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乱世第一枭雄也有坎坷时:乱世中的生存与逆袭智慧

独行剑客 2025-01-23 20:34:09

隋末之时,天下动荡不安,好似一锅翻滚的沸水,各方英雄好汉都对隋朝这块富饶的“大肥肉”虎视眈眈。当时十八路反王一同兴起,六十四路兵马闹腾得欢,在这么多的势力里面,要说哪支队伍的实力最为强大,并非最后夺得天下的李渊父子,而是威名远扬的隋末头号“不法团伙”——瓦岗寨。

【仕途受挫,偶像为鉴】

瓦岗寨的阵容那可是相当豪华,秦琼、程咬金、魏征、徐世绩等好多豪杰都在这儿呢,这些人个个都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杰出人物。但让人特别遗憾的是,这么强大的瓦岗寨最后没能当上天下的主人,还出现了兄弟不和、内部纷争不停的糟糕情况,结局让人很是感叹。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仔细了解一下瓦岗寨那宏伟壮阔的兴起过程和特别让人难受的衰败之路。

李密是瓦岗寨的关键人物,出身于大隋的贵族世家,他的太爷爷和隋炀帝的姥爷以及李渊的爷爷,都是关陇贵族集团里关系密切的伙伴,当时皇位的交替被这个集团操纵着。李密长大成人后,家里人给他争取到了隋炀帝身边侍卫的职位,他高高兴兴地去了,然而隋炀帝刚见到他就很不喜欢,跟宇文述说他长得黑,行为举止轻佻,让宇文述把他赶走。李密作为关陇集团的后人,本来不应该那么容易被辞退,可宇文述有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班后,宇文述私底下把李密找来,笑着跟他讲:“小伙子,我看你天资非凡,特别聪明,当一个小警卫那可太埋没你了。我觉着吧,这真是为你着想,你倒不如回家一门心思读书去,往后肯定能有大出息。”李密听他这么讲,稍微想了想,感觉好像挺有道理的,就很诚恳地致谢说:“谢谢宇文大哥的提点。”接着就高高兴兴地整理行李回家读书去了。不得不说,宇文述在处理人员问题方面确实是个“厉害角色”,一分钱赔偿款都没掏,就轻轻松松把李密哄得自己主动辞了职。

那隋炀帝为啥这么讨厌李密呢?一方面,李密是关陇集团的人,隋炀帝一心想削弱关陇集团的力量,好摆脱他们的掌控,李密就这么倒霉地被牵扯进去,成了被针对的人。另一方面,当时世上流传着一句挺神秘的谣谶:“好李子得天下”,这使得隋炀帝对姓李的人都很防备,李密正好姓李,所以隋炀帝就更看他不顺眼了。李密被辞退后,还真就说话算话,每天在家埋头苦读,好像真像宇文述说的那样,走上了靠读书改变命运的道儿。只是不知道,李密这种改变命运的办法,符不符合隋炀帝的心思呢?

李密向来对《项羽传》情有独钟,把项羽当作英雄榜样,一心想要成为像项羽那样能够闯荡天下的豪杰。他外出时常常把《项羽传》挂在牛角上,骑牛的时候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他对项羽的敬仰之情显而易见,这也引起了杨玄感的注意。

【反隋之路初期辉煌却好景不长】

和李密那种单纯的崇拜不太一样,杨玄感一心渴望成为像项羽那样的人。当他听说李密对项羽情有独钟后,就主动去和李密交往,结果两人特别合拍,一块儿读书练功,盼着能在隋末的混乱世道里干出一番事业来。

