”从这就能看出,那会儿的碉堡是又高又不少。
明朝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讲道:“用石头垒成碉来居住,像好几层佛塔,门里通过楫木上下,货物放在上面,人住在中间,牲畜圈养在下面,高两三丈的叫鸡笼,高十余丈的叫碉。”这说明明朝时的碉堡可以存放物资。清朝档案有记载:“在山腰有寨子的地方,山梁上肯定有防护的战碉,靠近河边或悬崖的地方,到处都是这样,有五层、七层不等,有很多枪眼,还多堆积礌石用来防御,进攻本来就很艰难危险。”由此可见金川的碉堡有上千座,守军藏在里面,几个人就能抵御上百人的进攻。中原王朝攻打金川,得用大量兵力去毁掉历经千年修筑的碉堡,进攻和防守的成本差别很大,并且当地部落难以向外扩张,不攻打还能相安无事,一打就得付出高昂代价,在经济上很不划算,统治者也担心会落下个白费劲还不讨好的名声。
【言出必行的威慑】
既然这样,那乾隆为啥要两次攻打金川呢?接下来进入“言出必行的威慑”这一阶段。乾隆对金川发起进攻,原因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来讲,在乾隆朝,金川地区的地位陡然提升。从地理方面看,这里是中央经由四川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此前,中央对西藏的管控力度较弱,金川也并不引人注目,可到了乾隆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康熙进行册封,晚年还批准了进藏的军事行动,以此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雍正设置了驻藏大臣;乾隆十五年,傅恒的二哥傅清消除了西藏郡王存在的隐患,乾隆借此实施新的藏内善后条款,对西藏进一步加以治理。正因如此,处于川藏要道的金川,乾隆必定要严格掌控。
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是大小金川势力膨胀,另一方面是乾隆的行事做派。金川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隋唐时有13个部落,到了明清变成了18个,部落之间矛盾不少,时常发生内斗。大金川和小金川最为强大,老是欺压周边的部落。乾隆第一次出兵平定金川,是因为大金川扩张并伏击清军,乾隆为起到威慑作用才出手,他当时讲:“在金川用兵这件事,朕的本意是要制止凶暴行为,安抚各个部落,并不是贪图那里的人民和土地。”第一次平定金川以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投降告终,但之后大金川还是处于半独立状态,乾隆采用“以夷制夷”的办法,让清朝充当调停者,扶持小部落来牵制大小金川。
然而后来情形有了变化,莎罗奔过世后,他的侄子朗卡不老实,局面暂且还能稳住。到了乾隆三十五年,朗卡离世,其19岁的儿子索诺木开始掌权,局势就此陡然转变。索诺木攻打格布什咱部落,并且向清朝索要战败部落的民众当作奴隶。乾隆三十六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上报此事,61岁的乾隆大发雷霆:“你叔祖莎罗奔在世时都不敢这般跟朕讲话,你简直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乾隆颁旨称:“索诺木恳请把革布什咱地方的百姓赏给他当差,这事绝对不能应允。倘若索诺木赶紧把土兵撤回,不侵占其土地,约束众人回归本处,原本此事便可就此了结,不再深究。可如今索诺木竟然请求将革布什咱的百姓赏给他当差,明显是企图觊觎土地,妄图占据,绝对不能有丝毫迁就。”此旨意在让索诺木归还土地与人口,由中央为革布什咱设立新首领,坚决不许他进行兼并,同时强调阿尔泰对此的态度必须坚决。
然而大金川的索诺木不听话,小金川的僧格桑还跟着搞扩张,乾隆发火了:“你们俩咋想的,想跟我对着来?”乾隆可不是光放狠话不行动的人,既然定下了规矩,那肯定得落实。他派兵出征,讲道:“当下金川和革布什咱的事情还没处理完,这小金川又学样闹事,要是不加以惩处,他们就会觉得内地大臣只忙着调解讲和,啥都不怕了,这对管理番夷可是很重要的。绝对不能还是用和解来解决,这样外边那些顽固的番人才能稍微有点警惕,也能让金川听到风声就害怕,老实回去,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
乾隆心里清楚攻打金川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这样做既可以镇住大小金川,又能够向天下表明天朝说到做到。所以,乾隆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二次平定金川,要在自己这一代人把问题解决掉,绝不能让这块偏远之地失去控制。乾隆三十六年年底,第二次平定金川的战事正式开启。
【傅恒和朗卡的谶言】
再来瞧瞧“富恒朗卡的谶言”这个阶段。在一平金川的时候,乾隆打得很不容易,换了三任主帅,还组建了一支善于攀爬、擅长山地作战的云梯部队,这就是京城健锐营。乾隆十三年年末,27 岁的首席军机大臣傅恒率军出征,与四川提督岳钟琪联手,迫使大金川投降。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已经 71 岁了,他带着侄子朗卡到清军大营叩头请降,受降仪式搞得很隆重,傅恒、岳钟琪等好多将领都在现场。
仪式上,傅恒瞅出朗卡不服,斥责道:“大学士已对朗卡加以晓谕教诲,瞧你这般年少,却显得很不安分。你往后必须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彻底改掉坏心思。要是作恶,不安宁地过日子,肆意惹事,就算过了好几年,你瞧瞧本大臣,依旧身强体壮呢,想必本大臣会再次率兵前来,到那时,你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还能见到本大臣了。你得把本大臣这番话牢记在心,好生留神。” 这就是说,朗卡要是再闹事,他肯定会带兵去平定叛乱,不会再给第二次投降的机会。
谁能料到,在过了 21 年的乾隆三十五年,朗卡跟傅恒竟在同一年离世。接下来的一年,清朝和金川再度开战,朗卡的儿子索诺木、傅恒的儿子福康安开始崭露头角。
乾隆为平定金川,拨出七千万两白银。温福、阿桂担任主帅,丰升额、明亮、海兰察、福康安则是猛将。这场战事历经六年,终于将金川存在千年的碉楼彻底荡平。
在战争的后期,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把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杀了,想要投降,可乾隆不答应。最后,包括索诺木在内的250多名大金川贵族被押往京城,其中索诺木等12名高级战犯被处以凌迟之刑,而负责押送这些人的,正是23岁的福康安。
在二平金川取得胜利后,清朝对金川地区实现了完全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