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一场换皇帝引发的血案(二)

独行剑客 2025-01-19 12:46:43

在戊戌政变发生以后,守旧派里的徐桐和崇绮一下子变得特别活跃。这两个人成天到处折腾,不停地给慈禧提建议,极力主张更换皇帝,而崇绮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提到崇绮,他和慈禧是有仇的。当年同治当皇帝的时候,崇绮是同治皇后阿鲁特氏的爹,那真是特别风光,国丈的尊贵地位让他享尽了好处。但是,同治去世后,阿鲁特氏竟然被慈禧给逼死了。这样一来,崇绮和慈禧就有了杀女的仇恨。

不过,慈禧把光绪扶上皇位时,曾跟大臣们讲过,要是光绪有了后代,就过继给同治,把同治当作亲爹。要是现在慈禧真把光绪给废了,那新立的皇帝就得过继给同治。对崇绮来说,要是光绪被废,再立个新皇帝,且新皇帝过继给同治,那他作为同治的岳父,就能再次成为国丈。就为了这好处,崇绮啥事儿都敢干。

为了能让慈禧少些烦心事,徐桐和崇绮那可是绞尽脑汁,把废除光绪之后的各种事情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老佛爷,您不是想立个新君主吗?我们觉得可以把光绪的地位降为亲王。之前,光绪本家的醇亲王位子已经让载沣继承了,那咱们就单独封光绪为第十三个铁帽子亲王吧。这名号我们也想好了,就叫昏亲王。等光绪没了以后,他的谥号就定为昏德亲王。”就这样,大清差一点就有了一位昏亲王。要晓得,以前满人的祖先女真人把宋徽宗称作昏德公,没想到过了好几百年,这样的名号差点被满人用到自己人身上了。这历史的走向啊,有时候还真挺有讽刺意味的。

不得不讲,这帮人真是心思不正派。他们善于跟风转向,一瞅见光绪皇帝没了权势,就毫无顾忌地欺压光绪。然而,只凭徐桐和崇绮这两个人,是没法造成太大动静的。这所有事情真正的策划者,是端郡王载漪,他一门心思要让自己的儿子溥儁登上皇位。

要说溥儁这个人选,慈禧认为挺合适的。溥儁的生母是慈禧的亲侄女,那可是慈禧娘家的人。溥儁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当时才14岁,这年龄正合慈禧的心意。就这样,慈禧就打算立溥儁当皇帝了。

然而,慈禧要废黜光绪的消息一传开,地方督抚们立马激动起来,坚决反对。最先站出来的是两江总督刘坤一。他竟敢直接发电报说:“君臣的名分早就定了,国内外的舆论不好应付,怎么还敢废帝!要是真有废立的事,那两江的百姓肯定会愤怒起义。”这意思就是跟慈禧挑明:“您要是废了皇上,我这儿的民众肯定会起兵救皇上,到时候您可别怨我管不住!”这话明显是在公开威胁慈禧。其实在江南这地方,哪有啥真正的人要起兵救皇上,就是刘坤一自己想这么干。

第二个表示反对的,是马上要当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李鸿章直截了当地冲着荣禄讲:“现今这都啥时候了?你有几个脑袋啊,竟敢鼓动太后谈废立的事儿?要是真这么干了,各国公使肯定会有好多抗议,地方督抚指责的人也不会少。这会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害,你心里得有数!”李鸿章虽说骂的是荣禄,可荣禄是慈禧的亲信,李鸿章其实就是在指责慈禧:“太后您别瞎折腾,这皇上不是说废就能废的!”

另有一位极具分量的反对者,便是湖广总督张之洞。这样一来,两江总督、两广总督以及湖广总督,这三位总督全都明确表示反对,这使得慈禧必须谨慎对待。需明白,从咸丰年间开始,地方督抚的自治权力不断增强,到了清末,其权势颇有向唐朝节度使的趋势发展。而这三位总督,掌控着大清的一半国土,并且还是大清最为富裕的几个省份。面对这种情况,慈禧怎能不有所顾忌呢?

张之洞的反对办法挺有意思。他给慈禧递了个折子,在里面说了这么个事儿:“老佛爷呀,我这儿最近有个假皇上,说是从北京城跑出来的,我已经把他抓起来问罪了。”乍一看,好像就是个有人冒充光绪的案子,可实际上张之洞是在含蓄地提醒慈禧:“您别真把皇上给废了,要是真废了,那全国各地得冒出好多‘皇上’来,到时候那局面我可没法收拾了。”您想啊,以前明朝完了以后,民间好多人自称是“朱三太子”。现在慈禧要是真把光绪废了,那民间得冒出多少个“朱三太子”来,我张之洞可就没办法喽。

不光南方的地方督抚们极力反对废掉光绪,洋人同样表示反对。洋人质问慈禧:“您为啥要废光绪?”慈禧回答:“我废立皇帝,跟你们有啥关系?”公使们则反击慈禧:“废帝虽说属贵国内政,我们没权管,但您新立的君主我们可不认。”您看,这慈禧刚有废立的念头,就到处受阻,闹了个没趣。那接下来到底该咋办呢?

慈禧陷入了沉思良久。她心里很清楚,要是面对地方督抚和洋人的双重压力时,还强行废掉皇帝,那肯定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劣后果。可要是就这么打消废帝的念头,她又实在不情愿。处在这左右不是的抉择当中,慈禧是纠结万分,迟迟拿不定主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