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延安,三位女子站在一排,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上是三位伟人的夫人,分别是浦安修、邓颖超、康克清。
位于照片正中的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早在天津时就相识。年轻时的周恩来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而邓颖超却相貌平平。不过,对于周恩来来说,吸引他的并不是相貌,而是邓颖超的志向与性格。

不得不说,这二位可以称得上是“模范夫妻”。他们之间的书信里流露出热烈的感情。尤其是周恩来的那句“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至今都被无数年轻人奉为经典。
照片的右边则是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二人相识于军队,彼时康克清才十八岁。朱德在一次视察时,发现一个女兵在和男战士一同训练,便关切地问起她的情况,问她苦不苦,累不累。
哪知那位女战士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怕苦怕累怕死,还当什么兵。
这位女战士给朱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德常常来这个部队视察。在多次交流后,二人渐生情愫,成了一桩婚事。这位女战士就是康克清。
照片最左侧的,是号称“延安四美”之一的浦安修,也就是彭德怀的妻子。

浦安修有两个姐姐,这姐妹三人,都是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巾帼英雄。
大姐浦洁修曾经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海外工程师。在抗战爆发时,毅然决然地回国,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建国后,浦洁修开始从事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并成为了民建会的中央副主席。
二姐浦熙修是《新民报》的第一位女记者。在1946年政协期间,多次揭露蒋介石反动派的罪恶行径。最后蒋介石反动派恼羞成怒将其逮捕,后来,在周恩来的营救下被释放。
三妹浦安修在1935年前后多次参与华北的学生运动,并在1936年入党。1938年,她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条件,来到了延安参与革命工作。要知道,当时和浦安修家境相似的党员,大多都选择留在城市里,而她却来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延安,浦安修也从来不摆大小姐架子。她参与军事训练,前往一线进行宣传工作,鼓舞前线战士士气,发动妇女运动……她以瘦小的身躯,扛起了巩固根据地的重担。
在一次组织妇女运动的过程中,浦安修见到了彭德怀。在彭德怀眼中,浦安修这样的女子实在是少见,文可提笔成文,武能上前线。就这样,浦安修在彭德怀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浦安修,也被彭德怀优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于是,在陈赓和李富春的撮合之下,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不久后就结了婚。
婚后的浦安修常年跟随彭德怀四处征战,从不向彭德怀提特殊要求。在前线的时候,普通战士的伙食就是她的伙食,普通战士行军的路她也要走。前线的危险并没有让浦安修心生一丝退意。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43年,彭德怀被调回了延安。浦安修也一同回到延安,继续之前的妇女解放运动。
在这段平静的生活中,不少人发现,平时在外脾气很大的彭德怀在家中却变得温柔体贴。左权的女儿回忆起那段时光时是这么说的:“彭伯伯从来不大声说话,家里非常的温馨。”
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浦安修积极参与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建国后又担任西北局国营企业党委副书记,后来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在彭德怀遭遇错误批判时,浦安修也遭到了冲击,她被解除职务,只得赋闲在家。
1962年,浦安修向彭德怀提出离婚,彭德怀同意了,两人美满的婚姻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不过,在彭德怀平反后,组织上依旧对他们的夫妻关系作出正面评价。因为他们之间的离婚只有一份协议,并没有走完整个手续流程。
晚年的浦安修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彭德华著作的整理中,最终整理出了《彭德怀自述》。