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这是对无数中国老百姓来说愁云惨淡的一天,因为人们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久后,周总理的讣告传遍全国,许多人都趴在收音机前泣不成声,同时,如何安排周总理的后事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首要关注点。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周总理逝世后三小时,他的遗体就进行了医学解剖,整体解剖工作由时任北京医院的副院长韩宗奇来负责。

对于韩宗奇来说,这是他作为医生以来,最难以下手的一次工作,当他看到周总理的遗容时,回想起总理生前对他们说笑的模样,他当场就痛哭出声,一旁的医护工作人员们也都用手抹去脸上的泪水。
直到平复了情绪之后,韩宗奇才敢拿起手术刀,整个解剖过程中,没有人能够忍住自己的泪水,因为他们都看到,周总理的多个内脏器官上,都遍布着大小不一的肿瘤,癌细胞的疯狂生长摧残着周总理的身体,从发现癌症到如今,多年过去,也不知道总理究竟一个人忍下了多少疼痛。
整个过程中,韩宗奇眼眶通红,即便如此,还是尽职尽责地说着解剖结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抓紧记录下来,不要辜负周总理的遗愿。

原来,就在周总理去世之前,他曾嘱咐生前一直照顾他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医疗技术发展得还很慢,关于癌症的治疗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等我死后,一定要好好解剖研究,就让我为我们国家的医疗事业,最近尽一点力吧。”
直到临终前,他的心里还是想着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这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在面对一心为公的周总理时,大家总是又无奈又敬佩又心疼,其实,早在1967年,周总理就因为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而频繁心脏疼痛,从而检查出了心脏病。
这是一个需要静养的病,可身为一国之总理,他怎么可能放得下手中的事物,依然如往常一样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周总理陆续被确诊膀胱癌、结肠癌,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他却从未低头言败。
1975年3月,刚经历完一次大手术,周总理十分虚弱,可他一醒来就提出要见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副院长李冰。
李冰连忙赶过去,却听周总理说:“你们马上去了解一下云南的锡矿工人,听说他们那里肺癌的发病率很高,你们快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快去。”
李冰没有想到,病重的周总理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关心工人的健康状况,她含泪向总理保证一定完成任务,随后便带着专家团队前往云南调查研究。

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周总理的身体稍微有些好转,于是他又开始忙起了工作,还参加了中泰建交的签字仪式。
正是这次会见之后,病情急转直下,周总理只能躺在床上接受治疗,体重降到了百斤以下,瘦弱的模样让来探望的人都心疼不已。
后来,他更是连进食的力气都十分勉强,只能输液。
即便如此,周总理依然关心着毛主席的健康,当时,毛主席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病得连床都下不了,就连读书看报都需要别人来帮他念。
这对相知大半生的亲密战友互相关心着对方的身体,最初得知周总理确诊癌症之后,毛主席思虑再三作了批示,认为先不用开刀,先保守治疗,中医来辅助调理身体,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营养和睡眠。

不想开刀,是因为毛主席的几位挚友就是没能挺过去手术而离世,再加上周总理本身就有心脏病,又年事已高,他不敢让周总理冒如此大的风险。
并且,毛主席是最了解周总理的人之一,即使生病了,也不可能放下工作,因此,每次工作人员向他汇报总理的病情时,他最要提的就是注意休息,按时吃饭睡觉。
两人之间革命情谊的深厚,也曾感动了许多人,有一次周总理不得不进行手术,当天本来毛主席是要接见外宾,却因担心总理的手术情况,直接取消了外交活动,一直坐在电话机旁等着总理手术的消息。

周总理坚持带病参加会议时,毛主席还会对起草发言稿的邓小平嘱咐要精炼语言:“你这五千字太长了,恩来身体不好,不要让他听这么久,我看三千字就够了,要让他早些回去休息。”
这般细致的关心也让周总理十分感动,他们的友谊是双向的,在进行大手术前的总理还会特地给毛主席写信,叫他放心。
因为毛主席的眼睛视力下降得厉害,看信也需要工作人员读,为了让毛主席能休息好,他甚至还写信给工作人员,让他们等主席休息好了再读信。
两人的感情让身边的人都为之动容,在周总理离世后,毛主席更是大哭一场,后来也是时不时一个人偷偷流泪。

在其他中央领导人与邓颖超争论是否要将周总理的骨灰撒入大海时,也是毛主席亲自指示,尊重周总理的遗愿。
真正的知己就是这般,即使自己心里悲伤难抑,也要完成好友的心愿,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