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凤问毛主席:为何不选周恩来当接班人?主席听后做了1个手势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5 00:40:18

1975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已到了暮年,对新中国呕心沥血的二人,都走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医院成了这两位伟大领袖最常光临的地方,可是,即便如此,躺在病床上的日子也没能让毛主席和周总理忘记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他们关注国家大事,也关注民生百态,其中,最为关注的还是中国的未来。

“究竟谁能担负起治理国家,统领大局的责任呢?”毛主席考虑良多,心中都没有定论。因此,只能将心中的烦恼苦闷向自己在革命路上最为信赖的战友周恩来总理诉说,并以诗词对周总理发问到:“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一起相处了几十年的革命伙伴,虽然二人出身各不相同,但共同的革命理念还是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于1926年相识,此后便携手并肩,一同致力于革命事业。

周总理一直都是毛主席的好帮手。在工作上,两人始终分工明确,协力配合。在生活上,两人也相互关心,彼此扶持。毛主席和周总理称得上是彼此间最为亲密的革命战友。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默契配合下,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和平安稳的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依旧不忘初心,他们一个作为国家主席,一个作为总理,始终坚定执著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任劳任怨,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两人在日夜的操劳中,建设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然而,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并没有这么乐观,随着毛主席年岁的增长,他逐渐忧心起谁能担下建设新中国的重任,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新的未来呢?毛主席开始物色起接班人的人选。林彪、刘少奇、王洪文等人都曾是毛主席所看好的接班人。

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这些人都没能让毛主席放心的将位置交给他们。对此,毛主席也觉得十分伤脑筋。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看到毛主席的忧思,向毛主席提出了疑问:“周总理这么有才干,主席你怎么不选周总理为接班人?”

毛主席听到张玉凤的问题笑而不语,伸出手做了一个砍刀的动作,然后对张玉凤说:"总理虽好,但是缺少这个。"

张玉凤当即明白了主席的意思,原来周总理的年龄太大,只比主席小了五岁,因此周总理并不是接班人的合适人选。另一方面,周总理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膀胱癌将周总理折磨的痛不欲生,多次手术治疗也没能让周总理的病情有所好转,实在不适合再操心国家公务。在这种情况下,两位病重的老人始终心系接班人一事,即使两人都在医院中,也要相互写信商讨此事。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305医院逝世。毛主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比自己小了5岁的友人竟走在了自己的前面。毛主席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坚持批阅了周总理的追悼会悼词。奈何身体不便,让毛主席最终也没能到周总理的追悼会上,送别最亲密的战友最后一程。

在周总理去世后不久,83岁高龄的毛主席也因病与世长辞。然而,有着极高政治智慧的毛主席早在去世前就安排好了一切,由华国锋同志接替毛主席的职位。

华国锋的接任使得四人帮被彻底粉碎,同时也非常好的实现了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过渡。1980年,华国锋主动辞去了中央主席的职位,由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