公元613年,隋炀帝此前远征高句丽,致使将士大量死亡,又大兴土木,让百姓生活艰难。然而,他还是坚决地用尽国家力量,再次去攻打高句丽,这导致各地兴起了反抗隋朝的起义。李密响应杨玄感的召唤,加入到反隋的行列中。他们两人组建起队伍,一开始配合得相当好。杨玄感打仗很勇猛,总是冲在前面,而李密则充当着智慧大脑的角色,仔细地筹划战略安排。这支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十万人,变成了反隋的一股强大力量,李密也是雄心勃勃。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杨玄感就变得骄傲自负起来,别人的劝告他根本听不进去。李密依据当时的局势给出了三条策略:最好的办法是趁着隋炀帝亲自出征高句丽的时候,把他抓住,然后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中等的策略是夺取关中地区,依靠那里险峻的地势来成就一番大事业;下等的策略是在近处攻打东都洛阳。可是杨玄感对李密提出的上策和中策根本不在意,坚决要选择下策。李密心里很清楚,攻打洛阳的风险特别大,因为洛阳是隋朝的军事要地,周围的援兵有很多,要是进攻受到阻碍,肯定会被重重包围。但杨玄感就是特别固执,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果如李密所料,洛阳城坚固难以攻克,隋军的援军接连不断地赶来。这时杨玄感懊悔不已,明白李密的谋划精确至极,然而已经太迟了。最终陷入绝境的杨玄感效仿项羽,拔剑自刎,他那短暂却耀眼的一生就此终结,李密也只得另寻出路。他们的反隋进程遭受重大阻碍,隋末的形势依旧动荡不定,各路反隋力量仍在持续较量,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

【兵败被俘:李密绝境寻生机】

李密瞅着赶过来的隋军,心里头啥滋味都有,心想自己的计划挺巧妙的,可还是没法扭转败势。随着杨玄感打仗失败,自己也成了囚犯,以前那争夺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下子就没了,好像怎么都活不了了。

然而命运难测,隋炀帝想要亲眼看着反贼遭罪,就下令把李密等人押到他面前,没想到这道命令竟意外地给李密带来了求生的机会。李密使了些法子,把囚犯们所剩不多的钱财都收拢起来,很诚恳地跟解差讲:“各位大哥,咱能碰见也是种缘分。”解差很不耐烦地斥责,李密接着说:“我愿意把这些钱给你们,就希望我死了以后能有个地方埋。”

起初解差不肯答应,后来瞧着他们态度坚决,心一软就应下了。李密接着提出每天买些酒菜,解差琢磨着他们跑不掉,自己还能跟着沾光,也就点头了。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大家围在一起吃喝,关系慢慢变得缓和了。有一天晚上,李密装作喝醉酒倒在地上,趁着解差疏忽,偷偷跑掉了。

成功跑掉以后,李密那是高兴得不行,觉得自己能重新再来,哪知道实际是掉进了更难的处境里。他先是跑到山东去找郝孝德,结果人家不待见他,根本不让他进门;接着他又到长白山去找王薄,照样被轰走了。这一次次的碰钉子,把他整得身心疲惫,可他就是不肯罢休,接着往南流浪。因为他是朝廷要抓的重要犯人,所以他只好把自己的名字藏起来,常常连肚子都填不饱,饿极了的时候甚至连树皮都啃。

最后李密辗转来到淮阳,没办法了就当了个教书先生,算是有个容身之处,不过他心里那股没灭的劲儿还在暗暗攒着,等着能再起来的机会。隋末那局势还在不停地变,李密的事儿也没停,他的以后啥样不知道,挺迷茫的,但也还存着点儿盼头,想着能在这乱世上再干出一番事业,把现在的难处给解决了,达成自己的志向。只是这前面的路到底会咋走,谁也说不准。

【暂得安稳:教书先生心未平】

往昔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的李密,当下身着简朴衣物于三尺讲台上授课,日子虽说平静,可其内心的凄楚却难以遮掩。某天,他饮酒排解忧愁后提笔作诗,怎料诗中的文采和志向引得旁人猜疑,结果被淮阳太守下令捉拿,无奈之下只能再度奔逃。

李密跑到雍丘去投靠妹夫丘君明,没被接纳,然后通过妹妹的介绍,转而投奔到王秀才家中。王秀才很看重他,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密,从此李密的生活安稳下来,甚至产生了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完这辈子的想法。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官府接到举报就来抓人了,李密虽然跑掉了,可他的妹夫、岳父以及妻子却受到了牵连,丢了性命,亲人的血让他心中复仇的火焰再次燃烧起来。他立誓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夺回来,经过仔细思考,把瓦岗寨选定为新的目标,还决定准备丰厚的礼物来赢得对方的信任,从而翻开自己人生的新一页。

就像苏秦说的:“要是我有洛阳的二顷田,怎能身佩六国相印呢?”李密当下的心情也差不多是这样。他在心里暗暗起誓:“是你们把我逼到这地步的,我非得把失去的所有都再夺回来不可!”这回,李密不再像过去那样毫无头绪地到处乱跑了,而是经过仔细思考,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崭新的目的地——瓦岗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